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谈] 三个女人谈姜文!

(2007-08-09 13:28:00)
标签:

娱乐/八卦

 [访谈] <wbr>三个女人谈姜文!

 

拍电影,就是不要同流合污

陈冲专访

                                       

                                                   文/ 汪剑(特约记者)

 

    跟陈冲约在上海西区一家会所采访,她很准时,走进布好灯光的房间的时候,动作利落矫健,更像个运动员。她深色的皮肤和不事装扮的自在,使她不像我们常见的女明星那样,习惯性也是职业性地给人一种精致或柔弱感,似乎她不需要这些。她飞快地给自己扑粉,简单地涂抹唇彩,然后向我们示意,她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而唯一能够提醒我们,她三十多年在水银灯下的生活和历练的,只是她熟练地给自己补妆的同时,要求关掉会让她面部线条不理想的侧灯,并要求灯光师重新布置灯光,一切专业、简洁、不由分说。

                                           (□《电影世界》 ■ 陈冲)

 

    我和姜文对七十年代有同样的情怀

 

□ 因为什么决定答应参加《太阳再次升起》这部电影的演出?

■ 首先当然是因为姜文。在看剧本以前,在搞清楚他要拍什么之前,我都会说,只要能跟他合作,我一定会尽量合作。

□ 都不知道是什么故事就答应了?

■ 对。

□ 那当你知道故事后,最吸引你参加的又是什么?

■ 其实也挺奇怪,一开始他没给我看剧本,他是给我讲故事,说其中有这样两个人物,一个可能适合我。听的时候我有点模糊,觉得有意思,但对人物印象并不是很深。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决定了,你最适合演的还是这个,这个角色非你不可。那我就很好奇这个角色是怎样的,我开始读剧本。读完以后我觉得这女的第一眼看好像有点“十三点”,(笑)怎么他脑子里会觉得这样的角色非我不可呢?但我还是特别信任他,跟他谈了几次,慢慢能理解他要的是什么。我们作演员的,其实都是导演的工具,我感觉的到他为什么觉得她可爱,他就说他小时候大院里有这么个阿姨,让他们这些男孩都有些异样感觉的阿姨,对当时的他们来说,那可能是有一定憧憬的,这样我就能大概理解了。跟他慢慢谈,我也慢慢感觉到这个女人的可爱,而且能感觉到我来演有一定挑战,到我这个年龄能演一个以前从没有演过的角色,这其实很吸引我。

□ 电影拍摄过程中你最赞赏的是哪些?比如剧情、跟你合作的演员或姜文的导演手法?

■ 我跟姜文是同代人,所以我们对七十年代有同样的情怀,沟通上一点问题没有。姜文真像一个大party的主人,大家来我这儿拍戏,他有种主人的感觉,很快乐。但他要求也高,有时雨水不对,就我跟黄秋生在医院的那场戏,窗外是有雨的,可能哪个部门没跟上,雨水的效果不理想,结果就熬了两天。但我对他很信任,所以整个合作非常愉快,没什么觉得别扭的地方。

 

   我是如何阐释性感的

 

□ 你对你这个角色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 其实我到现场的时候还是没太大把握,但我有这样的自信,就是到最后一定会好,拍电影是个需要磨合和交流的过程。我拍过一个七十年代文革当中女人的故事,所以穿过类似那个年代的衣服什么的,我当时就在想,这种衣服怎么可能有性感的地方?试装的时候,我发现姜文的确是个思路非常清晰的人,他知道领子是多大的,什么款式,要求很明确,他跟服装师提要求的时候,连服装师都会很惊讶。

□ 是什么样的要求?

■ 他知道应该是小方领,是什么样的小方领,钮扣多大,太大的换掉,钮扣是玻璃珠的,灯光打上去会颤动,在人的肉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他确实非常敏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他说到那个时候的胸罩是什么样,马上就会记起小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白衬衫里头那两条带子是什么样子,你看少年时代的荷尔蒙和憧憬让他记得老师是那样的,你要是拿今天的胸罩去唬他,他一看就知道不对。他非常敏感,又懂得提炼,他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 对你电影中的这个角色,你自己还有什么样的理解?

■ 我觉得男人喜欢她,是因为男人在她身上不会感到有任何歉意或愧疚,她不会让男人觉得自己会亏待了这个女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对男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其次,她在感情上是个不太会精打细算的女人。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挺羡慕她,她能这样去生活。

□ 通常好演员喜欢演那种跟自己距离远的角色?

