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转载)
对于以往的针黹活计,在细节上,在那些外表看不到的地方,费了旧时女子大量心血和心思的地方,总是让我好奇,想知道都有什么奥妙在其中。这样想来,只是网络资料的几张表面图片就不能解开我的疑惑了。于是,就只好按照自己的财力所及,去购买些合适的老荷包来一探究竟。
合适,并非单指价格、品相而言(我还没做专门收藏老荷包的能力),还要顾及针法、绦子、活计样式,要综合考虑,以免购买到重复技法或者样式的,综合下来,可选余地就变得很小,碰运气的成分就更大了。
下面的荷包就是今年入的,一次性打包,总体来说,要划算很多,而且从技法上来说,也丰富些。虽然有品相不好的问题,但是我不是倒卖为目的,所以有破损的地方反而能够帮助我了解活计内部的层次,探索里面暗藏的玄机。
黑缎铺绒绣葫芦三圆纹蓝暗花绸褡裢
褡裢的两端面子上,四周以蓝白两色丝线编织成绦子,再固定成装饰。


铺绒针法细节,以往的资料只提到以白色生丝做经线,彩色绒线做纬线,挑压出花纹,但是这次从实物来看,底下是有衬纸的,也就是说,纹样应该是先用纸裁剪好,再粘贴在缎子上,然后再行刺绣。而缎料背面也还有袼褙。这样能保证刺绣的时候料子硬挺,绒线挑压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勾起缎子丝而增加了麻烦。

绣佛手寿桃菊花、“水不在深”纹蓝、粉缎鸡心荷包
这次的几个荷包,所有绦绳结子都被人拆走了(好遗憾,不过要是全品,估计价格就高去了)。这个鸡心荷包,中等程度破损,但是里面的袼褙保存得很好,手感硬挺,口子不容易拉开,里面塞了棉花和香粉,可见古代这类抽绳荷包,从某一方面来说,装饰性更突出,也难怪有文称呼这些鸡心、腰圆的抽绳荷包叫香荷包了。

还有一点比较惋惜的是,蓝色那面上被贴了火漆,无法去除(当时盖火漆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在丝织物上这么弄,真的好残暴诶。。)。粉色的这一面基本褪色成了白色,只在囊口褶子内侧保留了一部分,可能是用时了红花作为染料。(红花染的粉色不耐日光,时间长了很容易褪色)

堆绫牡丹纹黑缎盒
这个盒子尺寸不大,内部空间也很小,不知道用来装什么的。胎子是用纸制作的,手感非常硬实,盖和身结合的也非常完美,不松不紧,刚刚好,真是太神奇了。

堆绫破损的地方能直接看到里面的纸袼褙,这点也是很难得的资料(就省去我去搞破坏了)

堆绫花卉纹大红缎葫芦形荷包
这个品相保存得不错,颜色也非常鲜艳,是我喜欢的那种。。

固定堆绫的芝麻粒针脚,非常细小,一毫米内大概有两针。真是五体投地,我是做不到了。这要求针要细,但同时还要够硬,要不没法戳这么多层布料和袼褙,现在的针,很难有这样的品质了。

绣蝙蝠捧团寿纹白、粉缎抽绳葫芦荷包
以合捻线刺绣蝙蝠和团寿纹,品相比较残破,而且被人为割开了荷包褶子处(猜测可能是为了完整取走抽口用的绦子),露出了里面的袼褙、里子料。


绣花蝶纹白缎眼镜套
眼镜套做长椭圆形,上面以蓝、白、金色丝线编织成绦子装饰轮廓,其内用金线以拉锁子针法刺绣如意头、蝙蝠形成内部开光区。内以平绣、打籽绣刺绣花蝶纹。


欢迎大家鉴赏、指正。以后估计再买个戳纱绣的以及扇套,暂时就差不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