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2009-06-18 18:38:25)
标签:

德国音乐

德中大道

浪漫夏夜

原创摄影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流行音乐系列活动是“德中大道”的一大亮点。在这个为期9天的室外非商业性音乐活动中,德中两国的30余支顶级乐队演出重金属与流行乐、电子音乐和民族音乐。超过200名音乐人登台献艺,为观众上演一场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音乐盛筵,为沈阳观众带来绝佳的艺术享受。本次盛会也是德国首次在中国集中展示其目前最新的流行音乐。这期间的表演每天18时到22时30分,将有来自德国本土的重金属乐队,流行乐队,嬉皮士乐队和手风琴乐队等20余个德国音乐团体的演出。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德中大道”的初衷是要展现德国现代化的一面,其中也包括了娱乐产业,特别是德国流行音乐以及德国的舞台技术。此次音乐节丰富多样的节目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国际领先的大型活动技术服务供应商德国普光公司(Procon)在沈阳中山公园的“德中大道”上,搭建一个配备灯光和大屏幕的高科技舞台,这个舞台能让上万名观众如痴如狂。德国乐队歌词的中文字幕将被直接投射到大屏幕上。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艺术总监霍吾道在选择乐队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其现场表演能力:“重要的是,乐队必须有现场表演能力,并且有承受能力。因为在中国现场演出还不是很普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从容应对现场情况的乐队。我们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们再也找不到比我们流行音乐节的舞台更好的进入中国的方式。我们要展现的是在这个时间、这个空间、面对这些观众所产生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感染了观众……我们令观众随之起舞、尽情释放自己的感情。”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苏达克拉乐队是目前德国金属音乐界天皇巨星级别的著名乐队。乐队的歌曲既包含了最经典的死亡金属乐风格,也富有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民间乐声以及浮夸的重金属元素。在德中大道6月14日晚上,我亲历了火爆的演出场面,在震撼人心的激昂乐曲声中,因引起观众过度的狂热呐喊拥挤,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隔离栅栏甚至被挤坏,而使演出被迫中断了一段时间。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歌手们用吉他、贝司、打击乐和歌声将各种音乐元素巧妙地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带有质感、悠扬和谐的独特乐风,深深地打动了歌迷们,赢得广大歌迷的钟爱。台上台下互动着,歌手伴着激越的歌声摇臂舞动,歌迷们齐舞手势喝彩声声。音乐打破了国界。身临其境、如痴如醉,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流行音乐节一方面为德国乐队提供了一个在中国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与中国乐队和音乐人展开合作的机会。“二手玫瑰”获得了“中国最妖娆的民族摇滚乐队”的称号,将西方摇滚乐和中国传统民乐及民间艺术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用东北二人转声调说唱,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使他们很轻易地就能吸引很多拥趸。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二手玫瑰”突破了千篇一律的摇滚格调,以他们独特的平民化、大众化、人性化风格,为中国摇滚与中国民间艺术的融合树立了一种全新概念。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在演出现场,我感受体会到了“露天音乐节”带来的近距离、动感、愉悦、轻松等感觉,刺激了多处感官神经,情不自禁地随着乐迷与乐队在露天的舞台上同唱同乐,深深地沉醉在跳动着串串音符的欢乐殿堂中。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这样一个露天音乐节在中国还是全新的。沈阳市也为本次音乐活动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是中德两国音乐人的一次盛会,也是音乐爱好者的一次盛会。在全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的感召下,德中两国人民友好互动,加强互相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共同促进两国的友谊代代永存!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德中同行走进沈阳,系列音乐活动闪亮登场,历时3年的德中友好系列活动“德中同行”,在第四站与沈阳市民亲密接触。在众多异彩斑斓的活动中,流行音乐系列活动是德中大道上的一大亮点。
  活动在中山公园露天广场举办,历时9天,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音乐活动之一。观众不需要门票,现场也没有座位,但来到这里以后,您时刻能够感受到热烈的气氛。

 

    德中同行(三)------夏夜的音乐亮点

    第一次去看演出,因演出场地有限,还未到演出时间就已戒严,我被隔离在栏外,回头一看:呵我外围还有一圈警戒栏。好不容易蹭到一个角落,只能把相机举过头顶才能很费力地拍摄。我索性用鞋尖踏着玻璃幕墙约10公分的窄小边缘,另一只鞋踏在随身携带的三脚架上,才有了这个拍摄高度!可是被身后的保安几次喊了下来,他担心把玻璃弄碎了。无奈,我只好原地不动、上上下的来回折腾着拍摄。

    第二次,提前赶到,终于挤到舞台的最前方。可拍摄视野总是被近在咫尺的保安遮挡,只好远离,可有没有了拍摄高度,呵,在观众人群里穿梭着寻觅着拍摄的最佳视点。

 

在德中大道与女主持人郝莲露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