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男演员中,成就卓著的英国演员、导演、制片人劳伦斯·奥立佛(1907-1989)是我眼中最光彩夺目的那一个!
奥立佛15岁登上舞台,演出<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从此与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戏剧结下不解之缘。他一生饰演过121个舞台角色、59个电影角色、24个电视角色、42个电台节目角色,诠释过几乎所有莎剧中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当代对莎士比亚作品贡献最大的人”。
奥立佛的绝世才华令他成功地在各种艺术领域里超群绝伦,不管是舞台演员、电影明星,还是编剧、导演,他都堪称世界一流。他是英语世界最完美的古典戏剧表演大师,被很多人看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演员。令人推崇的是,奥立佛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演员,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喜剧演员。在表演的多样化方面,没有其他演员能够与之相提并论。他是匠人,是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1947年,奥立佛以根据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自编、自制、自导、自演的电影<亨利五世>(Henry
V)获得奥斯卡特别奖;1949年,他以自制、自导、自演的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的电影<哈姆雷特>(Hamlet)(即<王于复仇记>)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1939年至1978年,他另外获得11次奥斯卡提名,其中包括:8次最佳男演员、1次最佳影片、1次最佳导演、1次最佳男配角;1979年,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1944年至1987年,他9次获得美国艾美奖提名,赢得其中的5次;他在美国金球奖以及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大奖上数次被提名或得奖。
1947年,四十岁的奥立佛被英国国王封为爵士(尊称“Sir Laurence”),是接受这项荣誉最年轻的演员;1970年,又获封男爵(尊称“Lord Olivier”),是第一个成为终身贵族、进入英国国会上院的演员,但他更愿人们叫他“Larry”,不喜欢在名字前面冠以贵族头衔;成立于1976年的英国伦敦“西区剧院奖”,1984年更名为“劳伦斯·奥立佛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
奥立佛去世后,骨灰在1991年葬于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的诗人角(Poets'
Corner),这里被英国人视为“荣誉的宝塔尖”。他是第三个葬于此地的男演员,其他两位是18世纪的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和19世纪的亨利·欧文爵士(Sir Henry Irving)。
看过他的电影<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理查三世>(Richard
III)、<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英伦战火>(Fire Over
England)、<汉密尔顿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蝴蝶梦>(Rebecca)、<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斯巴达克思>(Spartacus)、<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不列颠之战>(Battle of
Britain)、<沙漠龙虎会>(Khartoum)、<情定日落桥>(A Little
Romance)、<侦探>(Sleuth)、<吸血鬼>(Dracula)、<三姐妹>(Three
Sisters)、<霹雳钻>(Marathon
Man)。
奥立佛的表演感情充沛、张力十足、大气磅礴、细腻传神、可悲可喜,他的银幕形象英俊潇洒、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他能够从容和谐地同时将阳刚之美和优雅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无懈可击!
奥立佛体态健美,嗓音动听,面庞极具雕塑感,两道浓眉和深邃的双眸中蕴含的忧郁气质令人心动,举手投足间气势非凡,散发着迷人的贵族气息。
奥立佛是费雯·丽终生的爱人,这对美丽而著名的英伦伉俪、两个最好的演员那充满梦幻和哀婉的传奇爱情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