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梁家武文
梁家武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84,662
  • 关注人气:11,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越龙山与广州药业近况

(2012-08-23 09:45:27)
标签:

股票

分类: 个股研究

    古越龙山中报给投资者浇了一盘冷水,其实经济快速下行阶段大部分企业增长都会大幅放缓,不能因一两次的报表就下结论,风物长宜放眼量。但古越龙山的确面临一些困难,营销不得力,原酒销售受阻,因为市场基础不同,也难以象二三线白酒那样铺货获得阶段性高增长。如果未来全国市场开拓不能取得较好进展,只能依靠提价维持较低的增速,但若竞争对手不跟进,则提价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销售。

    很多时候企业不会象我们想的那么乐观,也不会那么悲观,不是非黑即白。广州药业和加多宝之争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两者长期共存,蛋糕切多少看管理层的运营能力。如果产能没问题,今年王老吉即使依靠铺货也能获得一定的销售收入,关键是未来两年动销情况。加多宝原来零售价基本是4.5元,现在很多地方是3.5元,王老吉也差不多,因此未来王老吉获取一定市场份额肯定没有问题,只是对盈利能力不可过度乐观。

 

millionaire

加多宝把事情闹大了,下定心报复广州药业,其态度之坚决出乎意料,也上演了一场营销大战,广药把专利权弄到手试图采取主动,但处处受加多宝制肘,究竟在整个对决里面,是什么主导胜负,我提一点见解:
品牌
  品牌是快速消费品的第一要素,也是决定胜负的第一要素。地球人都知道广药赢了,把王老吉品牌重归广药名下,但加多宝试图把王老吉与加多宝同化,不惜用“改名”字眼把王老吉与加多宝画上等号,专利权当然是广药品牌胜出,但如果不能阻止加多宝营销里面的“加多宝=王老吉”的战术,广药只能赢一半。这里是加多宝战略胜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以,第一广告词“全国销量领先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第二,渠道上面,你让服务员来一罐王老吉,服务员给你递上一罐加多宝,然后告诉你就是王老吉,超市也一样。第三,新闻、报纸里面普天盖地讲明诉讼原委,其实就是说明二者同出一辙。加多宝多手法出击,已经抢占先机。以前讲过一个小故事,在日本,你在客人面前把包装打开然后散卖,价格算便宜的,客人仍然愿意买包装,在中国,徐福记散卖的销量要比包装的卖得好,这就是品牌观念差别,只要大家知道是一样的东西,国人不愿意多花钱。

营销
  王老吉本身不是牢不可破的全国性品牌,加多宝把“红罐王老吉”概念由广东带到全国靠的是强力的营销手段,王老吉地域性品牌特征显著,如果让加多宝=王老吉观念形成之后,能不能再强势侵占王老吉品牌广东省以外的份额,还要看加多宝的营销手段。营销的核心是产品,王老吉跟加多宝品质是一样的,甚至广药王老吉的代工模式容易产生生产质量差别,所以两者产品基础一样。加多宝能把“王老吉”带到全国,营销能力不是浪得虚名的,广药原来的阵地在医药,消费品的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传播等营销形式完全不是能力范围,而且按广药既往营销历史看来,明显处于下风。
价格
  如果有了“加多宝=王老吉”,二者就是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拼的就是价格,就是比成本、比促销,按王老吉的毛利率(网上数据50%多一点)看来,可降价空间比较大,加多宝生产王老吉规模经济远胜广药,加之渠道占领,渠道成本也低,价格战打起来的话加多宝胜。
渠道
  渠道重要性我觉得没有上述几点重要,王老吉作为全国性大品牌,渠道商是应该配置的,也是愿意配置的,打开渠道无非就是花钱的问题,广药在商超、食肆渠道上面的空白和加多宝的渠道封锁使得广药王老吉销售滞后,这会给加多宝充分时间实行品牌转换,能不能迅速打开渠道就要看广药的投入,目前看来广药没有多大紧迫性。
  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加多宝能不能等于王老吉,从目前看来,加多宝实现品牌转换动作迅速、投入巨大,处处占尽先机,反观广药,似乎未能摆脱老油条国企作风。从消费者角度,我更愿意少花几毛钱买跟以前一样的加多宝。
 

开元投资

以过去加多宝所获得的净利率从而认定广药也会有同样的净利率,然后预测广药大概能占有多少份额,从而得出广药一年在王老吉身上能赚多少钱,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想法。两强相争,净利率必然大降,短期不能指望广药能从王老吉身上赚很多钱,目前广药市值大大高估,对广药预期过高。

 

ApolloVBM

广药王老吉现在在渠道上还很少看到,这不是投几个广告解决的问题,而是综合营销要素的比拼。时间窗口过了,原先再高的品牌资产也会在竞争中贬值。

 

小河流水

超市中同时摆出了王老吉和加多宝,价格分别是3.9元和3.5元,王老吉贵0.4元,商场员工说两种卖得差不多。加多宝肯定死不了,广药就难说,反正肯定不可能完成设定的销售目标。

 

若水vip

梁老师,客观,看了红遍中国的《中国好声音》,感觉广药的营销远赶不上鸿道,这个东西,谁先推出去,谁得先机。王老吉这东西拿来和茅台比?茅台没有替代性,而凉茶怎么感觉加多宝的更好喝。

