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人是靠责任活着的。如果没有了责任,该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
这是上周审核时,沈阳来的赵老师说的一句话。
往年的端午,一直是妈妈包粽子,十个八个地分给我和迅,我最多是回家搭把手,帮着包包,甚至直接就吃现成的。
今年的端午,忽然非常想要自己包。妈妈直说:别包了,别包了,太麻烦,不如买点吃算了。
妈妈去年春节前患了中风,右手一直不太好用。前些天,腰椎也坏了,在作理疗,不愿意张罗。婆婆是山西人,胃不好,喜面食,不喜欢吃米,也不想包。
我呢,一是觉得买着吃不像是过节。再就是,每年都是妈妈包,今年她身体不好了,就吃不上自己的粽子,那得多难受。
端午假的第一天就张罗着买糯米(5斤)、棕叶(1斤)、马兰草(1把),顺便买回了鸭蛋、鹅蛋、鹌鹑蛋。哪一年的端午也没这么张罗过。
第二天一大早,就泡上糯米、大枣、粽叶、马兰草。
和婆婆俩,一起。好几年没包粽子了,刚开始根本就包不大,也顾不上美不美观,几个角,只要包上了,就算好家伙。
开锅了,满屋的粽子香呀,立即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欢喜了起来。盼望着,盼望着.......
开锅时发现,第一锅真有米漏了出来。一锅的汤,都有些粘呢。这也没关系,依然兴奋着,忙乎着第二锅......
50几个粽子,分给了爸爸妈妈、迅、大伯、还有丁姐,第三天,我们就是最后的一顿了。儿子吃最后的一个粽子时,直舔手指头。那份珍惜,不是知道要没有了,真还不能这份吃法。
传统,就是这么延续下来的。
责任,承担起来,才是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