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去年3月,应育儿杂志《娃娃丫丫》编辑飞扬的雨花邀请,写了一篇关于早期识字的文章,经编辑修改已在杂志发表。我在博客上也已发文《浅谈婴幼儿早期识字教育》。去年8月,儿子所在的亲子园准备出第二期会员刊物《彩虹缘》向我约稿,我便将关于识字的这篇文章做了修改和补充。下面就是发表在亲子园刊物上的全文,现在发到博里,与更多朋友分享。



浅谈婴幼儿早期识字教育
作者:琳琅妈妈
众所周知,识字在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于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该不该或能不能教孩子认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愿与更多的家长朋友们分享。
一、学前婴幼儿有必要认字吗?
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1)汉字是开发孩子左右脑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生命早期正是大脑发育最迅速期,如果教孩子认字,将对其全脑开发起到很大促进作用。(2)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若想让孩子进入“广泛阅读”,识字量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而识字活动本身也是一种阅读,孩子通过看字、玩字、识字,不仅能积累认字量,为阅读打下基础,而且从小与字亲密接触,对汉字会产生兴趣、形成敏感,从而使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3)在识字过程中,孩子需要通过观察和注意去辨认字的形状,通过记忆去记住字的样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去理解字的意思,通过听觉去分辨和记住字的读音,因而会促进孩子的观察、注意、记忆、理解、思维、想象、听觉等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听觉阅读困难”。(4)中外儿童教育专家们几乎都提倡早期阅读,因为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认知、促进孩子的想象、发展孩子的注意、提高孩子的语言词汇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显然,早期阅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5)有研究证实,婴儿学认字远比学说话要容易得多。所以,我很赞成早期识字教育。
二、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认字?
我觉得,孩子半岁或八九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认字,也有一些早慧儿童,他们在三个月,甚至满月时,就开始进行早期识字教育了。在早教专家冯德全编著的《0岁方案》中,提到一位小男孩郑奕宸。他三个月开始识字,八个月认字10多个;十个月认字50多个;一岁一个月认字200多个;一岁七个月认字1800多个,能简单阅读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背诵10多首唐诗,辨别150多首儿歌,且绝大部分能背诵,还认识26个英文字母,会唱一首简单的英文儿歌。他的记忆力极强,观察力、专注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都非常好,性格开朗活泼、聪明好学。家长需注意的是,心态一定要平和,切不可因为看到别人的孩子两三个月就开始认字了,便急切地强行让自己不愿认字的孩子学习识字。
三、教孩子认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我觉得,家长最好能掌握一些婴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力求在教孩子认字时不会出现太大偏差。不管什么年龄、什么方法,识字活动都应把握这几个原则:
(1)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不过于追求识字量,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增强识记的效果和保持的时间,对已经教认的字要经常复习巩固。
(3)识字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4)识字环境要使孩子感到轻松愉快,能激发识字兴趣,调动积极性。
(5)让孩子能够辨认单字,无论字宝宝如何搬家、组合都能清楚地辨认。
(6)同样的字,要大的、小的、黑白的、彩色的都能辨认。
(7)有准备的“计划识字”结合无准备的“随意识字”,及识字环境辅助。
(8)一定要在孩子的眼睛注视着字的时候给孩子读字音。
(9)不同年龄、不同识字量及不同性格、不同喜好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
四、我的一些识字小方法。
从女儿9个月起我便开始教她认字,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了几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和大字卡交朋友。最初识字主要是做一些大字卡,贴在墙上、柜子上,方便孩子清晰辨认。每天我会指着大字卡(比如“书”)告诉女儿说:“宝宝看,那有一个朋友,它叫‘书’,我们去跟‘书’打个招呼吧!”然后,我就会教她跟“书”说:“书,你好!”、“书,拜拜了!”等等。这样不仅教会她认字,还能培养她待人友善、热情、大方的性格,促进人际交往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植树造林。女儿一岁两三个月时认字20多个,于是我结合第一种方法,再准备相应的小字卡,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每天玩一玩。那时候女儿每天要睡三次觉(夜里一次、白天两次),我根据心理学上所学到的关于记忆的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特点,将玩小字卡游戏作为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白天起床后,把被子随意掀开,就像一座小山包,给女儿认一张字卡后,便将它立在掀开的被子上,并对女儿说:“噢,栽小树苗啦,我们植树造林咯!”待所有的小字卡都一一立在被垛上后,我们便开始了其它的活动。当女儿睡觉前,我们又将字卡一一认读后放进字卡盒里。这样对旧字进行复习巩固,提高记忆效果。
