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筹划,精心备考,高效落实
--高三二轮教学与备考视导报告
(
2013年5月6日)
一模考试过后,按照淄博市教研室总体部署,高中科教研员对一组高中学校和部分二组学校的高三二轮教学与备考工作进行了视导。现将视导情况总结如下:
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以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为抓手,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工作卓有成效。
各个学校重视模拟考试成绩的运用,纷纷创新了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工作。如沂源一中、二中等学校不断完善分部管理的新机制,管理单元成绩分析实施动态化管理,各层面点对点的跟进分析力度大,强化了平行班级之间的竞争氛围。淄博一中等学校在拿到模拟考试成绩的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学科分析会和各类座谈会,采取了设立文理科集体备课室、艺体生与英才生自习室,重新规划边缘生承包,加强教育教学督导,搭建名师工作室导师团队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瞄准目标,续写传奇,再创辉煌”的责任感。
二、以精细备考、有效备考为指向,教学备考管理渐趋完善。
在总结一轮复习备考的基础上,各个学校的二轮复习备考管理更加完善。淄博四中各段人数较一模均有较大增加,这与学校采取了加大级部分管领导与各个备课组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形成高效的反馈矫正机制,及时解决师生层面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等措施密切相关。淄博七中A线、C线人数均有提升,这与学校加大了领导班子挂靠备课组、挂靠班级、挂靠部分教师的工作力度,领导班子指导教学备考的有效性进一步突出有很大关联;另外,该校还坚定不移推进了提升教师教学微技能工作,通过制定方案、活动推进、科学评估等手段,进一步优化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与备考工作。高青一中在整合教学备考策略方面,提出了“四个不动摇”与“五个不放松”,注重降低工作重心,“学部围着级部转,级部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学生转”,二模成绩有了提升。
三、以彰显主体、合作探究、优化思维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高效生本复习讲评课堂。
从面上看,各个学校的高三复习、讲评课堂较前相比,在推进三课型五环节、学案导学等基础上均有较大改进。沂源一中着力构建高三实效性课堂,以课时学案的精心编制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二次备课的精度为切入点,以加大学生各种思维展示与矫正为立足点,提升高三讲评课效益;淄博四中注重主体性课堂的打造,引导教师加大学生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探索力度,高三课堂的多维互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临淄中学则加强了高效生本课堂的教学研究,以“三课型、五环节”课堂模式为指导,加快探索适合不同学科特点的高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该校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星级评价办法”,设立“自学之星”、“质疑之星”、“解答之星”、“展示之星”、“总结之星”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该校还对生本课堂中的优秀学习小组进行了表彰,并由教师为学生做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讲座,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和经验,为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注入正能量。
淄博中学则围绕着“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究主线,创新主旨”等原则构建智能化生态课堂,制定了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C、必须当堂达标测评。
桓台二中依据学生的实际,引导教师按照编制草案、研磨成案、雕琢个案的原则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坚定不移推进“导展练测评”五字课堂模式,二模考试中艺体生成绩提高幅度很大。
沂源二中着力打造“以课堂小组建设为突破口,以四环五步一载体有机结合为主要环节,以交互式液晶手写屏高效运用为切入点”的高效生本课堂,课堂小组合作形式内容俱佳,前置作业的布置和教师适时评价做得很到位,形成了小组合作—对抗—展示—限时训练—纠偏—点拨的高效课堂流程。
四、以学情调研、承包提升、分类推进为着力点,系统提升了学生综合备考素养。
二轮复习中,大部分学校尤其是淄博六中、淄博十一中、淄博五中等学校,注重通过班级教学信息反馈、各类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加强了学情调研力度,突出了教学诊断的有效性;淄博七中通过加大尖子生考核比重等措施推进优秀学生的培养;临淄中学等学校加强了对于边缘生、艺术生的承包提升力度,突出了个别化辅导的作用;高青一中则狠抓目标学生不放松,学校层面、学部、级部等层面每周都要召开协调会,每天对边缘生进行指导。
五、以细化研究、筛选重组复习资料与借力多媒体为重点,教学备考策略得到了全面优化。
大部分学校加强了山东考试说明、高考双向细目表的研究,做到了知识点与考点的无缝匹配,特别是桓台一中、淄博十一中、等学校,采取备课组集体研讨、外出学习交流、核心题目编制交流、闭卷考试测评、课堂教学适度渗透等形式加强了研究,派出相关老师参加青岛、济南、潍坊等地的高考备考研讨会,增加了高考信息获取的渠道。各个学校加强了复习学案、各类测试题的编制管理,不少备课组提出了至少三套题组合成一套题目的口号,确保让学生做的题目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筛选和改造;各个学校均加强了复习备考与多媒体的整合力度,添购了实物投影仪等设施,课堂复习容量明显加大,特别是沂源二中还专门为高三年级配备了交互式液晶手写屏等超前设施,许多学校为高三年级配备了电子白板,信息技术服务备考的效果正在显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从视导反馈来看,一模后,个别学校的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工作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成绩分析与诊断分析还停留在表层,实质性问题还未涉及;二是学校的汇报很少谈到高三创新课堂的有效做法与经验,以为高三课堂求稳不求变,高三课堂改革与创新基本呈现停滞状态;三是高三教学与备考质量与效益提升的增长点、潜力点还挖掘不到位,不少分管校长听评课后,点评不及时不到位;四是部分薄弱学科、薄弱备课组、薄弱学生、薄弱教师转化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从调研情况来看,二轮复习中教学层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部分一线教师对于考试说明、近三年的考题深度感知不够,未能形成贯通的、系统的、触类旁通的认知结构,更不能据此研究出该考点、该题型、该题目命题发展趋势及相关预测内容;备考陷入机械复习、重复演练之中。