■ 对,因为你把这个东西藏的最深。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矛盾品质,离你最远的,其实是被你藏的最深的。当然,能让自己藏的最深、永远见不了阳光的部分表现出来,肯定有一种快感,这也是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笑)。这让我很愉快,在这个电影里我的戏很少,但很有趣,我的戏如果太长可能我就会想家,想孩子,但那段时候确实精力很集中,每天都有新的挖掘和发现,非常愉快。

□ 你觉得电影里,你的部分是喜剧吗?

■ 它是好笑的,有喜剧性。

□ 可结局是悲剧的?

■ 卓别林的喜剧里都有很悲的东西。如果没有对人性的真正审视,你也拍不出好喜剧,那个喜是没分量的。电影能讲到人性中比较深刻的部分,然而仍然有它可笑的部分,但可笑本身也是深刻的。因为它畸形,所以才可笑。

□ 有没有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

■ 我每场戏都喜欢。我一共才那么几场戏。(笑)每个镜头我都喜欢。

 

   和黄秋生合作的感觉很奇妙

 

□ 能否谈谈你跟黄秋生的合作?

■ 跟秋生合作好像是很容易的事,当然也因为他是个好演员。秋生演这个角色也是特别合适的,大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很无辜很可爱的样子。应该说,他来演这个角色也能让我容易一些,如果换个人,可能表达上还没那么容易。

□ 合作中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成分?

■ 有。在演员表演的互动中,有的演员是自己想好,就固定住,你给他什么,他给回来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还有些演员是非常放松的,你给他什么,他返回来的是相应的,你如果变了,他也跟着有变化。我跟秋生合作就是这样,他如果有点变,我肯定也会有点变,这种合作很奇妙,很过瘾。

□ 秋生对文革有很多认识,他会唱很多那个时代的歌,那他作为一个香港演员,是否带给你很多惊喜?

■ 他在戏里是个华侨,这种异国风情让我对他很着迷,因为他寡言,他那种无辜的大眼睛,好像不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那种感觉,让人会忍不住去迷他、疼爱他。如果是姜文那样的演员,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异国感。(笑)

□ 私下交流,秋生给你什么印象?

■ 他很有意思,也很奇怪,我很少看到一个演员会象他一样,比如他会说,“你说我们演员到底为什么要演戏?”他会跟你聊这些。他还说:“我们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大笑)“我们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他常常要跟你聊这些,不是只跟你聊戏里的东西,蛮有意思,我蛮喜欢。他在想,在思考,然后在一起还聊,什么样的女性什么样的行为,会让男生怎样怎样等等,因为戏里其实很多内容是涉及这些的。

 

    姜文他是个很敏锐的导演

 

□ 你曾经说姜文是你“从未见过的最会说戏的导演”,是这样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带你入戏?

■ 姜文这个人很敏感,也很复杂,他能了解到别人身上的多重性。别人可能觉得我不应该演这样的角色,但他能从跟你的接触中捕捉到你的多重性,有些可能你自己都不一定理解。而且他是个很会讲戏的导演,他让我感觉其实这个女人很可爱,心无遮拦,嘴无遮拦,充满了生命喜悦,热爱生活,而且不管在怎样的逆境中都是这样一个人。也因为这样,你能感受到她易受伤害,不太懂得保护自己,所以也有她脆弱的一面。当时跟黄秋生的一段戏有很长一段台词,每句台词,他都要求我们有一种变化,这段台词要有千变万化的感觉。他对演员的要求令演员的表演更丰富,其中有一段要求我们表现出一种感动,又想哭又想笑,他就说,就好像奥斯卡那个颁奖的舞台上,得到奖的又想哭又想笑的那个样子,我就觉得很逗很逗,又很生动,别人不会这样说来让你入戏。

有些导演对演员不很留心,不会从你身上发现你的好和坏,来扬长避短。但姜文非常敏锐,所以他可以非常准确地告诉我,我的哪些特质其实是可以属于这个医生的。

□ 你如何看待姜文以他独特的方式来表现文革时代?

