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地处关中的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位于固原城西北50余公里,是六盘山的余脉,是和甘肃敦煌、山西云岗,甘肃麦积山、倥侗山石窟齐名的中国八大石窟之一,也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须弥山洞窟始建于北魏,历经五代十国,隋.唐前后持续500年的连续建造,才形成如此大的规模。整个石窟区按地区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等八个区域,162个窟洞,共有大小佛像980多座,其中保存完整的有500余尊。须弥山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相国寺石窟群,这里有55个佛龛,保存完整,雕刻工艺精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须弥山地处祖国西北,山形山色呈现出和我国南方的山迥然不同的景象。初春季节,这里的山虽然也很陡峭、险峻,但除了斑斑点点的松树遮掩外,大部分地方的红土都裸露在外,好象在提醒人们,这里是地处干旱少雨的贫困地区.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旅游淡季,诺大的石窟区,只有我们一行六人,但这丝毫也没有降低我们游览须弥山的兴致,年轻人就是有活力,有激情,和他们在一起仿佛我们也变的年轻了许多,我们一口气爬了几个山峰,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峰峦叠嶂,苍松挺拔的群山,郁闷的心情也变的豁然开朗,舒畅了许多,难怪有许多人要离开人群,离开人事间纷争,到大自然中修心养性,过清心寡欲的生活.我们在圆光寺见到了一个老尼姑,今年已经70 多岁了,看着最多有五十多岁,是十几岁从四川成都出家的,她和我们做了简单的交谈,我们都感到受益非浅。我们在奇形怪壮的山顶上,在情侣峰,夫妻树旁照了许多相.玩得很开心很尽兴.
到这里游览让人产生两点联想。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在改造物质世界时也在创造着灿烂的精神文化。旅游就是和时空对话,游览须弥山也使我们对南北朝五代十国那段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古今中外,政治对经济、文化、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南北朝时代,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政权更迭频繁,人们在寻找精神寄托,统治者也在寻找统治人们精神思想的方法,这时恰逢佛教传入我国,于是传教、信教、建佛像盛行,大到王公贵族,小到平民百姓,都以兴建佛龛佛像为荣,我国的著名石窟都是这时期留下来的。须弥山石窟就是这时古代固原人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