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齐国搅乱朝政的两位太后

(2011-06-01 09:21:53)
标签:

左传故事

读书随笔

不敢枉言的blog

文化

分类: 说文谈史

春秋时代的诸侯一般称为君王,他们的夫人称为君夫人,其地位等同于后来的王后、太后。历史上太后参与朝政致使国家衰败的故事有不少,东周时的齐国就有两位比较典型的太后,她们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使国家多次遭到诸侯嘲讽和攻打,使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当然个中原因除了群公子争位外,这两位太后的参政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古代齐国搅乱朝政的两位太后

萧同叔子

第一位,因取笑残疾人使儿子七年蒙辱的萧同叔子

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颇有齐桓的霸气,当时晋楚争霸,顷公抓住机遇收服了靠近齐国的莒国、邾国、小邾国,占领了鲁国的部分城邑,就在齐国领域不断扩大国家逐渐强盛的关头,出现了一件极其可笑的事件。

 

晋国的郤克奉命出使齐国,恰巧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和曹国公子首同时拜见齐顷公,恰巧这几个人又都有残疾,郤克是瘸子,季孙行父是秃子,孙良夫是独眼龙,公子首是罗锅子,这几个人在一起朝会,所制造的喜剧效果那是前所未有的,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笑的喷饭,因此她强烈要求一睹盛会,并亲手导演了一出闹剧。

 

第二天早朝,齐顷公接见使者,萧同叔子派了四位接待人员,瘸子接待瘸子,秃子接待秃子,独眼接待独眼,罗锅接待罗锅,而她自己则率领三宫六院宫娥才女藏在幕帘后面观看,结果幕帘后面一下笑翻了一堆女人。这下惹恼了郤克和孙良夫,两人转身就走,在大门口即将分手时,两人对齐顷公的无礼再次表示了抗议,两人一个站在门里一个站在门外,正说话,忽然又听到一片笑声,抬头一看,萧同叔子领着一帮女人追着他们偷看,于是二人拂袖而去发誓要让齐国吃点苦头。

 

四位使者回国后纷纷纠集军队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顷公差点被捉,齐国向联军求割地求和,郤克代表联军表示,必须让萧同叔子作人质才肯撤军,齐国大夫国佐说,萧同叔子是齐侯的母亲,齐侯的母亲等同于晋侯的母亲,如果晋侯的母亲可以去齐国作人质,那么齐侯的母亲也可以去晋国作人质。国佐有理有据的辩驳平息了这一场闹剧。

 

萧同叔子取笑残疾人导致齐国几乎被灭,也使儿子在诸侯中落下笑柄,这件事对齐国的打击很大,之后的七年,齐顷公就像越王勾践一样,虽然没有卧薪尝胆,但从此不喝酒不吃肉,用以铭记自己的耻辱。

《公羊传》说:“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

古代齐国搅乱朝政的两位太后
声孟子

第二位,为情夫不惜制造冤案的声孟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齐顷公的耻辱应该被齐国铭记,但是齐顷公夫人声孟子却偏偏继承了婆母的“优良传统”,再次制造了参政闹剧。

 

齐庆克通于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辇而入于闳。鲍牵见之,以告国武子,武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久不出,而告夫人曰:“国子谪我!”夫人怒。(春秋左传)

齐顷公死后齐灵公继位,他的母亲声孟子与宗族庆克通奸,为了掩人耳目,庆克每日化妆成女仆随王后的凤辇进入后宫,不曾想奸情被大臣鲍牵发现,鲍牵告诉了执政大臣国佐,国佐召见庆克把他训斥一顿,此后声孟子派了几次专车总也接不来庆克,得知原因后她恼羞成怒,发誓要让国佐付出代价。

 

国佐陪同齐灵公参加诸侯会盟,高无咎和鲍牵守国,每日关闭城门检查过客。齐灵公回来的时候,正遇见宵禁,声孟子就站在都城的城墙上大喊:高、鲍要造反,他们打算立公子角为君,国佐也参与了这事。事情来的唐突又有国佐在旁,声孟子的阴谋没有立马成功,可是不久国佐就带领军队外出参加国际会盟,声孟子又向儿子进谗言,母亲的话,齐灵公不能不信也不得不听,于是砍了鲍牵的双脚,驱逐了高无咎。

 

在母亲的要求下,齐灵公让庆克做了官还成了崔杼的副手。国佐听说国家有难就率兵回国,杀了庆克。齐灵公因国事要仰仗国佐,因此没有追究。此事到此应该算是一个结束,可是庆克死了,声孟子岂肯善罢甘休,不断地给儿子施压,齐灵公就派刺客杀了国佐,此后,齐国就陷入了更加混乱的状态。齐灵公听信谗言任用佞臣,终于招致诸侯的大举讨伐,从此齐国便一蹶不振再也没能东山再起,终至被人篡夺。(文/不敢枉言)

特别推荐:

桃花夫人是误传两千多年的历史佳话      古代故事告诉你丈夫与父亲谁是你亲人…

史上因耻笑残疾人而引发的战争          名医华佗是没有医德的医生?

 一个女人与两个大夫引发的战争 古代齐国搅乱朝政的两位太后      “别来无恙”被错用千年之

为满足偷窥欲而四处筑高台的君王…      因不受宠幸而参与叛乱的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