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都的秋》的仿写练习

(2010-04-01 17:26:28)
标签:

教育

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个句子: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分析:修辞——对比,博喻

注意的问题:本体与喻体要一致;要有区分度。

病例1:南方的雨,丝丝如牛毛,朦胧,比起北方的瓢泼大雨来,宛如清泉与急流,轻柔与刚硬,晶莹与污浊,连绵与善变。(喻体应为名词,但是例句中的“轻柔与刚硬,晶莹与污浊,连绵与善变”不当)

病例2:秋季的风,其高气爽,温柔拂煦,比起冬季之风,正像黄瓜与辣椒,馒头与凉皮,鲶鱼与龙虾,孔雀与大象。(喻体为名词,比第一个例子高明,但是喻体之间没有区分度)

病例3:北方的冬,洁白无瑕,回味无穷,比起南方的秋来,正像蓝天与白云,鲜花与草坪,果实与种子,猫咪与小狗。(喻体之间没有区分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