(3)踢大方纸盒、扔小方纸盒。我找了一些比篮球稍大些的小纸箱以及比魔方大一点的方纸盒,在六个面贴上不同的字,还分些类,比如,动词类的、方向类的、名词类的、五官类的分贴一个纸箱或纸盒,然后和女儿玩抛球或踢球,出现一个字便认读。这样有运动、有阅读,女儿总是很喜欢。
(4)以新带旧、以旧助新,新旧结合、拼词组句。当女儿的识字量增加后,每认一个新字,我就找出旧字和新字组词。比如,新认“人”就可以找出旧字组成“大人、小人、好人、男人、女人”等等,女儿识字的兴趣更加浓厚。
(5)小孩小孩真爱玩。女儿大一点,能跑能跳能说话了,我又常把给她认的字卡摆在地上,然后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xx(字卡)就回来”的游戏,说到摸什么字,我和她就迅速出击,看谁先抢到所说的字。
(6)逛动物园。在学习动物名时,我把新字卡和部分会认的动物字卡集中摆在一个房间,又选了对应的动物玩具藏在字卡后面的小盆子下,再把房门贴上“动物园”字卡。我告诉女儿要带她去逛动物园,并牵着她的手一边唱着“走、走、走走走……来到动物园。”然后就带她走进放字卡的房间,把每一个字卡看看读读摸摸,再玩玩对应的动物玩具,并唱唱跳跳该动物儿歌,然后跟动物字卡拜拜,又去看下一个字卡。全部字卡认完后,再出示小字卡,让女儿帮字卡宝宝找妈妈,然后和女儿一起读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所学动物的童谣儿歌等,这样即巩固了刚学的内容,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乐于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这样动静结合、有唱有跳,又有好玩的玩具,女儿识字兴趣就非常浓厚,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7)在阅读中识字。女儿四五岁已能认大量的汉字,并进行简单阅读,我便开始结合玩字卡,让她在阅读中识字。比如,一边听碟子里读《论语》,一边看着书指着字跟读,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轻松认识了大量的字。
我给女儿玩过的识字游戏还有很多,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罗列细说,这里仅提一下名称,比如:“钓字卡鱼、挂字卡胸牌唱歌跳舞、编儿歌、字卡躲猫猫、留言条、摆句子、百变蔬菜字、麻将摆字、给物品贴对应汉字”等等识字游戏.。大家可以根据名称想像一下玩法,如果觉得有用就不妨给宝宝玩玩吧。
五、配合亲子园做好识字教育的延伸工作。
据我了解,并非所有的亲子园都将“识字”教育融入教学中,但是蓉博尔亲子园却把“识字”与“教学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为宝宝们提供了认识汉字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了很好的识字方法。比如:(1)在“自我介绍”环节,老师会让宝宝找出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并教宝宝指读;(2)在教宝宝们学认“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概念时配上对应的汉字,使宝宝在学概念对比时也学会认识相应的汉字;(3)在“古韵声声”环节,老师会结合汉字和歌舞教宝宝学习经典古诗,宝宝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中,不仅能体验到古诗的韵律美,促进审美意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接触更多的汉字,使宝宝们的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我很高兴儿子能幸运地在蓉博尔享受到这样的早期教育,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早教中心,宝宝上课一周仅一次,老师教宝宝识字的机会非常有限,宝宝们回家以后,家长最好准备与亲子园一致的汉字,在与宝宝游戏时,来巩固这些相应的汉字。这样配合亲子园做好识字教育的延伸工作,不仅能够使孩子更轻松地认识大量汉字,而且有这样后续的练习才能使老师的用心和努力不会白费。
后记:
最近,在网上看到多篇关于早期识字的文章,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不是专家,以上观点仅仅是一个普通家长的个人看法而已,所以,仅供参考哦!
我个人认为,孩子进行早期识字没什么不可以的,对婴幼儿来说,他没有“字”和“物”的区别,一切认知都是学习。你可以反复教他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何不可以教他认识汉字“爸爸、妈妈”呢?世上那么多的男人、女人,他要辨认出谁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这个学习过程不是挺难吗?但是却没有人说“不能过早进行,别伤了孩子的脑筋,别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成人眼中的“字”对孩子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状不同的“物”,既然都是“物”,却为何“此物”可教,而“彼物”不可学呢?
当然了,孩子是否要进行早期识字教育,还是孩子的家长最有发言权,因为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喜好也不同,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应该不是一个可以统一划界的问题,适合的就进行,不适合的就不进行,关键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教孩子认字,或者已经在教孩子认字了,那我想友情提醒您——必须把握最重要的两点:第一,识字的过程一定要让孩子感觉是在玩,而且是很好玩。这就需要家长通过各种方法的尝试并观察孩子,最后找到孩子喜欢的方法,别人的方法也只能是借鉴,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孩子。第二,家长心态一定要平和,别太把“识字”当回事,自然一点,轻松面对。孩子早点晚点识字都是可以的,最关键是,不要强行让不愿认字的孩子学习识字,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链接:
喜报喜报:教女儿笑看输赢 (杂志发表)
教育随笔:浅谈婴幼儿的安全教育(毕业论文.节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