■ 写文革的电影已经拍过很多,写文革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从我这代人来说,文革是一件几乎形成我们人格的重大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丽和卑鄙的极致。姜文的视角有很多非常独到和可爱的地方,最大的特点,是他不写文革的痛苦,他是写人性中不可泯灭的对生命的爱、喜悦和渴求,对食物的渴求,性欲等等。他是想表现不管你在多痛苦或多欢乐的情况下,人的本性是怎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还是要为爱情去斗,人还是要为性去追求,人还是要为做一餐好吃的而快乐。生命中所有最原本的东西依然在那里,因为人追求的就是这些。

□ 你对片名《太阳照常升起》怎么理解?

■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原来是《太阳再次升起》,可我觉得《太阳照常升起》的意思要深刻得多。的确是太阳照常升起,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发生。有些东西对姜文来说也可能是下意识的,他喜欢轰轰烈烈的场面,他喜欢和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是那种悲悲切切的,因为每个导演的个性和他所走过的道路决定了他的喜好。他喜欢在所有悲喜剧中表现那种轰轰烈烈,而且他能看到人性当中很本质的东西。文革中我们的确很早就看到、体会到人性中非常高贵和非常龌龊的东西,我们是透过这些东西,来看世界的。

□ 在你跟姜文的合作中,有争吵吗?

■ 有讨论,但没有争吵。可能以后再合作会争吵,但这次没有。(笑)

□ 你对姜文有没有什么觉得不足的地方?他会不会有时比较主观,让演员觉得难以忍受,因为外界都说姜文是个天才导演,同时也是个个性很强的导演?

■ 他肯定不能忍受愚蠢。我没感觉到有任何压力,合作很愉快,可能他对我比较客气。但我能感觉到,他是如此智慧和天才的一个人,你要不断思考,不断理解他,你偷不得懒。他希望演员踮起脚来,要一样高,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一种快感,我需要别人这样鞭策我,让我更好。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压力,受不了,永远做得不够好,但我希望他对我有要求,如果对我没要求,我就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对电影来说)就是要要求高啊,一个普通作品和一个精彩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要对每个部门要求都很细致。任何部门跟不上导演的要求,这个电影就要打折扣。

□ 你觉得姜文的导演风格是怎样的?

■ 我不能定义他的风格。我就是希望他不要变得老,不要变腐朽,不要被逆境所困。

□ 你看《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是什么感觉?

■ 我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感觉是耳目一新,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很熟悉,但为什么没人这么拍过?为什么只有他这样拍?《鬼子来了》,打日本人的故事,也是常读常听到的吧,但他会那样拍,完全让你耳目一新。他不被某种规矩影响。最危险的就是象有些电视剧,你看了很多很多,这件事下来就是那件事,根本不用思考,一切想当然就行。姜文从不想当然,他是深刻思考之后才发表意见,完全不是想当然的。而且他的感情非常诚实,不造作。我还没有看《太阳》,但之前两部电影让我觉得这个人在感情上,非常诚实。

□  作为朋友,姜文给你什么印象?

■  我非常非常欣赏他,欣赏他的真诚,欣赏他与众不同的视角,我经常跟他说,不要同流合污。他是很真诚的人,虽然有时候会嬉皮笑脸,但他做人很认真,他在思考,他想进步。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吵闹的社会,他经常会觉得那种强烈的、非常想要讲的故事,至少他导演的三部影片,能这样忠于自己,非常不容易,也只有这样,才能拍出特别棒的电影。一些中国电影的大人物,领导啊,权威人士啊,也劝姜文拍商业片,姜文也同意。这我就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在我脑子里,姜文的电影本来就很商业,他一故意了,就失去他自己了,就老了。他这个人很长时间都不世故,可能他慢慢地,在现在,不得不世故,矛盾就在这里。

 

    每个人都怕老

 

□ 跟你合作过的演员,无论从文化、种族及地域来说,都是非常多元的,这些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人除了个性不同外,有没有什么共性的东西?在跟他们的合作中,你感受比较深的是什么?

■ 导演给你安排一个演戏的对手,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必须从他身上发现我喜欢的东西,当我发现他符合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会变得顺畅。比如赵文煊,他从台湾来,他的性格有些小小的自闭,你看他的动作和反应就跟大陆演员不一样,但我从他身上反而感到一种年代感。这就是属于影片人物的东西。正是因为他比较矜持,所以红玫瑰这个人物会更奔放,因为我要激起对方的动作,我要做一个动作,让你反应,如果你没反应,我就会做得更大。

因此,实际上你会从不同搭档那里找到这样的因素,使你跟他的关系更合理。和黄秋生也是这样,你让他在大陆说普通话,然后在完全大陆的环境中演这样一个人,他的确有这样一种无辜感。而无辜也是这个角色的要求,他有些困惑,他本身有些困惑,他演的这个人物也有一种困惑,这就很容易感受到一种异样,一种不同的风情。

□ 你曾说:“除非你有不演戏就活不下去的念头,否则不要做演员。”我很想知道,表演或者说电影跟你的生活、人生有什么样的关系,真的是不演戏就活不下去吗?