 

neng

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多少人依靠“寄希望”投资了呢?
如果发现自己“寄希望”了,那就要小心了。
企业是怎么样往往还是那个样,我们的“寄希望”改变不了的。
既然改不了,就避开它,静静等待,旁观之!
某一天,确定了,再投也不迟。

 

w198831

王老吉一定会成为第一品牌,中国名片。

 

卜天

对王老吉的销售额要保持一个不悲不喜的态度,顺其自然吧

 

春来江水绿如蓝

广药的销售团队和加多宝的不是一个档次的

 

 

弗洛伊德眼神

大部分人对于古越龙山的期望,实质上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消费习惯、品牌(注意,not知名度)的形成,都是最难改变的东西。
不太喜欢那种需要改变消费习惯,需要创造需求的企业,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要考虑你的时间成本。
个人以为,古越龙山库存酒巨额价值,不过是市场炒作的一个由头,最终不过是幻化成一个故事,催眠自己,勇敢一点,加入炒作大军吧,毕竟,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信,自己不是最后接棒那一个。

 

沙丁鱼

大家在用白酒的长比黄酒的短。黄酒需要慢慢的喝,细细的品,这明显与商务应酬的氛围不符。黄酒对健康有益。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意的成分。同等价位的白酒,除了食用酒精就是添加剂。跟健康一点也不沾边。黄酒的发展,打的是健康与文化牌。古龙的业绩可能不会像舍得酒鬼一样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长期稳定增长是可期的。

 

股市太极

对于这种说法我还是不赞同的,记得小时候人们刚开始喝啤酒的时候,更多的人不习惯那个味,有的说是马尿味。可是到现在,有几个人不能喝这种马尿呢?还有王老吉,有很多人不喜欢那个味,但是广告好,卖的就是火,没办法。关键还是营销理念与策略问题。

 

砖头

黄酒比啤酒,太不恰当了,黄酒在中国几千年了, 是一直在衰退,喝的人越来越少,当年啤酒是新新酒种,后来被慢慢接受。
至于王老吉,我这里可是人人爱喝的,不知道你是哪个地方的人,怎么会接受不了这个味道呢,已经记不得我们这里的人喝王老吉多少年了,至少7年,可能10多年了。

古龙不能量价齐升,就算能,也是短期的。

想起小时候,我干爹是个酒鬼,去到小店,1近黄酒,几颗花生米.
现在已经看不到谁这么干了.
我喜欢黄酒,我都不喝...也就冬天的时候,一时兴起,搞点来喝,喝了暖身子.
我推荐给外省的朋友,他们都说,这味道和醋一样.
我喜欢喝,浙江人都会喝,但是现在也不怎么喝了,自从有了啤酒,喝黄酒的人就少了很多.
浙江以外的人, 很难找出一个喝黄酒的,怎么推荐,他们都不会爱上黄酒,当年啤酒虽说是马尿,起码最后大家都爱喝,黄酒几千年了,推广不出去,已经是定局.
黄酒推广到浙江以外的地方,犹如白酒推广到国外,都是天大的难题.
爱喝黄酒,应该是老祖宗遗传的基因,我们做菜都放黄酒........

新浪网友

我觉得黄酒,越剧,京剧 都是慢慢消逝的文化,要保护他们,拿钱去投资这些,要么你钱多,要么人傻,道理很简单,一千年都无法风行全国,再过一百年也不能。

 

我第一次喝王老吉就觉得味道不错。黄酒第一次喝就觉得不好喝,当料酒了。口味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啤酒第一次喝也觉得不好喝,但喝几次就习惯了。不过啤酒便宜,夏天也解渴,黄酒呢?
 
坛中那么多人讲了很多理由,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用嘴投票。黄酒是否真的只是酒中活化石,还是未来会绽放光芒?鄙人觉得从日韩香港的消费习惯来看,黄酒比葡萄酒什么的更加有潜力。为什么?因为中国和日本人都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这是习惯!西方人葡萄酒喝的多的,都是葡萄产量高的,啤酒那么受欢迎,因为人家吃面包的!吃大米的就是爱喝黄酒,只不过国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已!
但是,现在的黄酒企业,那个落后,鄙人觉得应该拆了重建!黄酒要真正赢得国人尊重,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不仅仅是品牌营销,渠道那么简单。根本的,黄酒的酿造流程,应该标准化,卫生化,科学化,总的来说,就是要现代化。不能死抱着老祖宗那点不放,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口味要提升,要有差别,饮用方式要开发,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对酒,对消费者真正的用心才能做到的。需要多年,至少十年才能有见效的。
冬酒是国内同类黄酒中的上品,色泽金黄,气味清香,口感甘醇绵厚,爽心活舌。具有清凉爽口,消暑散热的作用。适量饮用,舒筋活络,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冬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的发酵酒,酒精度低,营养丰富。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黄酒还是有市场空间的,但是消费市场空间不大,需要不断培育市场空间,但有一个优点黄酒的品牌不多相对来说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但是季节性很强,只有冬天才是消费旺季,其于季节动销很少,夏天几乎就不动。
 
古龙要打开销量估计很难,只能在精品酒上提价,才能提高业绩。江浙一带黄酒销量比白酒多,主要是这一带的人酒量有限,如果古龙的精品酒价格能提很高,那么商务宴请的销量也会上升,有些高档的商务宴请,黄酒的价格太便宜拿不出手呀。
 
口味的改变,需要很久时间。北方人爱喝黄酒的确实很少,本人除外。黄酒的前途,需要培养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00后,这些人长大会喝黄酒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