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盛伯骥
盛伯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964
  • 关注人气: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电视不要一根筋

(2019-01-01 16:56:13)
标签:

娱乐

文化

杂谈

时尚

    我之所以写此小文,缘于近期社会各界对电视节目的一些批评而引起的议论。作为体验者之一,且抛开责任意识、艺术态度等“高、大、上”的文话及官话,讲点个人感悟,不妥言语可当随风飘过。

    近两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媒体,注进了一股文化热。在过度娱乐综艺化的节目环境下,这种好似高质、高雅、高端的节目形态,让受众有一种新鲜、新颖、新奇的感觉,如《中华诗词大会》、《中国好诗词》、《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这些节目的推出,不但有较好的收视,更有较好的口碑、政府的表彰、专家的热议、媒体的肯定,都显示了以文化类为资源的电视节目带来的创新前景。

    然而,好景也不长,在接踵而来的不少“跟风”节目的伴随下,文化诗词类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逐渐淡出。仅从受众环境来看,在2018年,各台文化诗词类节目出现明显降温,市场竞争力减弱。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虽然拓展题库、升级赛制,但市场表现却没有因此升级。数据显示,该节目第三季在CCTV10播出后,在CSM全国网平均收视率为0.18%、平均份额1.06%,较上季份额(1.45%)下滑26.9%;此外,北京卫视播出的文化体验节目《非凡匠心》第二季,在CSM52城市网的平均收视率为0.45%、平均份额2.25%,较首季(2.52%)下降10.7%;江苏卫视播出的读书节目《阅读阅美》,其首季节目在CSM52城市网的平均份额为2.56%,而2018年播出的第二季节目的平均份额仅为1.65%,降幅接近一半。此外,该类节目的媒体关注度降低也既成事实。在各大网站热播、热搜榜单中,作为文化类节目,在前十席位中难觅踪影。

    然而,面对这种传播效果,至今仍有媒体人坚持不懈,执意追随前人步伐,誓把这个资源开掘到底。在此,且不论这是不是为了何种目的而作秀,就以这种遇风就跟到底的气概,这恐怕还是与一些我国电视媒体制作人的“一根筋”习性有很大关系。

    还是以文化类节目为例,从资源的开发来讲,其含义应该非常宽广,不应简单理解仅只有诗词,或文字、文学等类别,文、史、哲、地理等方面资源,也应罗列其中。就以哲学为例,这是一个围绕人类生活中每个细节的学科。它的特征是能深更能浅,能枯燥也能有趣,如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深入浅出的典范,如果开发这种这类资源,会不会也给我们节目创新带来惊喜呢?至于历史、地理等资源,如果可以与当今旅游热潮有趣接轨,其效果可想而知了。最近,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蔵》又为文化类节目开启了一个重要资源。

    就此,我只想要说明的是,凡事不要“一根筋” 到底,“霸蛮”精神要三思,对于电视节目的创新更为如此。就拿近期各界热批的“过度娱乐化”来说,我觉这也是一些媒体人“一根筋”作为引来的后果。所谓“过度娱乐化”,即是指作为综合化定位的上星卫视或地面综合频道,在综艺娱乐、选秀以及真人秀等节目比重过量,在利用明星资源上体量过重,在节目低俗及低趣的把持上失控等现象。而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除市场利益外,从节目创新的角度来审视,主要是有些团队或媒体,其离开了娱乐选秀就感到前途渺茫,离开了韩国模式就感到无所事事,离开了明星资源就感到六神无主。因此,在这种“一根筋”思维惯性的养育下,其“娱乐至死”也情有可原了。

    其实,“过度娱乐化”的缘由,主要是由于一些媒体过份不自信、不守责、不思进而导致的。作为一个有专业感的电视人,只要去潜心研究本频道受众特质,用心体会政府的需求,全心感受社会的气场,大千世界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内容资源让我们去开发。

    本文到此,只想为同行们建言一句:所谓媒体创新,不仅仅在于推出一个个貌似新的节目,也不要依赖在成功的资源上再去成功。在日前热情而又有点浮躁的受众市场中,多种节目资源的开发,多种节目形态的试验,多种目标受众的拓展,是体现一个新时期媒体人智慧和素质重要标杆。

    今天的中国媒体环境,已逐步进入有质、有序、有量的境界,过去那种靠胆气、靠勇气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既不能期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种美好愿景,更不要误入“前人栽树,后人遭殃”的悲凉陷井。所以,无论是上星频道,还是地面综合频道,一定要把自身视为融合时代的新类媒体。在节目的创新上,要优化团队综合化的品质;在媒体建设上,要强调决策胆识化的意义。特别对于一些成功电视媒体来说,过去的成绩,已成为过去;过去的经验,已成为教科。因此,不要将前辈的道路,一根筋走到底,要有自己的辉煌,要有自己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