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宫廷帝王是怎样过年的

(2009-01-23 15:00:19)
标签:

清朝皇帝

年夜饭

庆隆

太和殿

宴会

文化

分类: 狐儿感悟

点击查看下一张

 

感谢文化漫谈置顶

看看宫廷帝王是怎样过年的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汉族老百姓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朝帝王们是怎样过年的呢?

    每当新年之际,皇帝总要在内廷御笔书写若干“福”字,所写出的第一个“福”字都要郑重封存,永不开启,以示留住福气。另一些张贴于宫苑各处,更多的则是颁赐在京久卿朝臣和地方封疆大吏。儒家经典《尚书》阐释了“福”字的含义: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具有美德,五是老有善终。除“福”字外,皇帝还常常写些其它贺年吉言赐给臣工,有时也顺便赏发一些其他物品,以此联络君臣感情。

    据《清史稿·礼志》记载,正月初一早晨天刚亮,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依照广场上摆放的铜制“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赐座赐茶。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八旗子弟、宫女、太监们。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

    随后举行盛大的国宴,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以庆贺新年的开始。这种宴会是出于政治及礼仪的需要,出于礼节,皇帝一般亲临宴会却不进食。大宴于午正时举行,而皇帝正餐用于辰刻(7点)、晚膳于未时。宴会之前,先行文宗人府,报明大臣名衔、应进桌张以及羊、酒数目,宗人府汇总送礼部查核后,奏明皇帝阅览。太和殿国宴的环境,目的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其宴间的各种制度,处处显示等级差别,宴会气愤体现出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观。

    过年的时候,皇帝也会放鞭炮、贴对联,不过,皇家过年时用的对联采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间人们常用的粘贴。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

    我国历史上从古至今,除夕夜的年夜饭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朝皇帝过年吃饺子是清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有人说这是迎合汉文化中“岁更交子”典故,其实是清朝皇帝入关不忘祖宗的表现。除夕夜也是宫中帝后妃嫔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使威严的帝王之家也显露出难得的家庭温情,共享天伦之乐。民间除夕夜吃饺子是在子夜时分,但皇帝那时要祭祖礼佛,所以天子要到凌晨三时后才能吃上饺子。

    年夜饭结束后,大家一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

    家宴环境虽然也表现出封建礼仪制度,但总体上表现得较为随便。百姓在过年的时候,讲究团圆和祝福,皇帝家过新年,也有一套礼数。皇家的礼数虽然排场,但是宗旨也和平民百姓一样,图的是喜庆和吉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说,现在有人说“年味儿”淡了,过年不就是吃点儿好的,穿一件新衣服。现在生活好了,还不是天天过年?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对传统“过年”意义的无知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淡漠。从民俗学角度来看,可以说,“过年”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完美的展示。(狐狸之家收集整理)

 

《博海一家亲》恭祝朋友们新春愉快,家庭和睦,吉祥如意!

 

 

http://bbs.0437.gov.cn/attachments/month_0702/20070218_a078f6054a2f18c8ae03oiHeLgEmhi4Y.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