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则学习体会:果岭闲话

(2010-11-19 08:35:19)
标签:

休闲

分类: 规则探讨

“果岭”的英文表述是“Putting green”,其定义是:“为击球进洞(Putting)而特别置备的(Specially prepared)区域”。

果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场球下来,估计得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是在和果岭较劲——如何用最少的杆数攻上果岭、在果岭上如何才能少推一杆、看着小白球最后进洞时的那种特别乐趣等.

如果一个球场的果岭不怎么样,这场球的味道就会大不相同。

 

近日和球友讨论到一个问题:到底球怎样才算“位于果岭上”?

 

按规则的定义,只要球的任何一部分触及到了果岭,便视为球已经位于果岭上。

最常遇到的情况是小白球刚好停在果岭环和果岭的交界处——这时候球是不是位于果岭上便应根据上述定义来判断。

曾经处理过一个案例:球友的球落在果岭环和果岭的界线附近,由于果岭环的草比较长,球被草托了起来,其中有一小部分悬空在果岭上方,球友认为球已经“进”了果岭,要求摆线瞄准;俺没同意,因为按照定义,球必须“触及(Touch)”果岭才能视为在果岭上。

 

球是不是已经位于果岭上,其处置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譬如:

(1)如果球已经上了果岭,便可以做Mark后把球拿起来并擦拭、摆线、瞄准;在球道上就不能随便把球拿起来,除非是按某条规则接受补救,或自己的球妨碍了其他人的击球(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做Mark把球拿起来,但不允许擦拭球)。

(2)如果球已经上了果岭,在受到果岭上临时积水的妨碍时,可以接受免罚杆补救(在最近补救点置球);如果球还在果岭环上,就不能因为果岭上的临时积水而要求免罚杆补救。

(3)如果球已经上了果岭,就不允许采取跨立推击线的方式击球(即打门球的姿势),否则罚2杆;如果球不是在果岭上,只要是杆头正确地击球,用什么姿势都没有关系。

(4)如果球已经上了果岭,击球撞旗杆得罚2杆,在果岭外击球撞旗(无人照管时)就没事。

等等。

 

还讨论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果岭上是不是一定得用推杆、否则便违规?

如果纯粹是从“规则”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哪一条规则规定在果岭上必须用推杆,正如没有哪一条规则规定在发球台必须用一号木一样——如果你愿意,用推杆开球也不违规;记得左手怪就曾经在果岭上用挖起杆切球(估计是因为这哥们的高抛球绝技太雷人,觉得自己在大果岭上的远距离击球比用推杆更靠谱)。

所以,如果你真的在果岭上偶尔用了挖起杆,一般是不会违规的——之所以说“一般”,是还要看“村长”的态度:一些球会从保护果岭的角度出发,会在“当地规则”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在果岭上做切击。

 

当然,果岭上的“礼仪”问题也比其他地方更加讲究。有时候,哪怕是一声不经意、不合时宜的咳嗽,也有可能使球友的小鸟推或保帕推化为泡影;有的球友总是不太注意,动不动便站在其他人的推击线方向,或者身子挨得很近,往往把当事人弄得特尴尬:说吧似乎有“太计较”之嫌,不说吧实在是“压迫”得难受。

俺曾经和球友交换过一个观点:一旦上了果岭,互相之间最好就当是进了人家的客厅,一举一动都提醒自己一下是否合适、是否有“失礼”;要主动顾忌一下“主人”的感受——你推杆时你自己就是“主人”,人家推杆时人家就是“主人”,和谐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