■ 那是我年轻时候的想法。当时刚到美国闯事业,确实是这样想,因为如果不这样,我也不去做了。我其实天生很害羞,不喜欢跟人家出去吃饭,不喜欢party,电影给我的,是缘分,也是命。怎么会碰巧初中一年级我就被调到电影厂去了?这是上帝赐给我的机会,就是让我去表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可以很勇敢地去表露。在我的个性那么害羞的情况下,如果我没有选择表演,可能会生活得很不幸福,生活上也很保守。因此,只有靠写电影、演电影、导电影能有所表达,要不然会觉得很闷。自己对自己的控制,生活当中的保守、害羞,会让你变成一个非常单调的人。

□ 可你在电影里常给人一种非常性感的感觉。

■ 我也觉得这样很过瘾啊,因为在生活当中不适合表达的,你深藏起来的由于害羞或什么无法去表露的东西,通过表演、电影表达了。你不可能再有其他表达了。当然我跟我的爱人是另外一回事。

□ 一直看你的电影,从《小花》直到今天,发觉经过一些岁月你反而更多特别魅力,但其实很多女演员都是很怕老的,你怎么看女人的魅力?你怎么看待老这件事?

■ 不仅是演员,也不仅是女人,人人都怕老。怕老就是怕死,老就提醒你末日接近了。女人天生决定了你最能生的时候,其实是最美的。男人为什么喜欢腰细细的,屁股圆圆的,喜欢有乳房的,就是本能决定。好多人对男人对女人的这种要求有所批评,我觉得没必要,这是很自然的事,是从他原始的蓝图里带来的,所以,青春的确是非常美的,昙花一现的,灿烂的,因为它短暂,因为它存在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但作为女人,所谓美的质量,对我来说还有温柔的、善良的、体贴的,这就跟性分开了,因为它是一种母性。到最后,女人就是母性,她对男人的慈悲和宽容,她那种抚育的能力,是她最美的地方。

□ 今后你会不会接受挑战去演一个16岁的女孩?

■(大笑)我何苦呢?16岁女孩那种含苞欲放,那种灿烂,(对于一个16岁的女孩来说)她不用演的呀。我干嘛要接受这种挑战呢?我拼着命也不可能有那种感觉的呀。

□ 接下来你会希望扮演那种比较有母性的角色?

■ 我不知道。这也是生命中的一个神秘,让你有些幻想,有些期待,有些未知。每个你得到的剧本,每个你接触到的人,都会给你一些新思想,新乐趣,我不会去想。就像有人会问我,你想演什么角色,我一句说不出来,我不知道我想演什么,等我看见它我就知道了。

 

 [访谈] <wbr>三个女人谈姜文!

姜文是个孩子般的男人

专访孔维

                          记者/ 徐元

    身材高挑的孔维很守时,是我们的第一位专访对象。她从访问一开始就进入角色,回答问题简洁得体,但温婉中也能透出些许绵里藏针的气质。尽管作为“新人”不够为人所知,但她的老成与亲和的确让人理解她为什么能在明星云集的北京电影学院担任班长。她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饰演唐妻,在剧中和老唐(姜文)是一对归国华侨夫妇,她曾经不远万里,从南洋北上新疆寻找老唐,寻找爱情。然而最终感情的归宿依然是逐渐降温的旧局。

 

□ 吸引你答应演出《太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是姜文。因为姜文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演员,而且在这部戏中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和他演对手戏,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 你这次饰演的角色在性格塑造上重点要怎么表现?

■ 她是个很好幻想的女人,而且在整个戏中非常地跳跃。所以想去完成她,除了剧本赋予你的,就是捕捉她的心理依据。有了心理依据,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个心理依据,比如说人物小传,这个你就需要知道她的前史,前史是剧本上没有的,而是你自己去给她合理想象的,因为她有这样的前史,所以才会有电影中她做的事。

□ 这是你跟姜文的第一次合作,紧张吗?

