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一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评价。了解《水浒传》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教学原则: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得。
三
(一)课下准备阶段:略
(二)课堂展示:
展示方式:小组竞赛的方式,听课老师任评委。
第一环节:讲故事,每组一名同学,共五位同学讲故事。
第二环节:评人物,每组一名同学,共五位同学评论人物。
第三环节:赞英雄,每组一名同学,共五位同学朗诵本组同学创作的赞颂英雄人物的诗。
第四环节:考细节,每组一名同学,共五位同学参加小测试。
第五环节:说关注,每组一名同学,共五位同学汇报关注的内容.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作业) 写感悟
四 小结
(课后根据老师的评判,评出优秀小组)
一:选择做名著阅读公开课的想法:
首先,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名著阅读教学是一个空白,想挑战自己,提高自己。
第二,通过这次授课的准备及展示过程让学生确实有一些收获。
二:教学操作过程:
“讲故事”这一环节,在操作过程中,我首先把《水浒传》的回目印出来发给同学们,一组(1—24回)二组(25—48回)以此类推,直到五组。让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从本组的回目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回目认真阅读,把这一回目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压缩成一篇600字的短文,三天之内完成。这样安排一方面避免学生写故事重复,一方面也让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写好之后,老师检查是否有错误,详略是否得当,之后让学生自己准备,老师做必要指导。
“评人物”这一环节,在操作过程中,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参加这一环节的活动,同学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先写出人物的简要经历,再对他进行简要评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作适当指导。
这两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准备过程和展示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关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能获得更多的关于《水浒传》的知识,因此我要求学生搜集主题,写作特色等知识介绍给同学们。
3“赞英雄”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且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强学生对人物的认识。
4“考细节”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主题手抄报是为了让同学把本组的掌握的《水浒》知识落实到文字上,供更多的同学学习。
三:德育渗透:
1让学生喜欢上这部名著。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展示,加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合作意识。
3充分发挥小组同学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