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石砚砚材的探究

标签:
温石砚材探究 |
分类: 论述 |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地质复杂,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也遍及周围地区。司家疃位于马山西2.5公里,属于马山地质。
由于司家疃洪江河温石砚产地河床盖建了房屋,温泉被覆盖;另外,其下游建成小范家水库,砚石位于水底,导致温石的开采困难,温石砚的资源匮乏。
上世纪70年代,石可先生组织人员,对温石砚进行了多次考察及开采,此后,再无开采的信息;近年偶有砚友实地考察,仅可获小石残片。
现根据藏家、砚友、石友的信息,结合实地考察,对温石砚的石材进行归纳及介绍:
1、司家疃的岩石:
洪江河河边的岩石结构(实地考察所拍),可见风化、断裂及不同颜色的层状结构:
清理河道的岩石(即墨南泉砚友所拍):
河床砂石中的紫色夹层是上佳的砚材(实地考察所拍)
2、经典的温石砚:
3、佳品温石砚:
1、 不同性状、石品、颜色的温石:
典型的温石砚砚材质地细润、紫色、绿豆眼,为其特点;由于马山地区,包括司家疃的地质构造相同而复杂,发现一些性状、石品、颜色不同的温石(或成砚)是可以的,这些温石均来自当地的石友、砚友或实地捡拾,供同道欣赏、研讨。
紫底、翠带、黄斑砚石,侧面裂纹交错,不能制砚,仅作标本(实地考察所得);
紫底、黄斑砚材,正面及背面照片(得自平度砚家);
紫、绿、砂石的层状结构,砚材很薄(即墨南泉砚友所赠);
褐色、红色、砂石夹层的砚材(得自青岛城阳石友);
紫、黄色砚材,石品丰富,紫斑黄眼,纹理自然;看之粗糙,抚之细腻,温石佳品。(得自青岛城阳石友)
绿色、黄色层状纹理砚材;(得自青岛城阳石友)
其他温石砚材之砚台:(青岛城阳石友照片)
5、马山周围及马山山前坡店子山(岘山)的温石:
马山以安山岩为主,质硬,不适合制砚,但还是有人用安山岩制砚,谓之“马山石砚”。
马山还有沉积岩、变质岩等,有人用这些岩石制砚,也称为“马山石砚”;这些不是安山岩石材,不排除属于温石性质的砚材;但没有进行比较,有待进行研究。见即墨蓝村及城阳石友的“马山石砚”(不是安山岩):

岘山岩石标本及制砚,经鲁砚姜书璞及刘克唐大师认定就是温石,他们上世纪70年代与石可先生一起制作温石砚参加全国砚展,他们是见过及识别温石砚的专家。
见岘山、岩石及制砚(本人所拍):
小结:
本文根据考察及砚(石)友提供的实物,对温石产地司家疃的砚材进行罗列、归纳及介绍。也介绍了马山及店子山的砚材,其性状与温石相似,店子山砚材已经被专家所认可。
马山地区的地质特点,估计这一地区还存在“温石”砚材。
多年来,这一地区进行采石、清理河道、房地产及城建开发。但由于人们没有意识到,丧失许多采集、考察、研究温石砚材的机会,也没有对温石进行专门勘探研究的人员及机构。石可先生《鲁砚》书中提到“温石的深层到底如何,尚需继续勘探,以求其究竟。”,看来这个问题,还得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