三轮复习要加大教学与备考各个层面薄弱环节的整改力度,特别是解决态度和方法等层面的问题;还要高度重视考试说明的比对研究、新增研究、深入度研究,关注考点变化,并将之试题化、学案化、例题化;编制高考双向细目表,逐一研究考查重点、热点和学生弱点;要特别关注高考真题的回扣训练,加强对高考试题的举一反三的领悟,充分发挥高考真题的最大功效。
二、备考管理精细化程度需要提升,备考质量“分管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需要强化。
备考效益来自于高效的备考管理,提升备考质量与效益是落实备考质量“分管第一责任人”意识的核心要求。应该说,大部分分管校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在注重备考经验的传承、备考管理精细度、创新备考措施的力度、自我发展欲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单纯靠拼汗水、拼体力的被动应考现象。在此影响下,所引领的级部团体战、班级团体战、备课组团体战等意识弱化,所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空间受到挤压,教师用剪子和浆糊重组精化复习资料的习惯弱化,个别学校备课组存在大面积使用成题与套题现象,等等。一些积极有效的备考经验不借鉴、不落实,一些制约备考质量提升的瓶颈因素不调研、不解决,指导教学备考力度偏弱,个别学校整体上精细化备考的意识淡漠。
三轮复习要更加突出精细备考、科学备考的理念,学校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的意识,特别是暂时落后的学校领导要采取低重心、走动式、面谈式、听课式管理举措,稳定军心,鼓舞干劲,解决问题,迎头赶上。要编制出三轮冲刺安排细目表,实施项目管理与责任到人的管理策略,加强时间管理和作业、测试及心态管理,加强三轮查缺补漏和提升并举的策略研究,确保高效备考与科学备考落到实处。
三、高效复习讲评课堂构建还有较大空间,堂堂都是优质课的追求需要强化。
目前来看,“满堂灌”还是构建高效生本复习课堂的大敌;唯恐讲不深,唯恐讲不透,唯恐讲不全,还是教师课堂操作的主要行为方式;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难点不重锤敲击,易混点不精细辨析,还是课堂难以解决的大瓶颈。长此以往,导致课堂无用信息太多,导致学生厌听、厌学;导致学生思维产生依赖性、懒惰性;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导致尖子生尖不起来,后进生赶不上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从而抢占课外时间;导致训练落实不及时,造成大量“夹生饭”。
三轮高效复习讲评课堂构建,要从教师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从戒绝“师生满堂灌”做起,从彰显学生备考复习主人做起,从顺应学生倒金字塔学习策略做起,从搭建“合理分组,展示质疑,竞争机制,适时讨论,及时反馈”的课堂复习新形式做起,从深入理解“教师的功夫在课前,学生是课堂主人,教师的价值在于对于学生学习的预见、策划、组织与引领上”做起,从优化教学手段,达成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优势的结合做起。吃透两端(学生和文本资料),摸清迷障,有的放矢复习和备考,需要教者的智慧与眼光。课堂要有留白:少讲,就得精讲;精讲,就得锁定高质量的教学问题来讲;少讲精讲,才能够保证学生自己多讲、多想、多练。所谓的高效课堂,无非就这么回事。
四、优秀生的巩固与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大有潜力,分层推进的力度要加强。
本次考试部分学校A线学生有所减少,这说明优秀学生的巩固依然是个大问题;也有学校的各个上线人数大为增加,这也说明了做好边缘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同样的,三轮复习中,谁能做好优秀生的巩固与边缘生的转化工作,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优秀生的巩固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我消化的时空,要落实导师制,需要教师对其有画龙点睛的指导,需要优秀学生相互之间的切磋交流,需要更加开阔的备考视野与反思提升的时间与空间。这些,在三轮复习中,各个学校都要予以重视。
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决定着高考质量,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仅有的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对他们更加抓紧,更加准确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准确”就是准确诊断其各科知识点的缺漏并给予有效的指导。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诱导,要恰当给予目标引领,要帮助其在充分发挥好优势科目前提下,提升其短板科目;要强化重点科目面批和当面指导的力度,要分层布置作业和测试题目,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相信通过二模全方位的测试,发现考生薄弱的知识点就是高考的失分点,现在补上这些知识点高考成绩就能上线,为时并不晚,坚决克服“已定局”论。
艺体生的管理很重要。要引导艺术体育指导教师加强对艺体生的管理,确保坐得住,学得进,考得好;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调试难度,确保拿到基本分;要编制专门复习规划,科学制定复习提升阶段策略;要编制适合的学案和测试题,循序渐进提升成绩;要加强纪律和思想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复习习惯。
五、向规范答题、完善答题顺序、归纳答题技巧要一个分数段的意识要增强,进一步强化规范训练的力度。
从几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来看,加强答题等方面的规范训练,还是学生得分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卷面混乱、字迹不整、综合科目未按照先易后难顺序答题、各类大题目未构建起答题模型、答案未体现序列化序号化、答题技巧归纳不到位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三轮复习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轮限时训练中要做到易错问题经常练,重点问题反复练,答题技巧常归纳提炼;落实满分卷制度,引导学生强化对错题原因分析,找到得满分全分的门道;将审题、思路分析、答题顺序、答题规范、学术语言使用等纳入精讲体系,也可开讲座予以指导;等等。
距离高考还有整整30天。之前市教研室为大家组织了高三备考专家报告会,专家详细介绍了高考前30天的备考策略;近期鲁中晨报、市教研室、团市委等组织的命题阅卷专家讲座公益活动,针对学生、家长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市教研室高三教研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等等活动无一不是为了各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市教研室教研员还要为各学校提供订单式服务,“你点餐我来做”,提供考前指导等。希望大家认真分析一模、二模考试的得与失,制定周密计划,提高三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30天后的高考交上满意的答卷!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