■ 从我第一次踏入剧组,我就非常紧张。我记得我拍的第一场戏是在一辆拖拉机上,那天导演一直跟我说要站稳不要动,像一个将军在检阅部队。我说我没动啊,他说站直啦,我说我站得很直啊。反正作为一个演员,特别是跟这样一个团队合作,肯定会有紧张的时候,我还是那句话:感谢姜文对我的信任。拍戏的时候他说话都非常的和颜悦色,告诉你他这场戏需要什么样的感觉。

□ 姜文本身也是一个好演员,他作为导演,对你的演出有没有一些具体而微的要求?

■ 我应该感谢他给我的信任。可能也因为他是演员出身,所以给了我很大的表演空间,没有条条框框的要求。

□ 他给你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幽默,智慧,而且很有个性。同时我也觉得他是个孩子般的男人,喜欢热闹、喜欢人多。

□ 有传言说姜文是片场的暴君,在这次的拍摄中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或者说这根本是个误解?

■ 还真没有。但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导演来说,他要控制局面,得有这个能力。但是对于我来说,(“暴君”现象)我还真的没有发现。

□ 姜文之前执导的两部作品,看过吗?更喜欢哪一部?

■ 看过。两个我都很喜欢。相对来说,会更喜欢《鬼子来了》。

□ 你喜欢的原因何在?

■我看过的一些国内的这类片子都没有那种矛盾冲突,而《鬼子来了》给你的矛盾冲突很自然,而且有点搞笑,会让你轻松地接受它那个现实,虽然这个戏的结尾我不太喜欢。

 

□那在他的第三部电影,也就是《太阳照常升起》结束后,你怎样形容姜文的导演风格?

■我觉得这部戏是个情绪片。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去定义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导演。这个片子共分四段,我个人认为故事本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那种情绪,自始至终贯穿着电影,整个画面、音乐一直给你这种劲,一直绷到最后。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体上讲,《太阳》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仍然觉得它是一个情绪片,很难复制,独一无二。

□你之前有没有看过跟它类似的电影?

■可能是我了解得比较少,无法拿它跟其他的电影比较。

□这个片子有没有比较遗憾的地方?比如说像前段时间落选戛纳电影节。

■我相信它是部非常好的电影,落不落选戛纳对它不会有什么影响。

□对于这部电影在国内公映后的票房或者评论,你有什么样的估计?

■这我都不懂。喜欢它的人应该会非常非常喜欢的。

□那会不会有不喜欢或者看不懂的?

■看不懂肯定是会有的。这点我相信,因为在我最初看剧本的时候,我也看不懂。

 

□后来就懂了?

■后来就像我说的,你自己去找它的心理依据,比如写人物小传。有的时候,我都不想它的前因后果了,我只想这场戏,这场戏中你是谁,老唐是谁,老唐是我的丈夫,那么好,前面后面我都不管,这场戏写的是什么,它要讲什么,我演就是。说真的,我之前的演戏都没经历过这种状态。不过现在觉得这种状态也挺好的,原来演戏还可以是这样子的,所以说这部戏给了我表演的空间。

□在拍摄过程中有哪些让你觉得特别享受的事情?

■应该是全场为我鼓掌的情景。一场戏演完,他们都为我鼓掌,那一刻是我最享受的。

□除了姜文,这个片子还有一些其他很有名的演员,谁让你的印象最深刻?

■陈冲我没见过,只在看片子的时候才看到。黄秋生他跟我的对手戏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太少了,但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的敬业,认真。

□房祖名是一个新演员,你对他有什么评价?

■其实我跟房祖名都是新人,他给我的印象是个非常积极的人,无论他坐在哪个角落,只要现场有人叫小房,他就迅速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他是个很有潜质的人。

 

□拍戏之外有什么是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

■有一个下午,跟周韵一起泡温泉,我们没有说什么,但就是特别开心。

□有什么特别辛苦的地方吗?

■因为我喜欢演戏,不管拍电影,电视还是话剧什么的,我都喜欢,所以再辛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

□你演过话剧,电视和电影。在这三种艺术形式中,你更喜欢哪个?

