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晋城泽州大箕圣母玫瑰堂中国唯一古堡教堂中国现实版诺亚方舟 |
分类: 穿越人文山西 |
据说曾挽救世界的诺亚方舟是西方文明传承之舟,成为后人心中的不朽神话。没想到的是,在晋城郊外,居然就有这么一个和传说中的方舟极为相似的地方,传教士们就在这里建成了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古堡教堂——圣母玫瑰堂。
从晋城向南的一条山道是古代晋豫间的古道,现在乘坐班车去也很方便。在大箕村停下,就看到路西边高坡上的尖顶,那就是教堂所在。大,这里读“代”音,地方方言。
村子发展很快,从公路边沿着山坡,房子一直快盖到教堂脚下了。




缓缓走上来,发现这确是一块十分巨大的独立岩石。我绕着岩石走了一圈。这是个边缘呈直角的岩石,岩石上加盖了城墙,城墙上是垛口。只在南面有一门出入。
我从西侧平视,田野里的古堡教堂,宛如一艘满载的航船,马上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就是现实版的方舟啊!钟楼那高高的尖塔,让人仿佛以为这个场景是在欧洲的某个隐秘之地。



回到南门,发现来的稍微有点早,开放时间还没到。清风吹拂,吹干了汗水。我就坐在在门外的台阶上坐等。这是座中式的城堡大门,下面是拱门,上有三开间硬山顶建筑,前檐下有廊可以眺望,有点山寨的感觉。
门开了,来自太原的居士杜大姐在此看守,神父没在。这里一老一少两位神父的故事,很多人记录过。杨神父独自坚守此地,历经文革,终于苦尽甘来。年轻的赵神父则继承前辈的使命,继续为信众服务。有信仰的人总是能做到常人不可完成的事。他们正是如此。




进门后看到大书的“爱”、“忍”二字。眼前缓坡通道的左边是四座2层的砖石房子,过去是粮站使用,现在是信众住处。右侧是自给自足的菜地。菜地南侧的城墙边上是教堂的水井房。再向里就是主体建筑圣母玫瑰堂了。



这是座中西合璧的教堂,正房房顶是中式的硬山顶、小房是攒尖顶,正房七间,东向正门,南向中间开南门。建筑的外立面则是拱形门窗、三角形的建筑装饰。东向正门外立面设罗马柱、圆窗。当然最有代表意义的还是那高耸的钟楼尖顶了。教堂旁边的一面白墙壁上,画着太阳照耀下的一方巨石,上书“磐石”,是对这里独特地形最形象的诠释,同时也体现了对信仰的坚贞。



周末,从长治来的神父会主持弥撒。教堂内可以坐下几十号人。告解室旁的方形柱础石是典型的清式做法。既然是圣母堂,信徒们还制作了小型的圣母山。春季前来,这里的玫瑰花绽放之时,正是迎合了圣母玫瑰堂的美名。



说到小教堂的来历,众说纷纭。但这块巨大独立岩石的特殊性,早被当地民众利用。在这个地方不远处,人们发现了一处古代城堡的残墙壁遗址,称大寨。这岩石上的城堡较小,人们就称其为小寨。这名字暗示着防御功能。至今的城墙上射孔完好,下层还有些做储存洞。
据说这一带曾有多个城寨,小寨是最小的一个。明清以来,天主教在晋东南一带传播开来,清末,有欧洲神父前来传教,信众日多。据说庚子事变前后,有两位荷兰籍神父在大箕一带躲避。他们曾向圣母发誓,如果幸免于难,就修建教堂供奉。后来果然平安无事。于是他们在1902年买下小寨,在废弃的古堡上,重新建起这座精巧的圣母玫瑰堂。



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虽然在遍地古建的山西只是个小字辈,但它确实将中西文化结合在一起,将自然美感和人文美感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处迷人的访古之地。
让我欣慰的是,虽然《白银帝国》、《一九四二》等影视剧中多次在这里取景,古堡教堂的环境依然是那么静谧、美好。就让这个祥和的氛围继续存在下去吧。让人们在惊诧之余,多一份对历史的敬畏,加一份对人生的淡定。

教堂附近的学校

杜大姐说,住在这里十分清静,非常适合修行。即使不是教徒,古堡教堂也很适合人文旅行者来访。
无论大小,“山西秘境”还是有的,能否“发现”,关键还是取决于人的认识。在一个合适的地方静下来,阅读、理解、领会人类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总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愉悦,这就是我认为的旅行的终极目的。
圣母玫瑰堂,独特的地理位置,融合东西文化,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追求,精巧、神秘、纯净之所,是山西秘境中的完美个案。
4
《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加印完毕。《发现最美古中国 山西秘境》+《平遥祁县太谷旅行指南》两书买一赠一套装合计50元,感谢师友们继续鼓励支持。欢迎各界师友推广给更多喜欢传统文化遗产的朋友们。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春天让我们相逢在访古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