3月24日 山西秘笈公号编辑记者王坤采访,2017年3月24日 发布。
Q
:
除了山西,下一个地方您希望选择哪里?
A
:
山西
Q
: 您是如何选择目的地的?
A
:
从历史和人文旅行的双重角度,看那些地方的交集更多些。
Q
: 您的目的地选择基本都比较小众,还有很多文人学者都比较倾向于小众的地方,所以很多人认为越是选择无人问津的地方越显得与众不同。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A
: 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但我相信,能够更体现出传统文明的价值和魅力的地方,尽管小众,也依然会焕发出持久的光彩。
Q
: 从北京到山西,您认为两个地方在对待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A
: 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很多。近年来比较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当然这个保护更多是和旅游业关联的。山西的历史厚重,内涵深刻。需要保护的资源太多,十分分散。多年来在文保事业上的欠账也有不少。要改变这个现象,首先是逐渐树立传统文化遗产的客观认识,不跟风,看不足,要摸索适合山西现实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子。
Q
: 对于山西的印象如何?每次来山西感受到的变化是什么?
A
: 在山西访古多年了。总的感觉一直没变——原生态的人文风貌。近年来的城市面貌在发展,社会活力在逐步激活,人们的视野也在逐渐拓展。山西的整体形象会越来越好的。
Q
: 时下,很多人追求“诗和远方”,对于如何平衡现实与梦想的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A
: 在山西访古的过程,是找到真正自己的过程。也就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的过程。我想这可能我个人最大的感受。至于理想和现实,我个人的欲望一直比较低相对,适可而止。能在山西访古中不断惊喜,不断认知的过程已经很感到幸福。
Q
: 谈一件旅途中认为最荒谬的事儿。
A
: 什么是荒谬?被反锁在崇福寺里算不算。呵呵。但那么神奇的经历人生估计只有一次。
Q
: 抛开历史专业的背景,在山西您还喜欢钻研什么?
A
: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山西能保存下足可以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文化古迹,我想这首先要感谢的是山西人民。在访古路上,我也认识和越来越多的山西朋友。有学者、德高望重的教授,也有从事不同行业的文化爱好者。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和他们请教,交流的过程中,我收益,解惑,更多的角度认识山西,认知文明的深厚和五光十色。这对人生是多么大的帮助。汤因比曾说如果他选择,最希望生活在中世纪的西域。如果我们不能搭乘时光机,还想了解祖国文明的根子,我看现在在山西人文秘境里持续寻访就好了。


感悟山西
·
历史既然选择了把仅存的这些遗产留在山西,我也就顺势而为,从最初的惊叹,到感悟、释然,这个过程如修改本书的文稿一样——脱胎换骨。在路上,发现了真实的自我,或者知道了人生的价值,也是不惑之年的礼物。
·
人生总是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哪怕只是为了自己。人早晚是要被洗脑的,时间先后而已。如果能自己主动洗脑,我想是快乐的。
·
走在山西,本无所求,后来逐渐发现了真正的自己,那就尽个人的所能。
·
无愧于心的去做些什么吧。感谢山西,感谢文明,我的原乡。
在书中,
·
你可以了解到中国50%以上的旧石器遗址;
·
4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
·
寺院壁画和出土墓葬壁画;
·
还可以与佛光寺1200年前的唐代菩萨对视;
·
看600年前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上的元朝百态,沿着500年前的明代残长城前行……
·
作者刘勇通过不一样的旅行视角,
·
重新发现我们文明原乡的旅程,
·
以及所蕴藏着的文明密码。
4月15-16日 介休周末访古。
5月19-21日
汾阳周末访古。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加。
《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平遥祁县太谷旅行指南》买一赠一,两本50元。欢迎朋友们多支持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