■作为演员,我认为影视是分不开的,而我相信所有的演员都会说:我想拍电影,我喜欢电影。因为电影首先给你的感觉是气势比较磅礴的,给你的信息量、各种元素都不一样。但是我想说,话剧给予我的东西也很多,因为话剧它有很长时间给你排练,所有的演员、导演在一起就把这戏揉碎了掰开了,无论怎么弄它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实际上是相当愉快珍贵的,甚至有时会超越你在舞台上当所有的灯亮起来、所有的人给你鼓掌的那一刻。所以电影、电视和话剧我都喜欢,因为我珍惜表演。

□但最爱的是话剧吧?

■应该是的。但话剧有时给我约束。因为我个头太高了,电视、电影有手段改变它,而在舞台上它是没有办法的,比如说我穿旗袍,就必须得穿高跟鞋,那以我的个子穿高跟鞋,再去找男伴就会很难。

□那你以后的工作重心会是?

■电视,电影。

□你是一个低调的人,而且我们查了资料,知道你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是个班长,似乎你有一些同班同学现在看起来很火,你怎样评价这样的情况?你是刻意低调的吗?

■我没想过低调高调,可能在性格上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大声说话的人。现在走到哪里,我都会被冠以赵薇的同学,陈坤的同学,或者黄晓明的同学,但我不抵触。相反,我挺享受的,别人说你是赵薇的同学,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但如果有一天,我比她红了,别人说赵薇她是孔维的同学,那当然更好(笑)。

□你自己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最喜欢的电影呢?

■我喜欢张爱玲的小说,这可能是出于我工作的需要,我认为她描写女人的心理是非常细腻的。至于最喜欢的电影,我说不上,很多电影我都很喜欢。

 

 

[访谈] <wbr>三个女人谈姜文!

一个关于“曾经”的故事

专访周韵

记者/ 徐元

 

   “漂亮妈妈”周韵抱着儿子马虎来到不亦乐乎工作室,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沐浴在幸福中的年轻母亲,而不是一个影视明星。访问开始后,我们发现她是一个情绪化的人,有时候会对我们的问题结结巴巴,有时候又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角色和整部电影,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和感悟,甚至可以说因为这部电影,她自己也改变了许多。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在最初谈剧本的时候,我就参与了,所以谈不上具体哪一点最吸引我。我现在都没法很客观地评判,我只能很主观地说,太多的东西都吸引我了。从讨论剧本起,大家那份热情就很打动我,让我很向往参加这个集体。

 

□你这次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有人可能都会说我演的这个角色(疯妈)是不太正常的,但其实她(行动)的内核都是在表达爱:年轻女人的爱情、年长女人对孩子的爱(母亲对儿子的爱)。我的这个故事其实是关于爱的,她年轻的时候等待自己的爱人,即使那个人已经离开她很久了,但她一直在坚持自己内心的那份爱。而当她作了妈妈,她就是要给儿子一个安全的世界,这是另一种爱。

在表演上,其实我不是那种提前想好要怎么演怎么演的类型,而是需要等待“碰撞”,就是说在具体的场景里面,根据我的对手戏搭档房祖名的表现来反应。

 

□为了角色塑造上的需要,有哪些是你必须在细节上多加研究的地方?

■因为在第一个故事里,我扮演的角色跟我本人区别很大(从年龄到性格),而且演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孩子,所以需要我去揣摩怎么演一个妈妈,这个妈妈又是非常非常不理性的,所以我会经常和导演和其他人讨论这些非理性的表现。我不能瞪着眼睛来表现那种“疯”,可能她在别人的眼中是疯的,但她自己不会觉得自己是疯的,所以我的任务就是要“圆”这个人物,把那些不正常的变得正常。

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遭遇到了她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从此她就把自己“关闭”掉了,然后她的思想就停留在了十八岁,即使年纪在一年年的变大,但她内心始终就是十七八岁。其实她就是很单纯,我就需要很单纯地表现他这种“单纯”。

 

□那你是如何评价这个电影呢?

■我常常觉得我演的第一个故事像童话那么美好,我看见祖名在红的绿的的茅草屋之间飞跑,那种心灵的撞击感觉是很梦幻的。我看完电影的感觉是这部电影很残酷,又很美好。

 

□姜文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演员,那么他在你表演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提示?

■主要是节奏。我认为这部电影就像音乐一样,它会根据导演的设计时快时慢,我们演员在里头就要服从导演的安排。有的时候要求很快,比如两个角色的对话会超过生活里的速度和节奏,但又有的时候会很慢。他在监视器后面的感受是和你不一样的,而且他对之前之后的东西都要掌握。(记者追问:就是说他没有很具体比如怎么摆姿势表情等这类很具体的细节要求?而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对,他没有那种具体的要求,但其实已经控制了我们,但我们还不觉得(笑)……

 

□你觉得姜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导演?

