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raveler
travele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89
  • 关注人气:5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煤市街第二旅馆 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2013-09-28 23:45:55)
标签:

北京大栅栏

煤市街第二旅馆

百年原装老店

图片

人文旅行

文化

分类: 京华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大栅栏地区十年来不断的改造,使这一北京商贸繁华之地,早已改变了其最重要的区域功能。拥挤的旅游人潮里,众多老街巷要么消失,要么变脸。拓宽后的煤市街变成了单行道。自然街边的商家也大多换了。但在一片老平房和新仿古建里,还硕果仅存一座二三层的砖木老房,不仅原装而且连最初的功能都继续延续下来,这就是煤市街第二旅馆。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旅馆在街西侧,朝东立面为两间两层,上为三勾连搭卷棚顶,西部为三层围合建筑,大体是民初风格。据《宣南鸿雪图志》载这里最初就是客栈(《图志》写门牌75号,现门牌为77号,或是门牌号后有改动)。现在店门上的招牌依然是“邦客客栈”,不知是巧合还是店主有意为之。鲜亮招牌背后的老墙体上还有石刻横批和左右对联。街面上一间出租,一间是旅馆入口。一进门就感到老旅馆的气氛。头顶的吊扇一下让人感到旧日没有空调时代的建筑装饰风格。走过狭长的夹道,进入四面围合的天井。天井四面是三层楼房,房顶是硬山顶,楼梯在南面。各层均出廊,四周连通,号称跑马廊。客人和服务人员都可以很方便的出入。为遮蔽风雨,天井的顶棚和四周封闭起来,这样就把老式的三层楼都罩在了里面,老房由此得到了保护。而天井里人们的活动也更为方便。几个外地旅客在天井里闲聊。一个貌似小生意人大声打电话,在谈一个明显和小旅店不相称的金额巨大的项目。国营煤市街第二旅馆的牌子被放在一旁。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现在,这里是否是国营旅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老房子看上去保养的还行,围合部分东西楼四间,北南楼三间。由于格局所限,开间都不大,玻璃窗和矮墙也不能保证很高的隔音效果。或许是没有阳台的缘故,走廊的木栏杆上还挂着一些衣物,显得很生活化,有点大杂院的感觉。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出廊下贴了花砖的地板和拱形小门洞里老式灯泡发出的昏黄灯光,恰到好处的暗示着,这一切仿佛都和百年前的景象一样。时光留转,我从各层间穿行,感到老建筑仍然筋骨康健,更妙的是,客栈的功能仍原封不动的保留至今。当然,大多数旅客可能要嫌弃这里不够现代的服务设施。这里的住客不多。但百年前,或者就在30年前,这里的生意一定是非常火爆的,可以想像楼上楼下来自各地的旅客行色匆匆,有的是来京城旅游,有的是出公差,有的是商业往来,小旅馆就是大社会的缩影。人去楼空,值得庆幸的是房子结构,从外观到内里完好如初。使用功能依旧。如今,这座院落是挂牌保护院落,也已进入文物部门的普查登记。日后不管如何保护,旅馆的基本面貌都不应改变太多。
    我一直认为房子是要有人气的。不管是宋元老寿星,还是如这座百年小旅馆一样的小字辈,它们都在无数天灾人祸中幸存下来。人类应该尊重建筑的原本文化内涵。内在的文化和外在的建筑形式结合,相得益彰,才是最为理想化的文物保护,才是活着的文物,这也是一条沟通过去和现在,当下和未来的通道。真正的时光机器也不过如此。
   最后说句题外话。既然有第二旅馆,那么过去应有第一,乃至第三。在大栅栏胡同里溜达,我看到过某某街第六乃至第十旅馆的名号痕迹。几年前,观音寺街的铁艺字旁边还有家“国营旅馆”,现在已不见踪影。前门外自清中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繁华,必然造就了旅店业的兴旺。这样的现代痕迹也是历史,希望不要被人们匆忙的抹去。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煤市街第二旅馆 <wbr>大栅栏唯一原装百年旅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