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你把灵魂弄丢了(节选)

(2007-09-02 10:52:05)
情欲超级市场
朱大可(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
在远东地区,只有上海具备了发展情欲超级市场的两大基本元素:庞大的人口(尤其是女人)和发达的阴性文化。但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上海的情欲一直被限定于臭气熏天的菜市场。每天清晨,蓬头垢面的女人和小家碧玉的男人们在这里相会,在腐菜和烂鱼的气味中采购着春天,又在无耻的讨价还价中完成日常意淫。这种琐碎的操作维护了情欲的最低消费。……
 
在电影中没落
王晓渔(新锐批评家)
……
旧上海和老上海的一字之差暗示感情色彩的分野,前者需要暴露而后者需要怀念,虽然两者的对象都是1949年之前的上海。随着怀旧美学的确立,“阴暗面”和繁华梦逐渐融合。但旧/老上海在一次又一次的“怀旧”潮水的冲击下,已经显得有些疲惫,《新上海滩》也不再可能中流击水。影视基地的建设固然方便了影视工作者,却使得旧/老上海被简化成几个崭新的标志性建筑。不同的电影、电视剧里反复出现几个一模一样的场景,上海成了一具标本,四肢健全但是没有任何表情。
……
 
上海,流行乐困局
成庆(时评家,乐评人)
……因为今天上海流行音乐文化的面目,仍然是暧昧与不清晰的,在这个时时以国际化都市自诩的城市中,流行文化的生产能力仍然无比匮乏。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经济上无法相提并论的湖南省,所生产出来的“超级女声”在上海仍然能呼唤起一大群少男少女为之疯狂,显示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流行文化趣味,和其他中国城市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对于今天的上海而言,这是一个颇让人难堪的现实,一方面它拥有当年辉煌的流行音乐文化的历史记忆,但是却无奈要忍受文化断层的现实,形成上海今天流行音乐文化的某些基本困境,也形成了今日上海这座城市暧昧的文化性格。
 
上海文化:子夜到黄昏
张闳(文化批评家)
……
作协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除了少数几位作家(如王安忆等)还勉为其难地维持着高产之外,那些曾经光芒四射的作家们,如今纷纷进入文学“绝经期”。剩下来的就是一些真正上海化的小作家,倒是显得比较忙碌。他们借助上海怀旧的春风得以蓬勃生长。他们将自己平常的烧小菜的事业当作文学的事业,热切地传播着嘁嘁喳喳的家长里短。这个时代从外部到内部的剧烈变迁,在他们的笔下难觅踪迹。曾经是新人辈出、社团和流派众多的上海诗歌界,如今早已冷冷清清,偶见晃动着的依旧是几张孤独的旧面孔。
似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这一平庸化的浪潮,作为补偿的却是“宝贝”作家陆续诞生。这里是文学“宝贝”的产房和摇篮。一时间小“宝贝”们爬得满地都是。新鲜时髦的“宝贝”们的尖叫,在平庸的文化菜市场里增添了一丝鲜活的,同时也是令人尴尬的愉快气氛。在现代强大的化妆技术的帮助下,“宝贝”们对外一律宣称自己是“美女”或“美男”,一如寓言故事中插满翎毛冒充凤凰的鸡。然而,鸡鸭成群的地方除了聒噪和粪便,终究飞不出像样的鸟来。
另一个泡沫化的举动,则是把文学当作股票来做。由《萌芽》杂志提交上市的“新概念作文”这一“概念股”,被炒到涨停板的程度。韩寒、郭敬明这两个上海的文学新星是文学市场的猛烈春药,是点数急速上扬的“优质股”。毫无疑问,相对于他们的那些作为“好学生”、“好孩子”的同学们而言,他们曾经是另类青春的代言人。但这些稀薄的、似是而非的反叛性的符号资本,很快就被消耗一空,剩下来只有依靠搅动一起舆论的泡沫,来维持对公众的吸引力。这两个人,一个热衷于赛车和制造娱乐新闻,另一个则沦为丑闻制造者,把“青春偶像派”这份文学股票,变成了一张满是污垢的手纸。他们也正以最快的速度,汇入那个平庸、琐碎、龌龊的文学名利场中。
青春偶像的没落,预示着上海文学的不良前景。在娱乐化和市场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文学的天空正暮色四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