■姜文是一个很聪明的导演,他从一开始选你就知道你身上有什么特殊的气质,符合哪个角色。他在现场会让你很放松,不会跟你讲一些很云里雾里的东西,他不会要求你怎么怎么演,比如不会说“周韵,你就用这种眼神看祖名”,但他可能会要求摄影怎么怎么弄,最后他就能捕捉得到他想要的。他是一个事无巨细都处理得很好的导演,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和细节都想好了,所以能够让演员很放松地去演。

 

□根据这部电影,你如何总结姜文的导演风格?

■姜文好像目前还没有一种既定的风格,从他《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三部完全不同的电影,他在他的不同时期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的“风格”可能需要他多拍几部电影,有更多的积累以后才能凸现出来。

 

□在表演上房祖名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如何评价他这个人?

■最初就是我把房祖名推荐给导演的,他当时和导演还不熟……导演和副导演找了很多演员,而我觉得祖名身上有一种气质,他特别丰富,身上能够表现出很多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可能。第一个故事几乎就是我和他在合作,我们俩都不属于成熟的技术型演员,都是相对比较“生”,所以我们就要表达最真的情感,我们没有很稳定的表现,每一条的表现都不一样,可能这条是这样,下一条就那样了。(笑)我们互相反馈的都是很真诚很真实的东西。

这其中还要说回导演,他知道我们都是生手,所以他会安排好哪些戏先拍,哪些戏后拍,我们先拍了很多过场戏,比如祖名就天天在那里拍跑来跑去的戏,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慢慢进入了角色,最后重要的戏就很默契,他也演得很好。他是个很好动的人,像一个小孩子,身手很敏捷,演戏的间隙也跑来跑去。

 

□姜文之前的两部导演作品中女性角色不是特别重要,但本片相对的女性角色数量和戏份都比较重,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应该说是戏份比较少,其实《阳光灿烂的日子》女主角也很重要,男孩就是围绕女孩在……而《太阳》是比较平均的,没有特别侧重,不是说一定拍男人或者拍女人,而是拍母子(关系)、夫妻(关系)、恋人(关系),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个故事里你有一场很重的哭戏,能不能谈谈当时的情况?

■第四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之后十几个月再拍的,那绝对是一场独角戏——其实我在谈剧本的时候就很害怕这场戏:“这个该怎么演?”一个年轻的女孩,大着肚子,而她的丈夫死了,她所维持的信任和期待瞬间就毁掉了,她面对一堆的遗物……

演的那天氛围营造得特别好,我看着那些“遗物”,就觉得我等这场戏等得太久了——谈剧本的时候我还没有小孩,两年过去了,我孩子都生了——一想,心里就挺酸的,眼泪控制不住地就哗啦哗啦地下来了。当时导演的监视器比较模糊,他也看不到我在哭,结果他过来一看才发现,李屏宾老师也说:“看,演员进状态了,千万不要打扰她,大家抓紧……”在那样的情况下,所有在场的人都特别帮我的忙。然后就拍了几个小时,演完一条我就闭上眼睛,生怕离开一瞬间就再也回不来(状态),一直哭,一直哭到演完。

 

□那在火车顶上看日出,抱着孩子呼喊的部分呢?

■那场戏拍得很辛苦,是片子的最后一个镜头,因为一定要太阳刚出来(的场景)——你知道日出之前是最冷的,所以每次我上去都冻僵了,其实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喊什么。我们不管前一天多晚收工,第二天都要五点就去,因为必须要拍日出,而日出只有那么一段。所以就算(太阳)八点才出来,我们也要从五点开始等。很多天的时间就是为了那一个镜头,但那几天一直没有太阳,很气人。最后一天我们都说实在不行就用特技吧,结果那天很顺利拍成了。

 

□如果要向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推荐《太阳照常升起》,你会怎么说?

■我跟我的好朋友说过,这部电影是一个关于“曾经”的故事,比如故事里的老唐和唐妻,他们曾经(彼此)很爱很爱,女孩(唐妻)可以从南洋几千里过来找自己的爱人,但是他们在生活当中磨啊磨,最后在一起就很没劲了,生活中这种事情太多了。这个电影就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