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_尘_子_hdp
风_尘_子_hd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8,144
  • 关注人气:1,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故知新:又嗮一篇

(2010-10-12 12:25:56)
分类: 风尘白话

 

做企业与打高尔夫:再说“问题观”

 

一、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做企业和打高尔夫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如果非要说“没有问题”,那是因为还没有发现问题、或不能够发现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正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做企业都有点类似于打高尔夫,基本上都是边干边学、自学成才。正如一般业余爱好者打高尔夫都很少先接受正规、系统性的基础训练再摸杆下场一样,一般人也并不是先正儿八经学习了企业管理课程再去做企业的;球打到一定的水平、企业做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来了:

譬如打球。搞来搞去成绩总是不见什么长进,实在也用功了,脑子也动得不少了,可就是难以再有明显提高;也知道自己的挥杆肯定是“有问题”——因为一攻果岭就没个谱,一开球就担心OB,但问题到底在哪呢?说不清。

譬如做企业。运转好像也还算正常,一天天都这么过着;总体上似乎也不赖,至少还不至于寅吃卯粮、举步维艰;静下来一想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做起事来也总别别扭扭,到底有什么问题?说不清。

打球也好、做企业也好,到了这种时候一般都是“旁观者清”,得找专业一点的“外援”来助上一臂之力。好比我们平时忽然肚子疼,一会儿怀疑是不是吃坏了,一会儿分析是不是着凉了——其实最管用的还是去看看医生。

打球也好、做企业也好,“最大的问题”潜藏着一个“最大的危害”:正因为“问题”不管你有没有发现、能不能发现,都是客观存在的,都会时不时发作的;而“问题”一旦集中发作,其破坏力也可能是惊人的——譬如,下场忽然坐上“三轮车”、做企业突然间朝不保夕。

 

二、解决不了问题是能力问题

发现了问题也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明明知道挥杆时身子不能上下起伏,否则很容易打薄或打厚,为什么还是屡戒屡犯?这里面至少有一个“自我控制能力”的问题;如果身体协调能力不行,又怎么能很好的做到转肩、重心自然转移?

很多企业人潜意识里可能已经认可要搞点“科学管理”了、“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但大部分都还是在凭“经验”管理企业、靠“感觉”识人用人。

“能力”的涵义很广,有的能力是可以自行学习和训练提高的,有的能力是需要借助外力的。

譬如打球,对于一般正常球位的挥杆击球,我们业余爱好者可以靠自己慢慢摸索出如何把球击得更好;而对于那些疑难球位的处理,像长草、打痕、坡道等,最好还是通过“高手”的指点来得快、来得有效。

譬如做企业,像那些一般性套路的人、财、物管理方法,都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大抵也会把企业管理个八九不离十;但如果需要涉及到一些更专门的管理工具运用,像什么“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战略SWOT分析、产品四分图等,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就非常受限,得借助于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的指导。

前几天和一位企业朋友谈到他们公司的干部素质问题,这位老兄对我感慨,说虽然公司在干部培训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却始终收效甚微;我细究之下发现,原来他采取的方式主要还是“官教兵”,即大部分所谓的“培训”都只不过是由他老兄自己出马、开会训话,今天讲“执行力”、明天谈“企业文化”,或者是不断提出一些眼花缭乱的这要求、那规定。听说最近正准备亲自设计和主持公司的薪酬管理“变革”,我忍不住调侃了一句:你老兄也不是全才,可不能以己昏昏、示人昭昭啊!

 

三、重复出现问题是意识问题

像我们挥杆时要求的“决不抬头”、“永不发力”等,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专门技术,做起来并不难,关键的是“意识”能不能到位。

做企业时经常反复遇到的一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正要想克服可能同样也不太难,问题往往还是在于缺乏足够的“意识”。

一位企业朋友曾向我抱怨,下属对他的“依赖性”太强,大大小小事情都不能拿出自己的主见,动不动就是“请示”、“汇报”,“老板说怎么办吧”——他实在是“烦得要命”;细聊之后我说:看来不是你的下属没有主见,而是你自己压根就没有“意识”让他们有主见,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始终就认为自己比下属高明得多,“他们能有什么好主意”?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去做得了,所以才累、才烦。

我建议他试试:再遇上下属“请示汇报”,就要求下属先拿出自己的明确意见,而且至少必须是几种解决方案,还要说明方案的依据和理由、可能的效果等,否则免提,回去想好了再来“请示”;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兄特意邀我去打了一场球,主题就是兴冲冲地给我描述,他的下属们现在如何如何“进步”了,并大发感慨:原来他的这些下属中“人才还真不少呢”!

 

四、刻意掩盖问题是品质问题

有问题拒不认账、或强词夺理、或指鹿为马、或顾左右而言他等,大体都可以上升到“品质问题”的高度。

譬如打球,明明自己心里知道小白球是飞到水障碍外面的林子里去了,明显还到不了“下水”的范围,但就是不愿意按“遗失球”处理,一口咬定“就是下水”;明知道应该在“两杆范围内”抛球,却偏要拿到更靠近果岭的地方抛,好让下一杆能直接攻果岭,等等。

所以才有“球品如人品”、“观其球而知其人”一说。

譬如做企业,不少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很难“勇于认错”,工作中只要出现问题,总愿意在第一时间就找出一大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总之是希望不要最终把“问题”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好。

我平时比较喜欢和企业朋友交流的一个观点是:员工的工作失误或错误肯定都是在所难免的,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大惊小怪,重在有效指导、及时纠偏;但对于那些凡涉及到“坏风气”的问题,则一定是决不姑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杀无赦”——刻意掩盖问题者即属此列。

 

总结以上“问题观”,可以大致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第一,避免出现最大问题。

第二,尽量解决能力问题。

第三,不断强化意识问题。

第四,决不容忍品质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