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5日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一次拍记

(2008-04-05 16:42:43)
标签:

老门牌高松

老街巷高松

南京记忆

大马路

老字号

老商铺

民国建筑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4月5日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一次拍记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
发现地:南京下关大马路区域

记录人:高松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发起人

                南京老城南印象陈列馆馆长

    历史上物换星移,南京在逐渐复苏。由于下关一带滨临长江,

地跨淮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人们来到这里经商,开展木材、

麻茶、桐油、粮食、牲畜及禽蛋的交易,慢慢形成了集市般的

“买卖街”。航运也逐渐兴旺起来,在原先设立“洋棚”的基础

上,于1895年设立了“接官厅码头”。为改善集散条件和促进下

关的繁荣,张之洞主持修筑了码头至城内的马路。这就是“大马路”地名的由来。并修筑了惠民河上的洋式活桥,两项工程耗银

5万两。随之而来的是旅店、酒肆、商行的纷纷开设,马路上人力车、马车“往来如织”,这又引起了外国人的兴趣。他们不断要

求清政府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

二日(公元 1899年5月1日,宣布金陵关开关,清政府于下关设商

埠局(今商埠街——前身“商埠局街”之名由此而来),划定:仪

风门外,惠民河山以西沿五华里出,为中外商行设栈房、建码头

之地。除清政府设立的官码头、招商码头之外,英、德、日等国

先后在这里设立了怡和、美最时、太古、日清等码头。建立了教

堂、学校。开设了烟馆、赌场、舞厅。地方当局和商人也在此开

办了酒楼、饭店,设置巡警及清道夫,一座座水泥雕花西式建筑,

如城堡式的邮务大楼、规模宏大的航运大厦、别具风格的大西洋

手表眼镜公司、庆华鞋帽洋货庄等等在江边拔地而起。一条具有

现代化雏型的街市——商埠街(大马路)在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率先出现了。

  一时间车水马龙,国人与洋人杂处,汽笛声声,迎来送往了
多少四方游子。这里是南京大外滩,这里是令人炫耀的黄金江岸……可是在风光了四十几年, 红火了两代人之后,1937年日本侵略
军在这一带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批的建筑设施被付之一
炬,下关在呻吟,商埠在呜咽,历史又倒退了半个世纪。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17.JPG
 
9法国基督教会建.JPG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