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要绿色的,衣服得纯棉的,电器要节能环保的,外出旅游要体验的纯正的户外生活。生活在车水马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向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可是,当一部电影以原生态的视角出现的时候,你是觉得它真实与平淡,还是觉得单调与乏味呢?
《天水围的日与夜》就是这样一部平淡得几乎乏味的电影,然而它却成为第28届香港金像奖的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4个含金量颇高的大奖。抛开获奖的既定事实不说,《天水围的日与夜》的确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关怀的作品。即便不了解香港天水围的前世今生,即便听不懂瓮声瓮气的粤语,你依旧可以在平静的镜头语言下去感受都市普通市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或许,香港印象带给你更多的是流光溢彩与楼宇林立,香港影像让你记住的是警匪枪战与江湖情仇,所以看到平淡如水的香港市井生活时,你开始觉得疏远与乏味了。
当然,《天水围的日与夜》不是一部视听享受的港片,也不是商业的大制作,它更像是一部天水围社区的纪录片。影片以黑白胶片的早晨开始,又以黑白胶片的夜晚结束,仿佛片名“日与夜”,平静的记录着天水围居民的生活场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类似纪录片的形式,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完整的剧情,对于习惯剧情片的观众来说的确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它不同于反叙事的纪录片风格的影片,虽然也有空镜头和长镜头的展现,也不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后现代表现方式。导演尽可能的用平静的镜头语言来记录天水围普通市民的故事,应该说本片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矛盾冲突也是埋伏在镜头之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超市上班的中年妇女阿贵。年纪轻轻便守寡的阿贵14岁出来做工,先后供两个弟弟念完大学,如今他们做成富贵人,她依旧是超市女工一名。儿子张家安是乖乖仔,会考完毕没找暑期工做的他多数时候会呆在家里睡觉或看电视,外出见朋友、参加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新搬来的阿婆孤身一人生活,因为阿贵和家安而渐渐感觉到生活的温暖。阿贵和弟弟们见面不多,却没有疏远。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替,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与方式,也让亲情变得平淡,但是天水围的阿贵却选择坚强而乐观的简单生活。
无论是买报纸、吃饭,还是修灯泡都是生活的琐碎展现,本片里导演放弃了所有的艺术手法,以最真实与平淡的视角来展示天水围的原生态生活。而正是这些看似琐碎无趣的片段,构成了天水围最真实的生活。透过镜头背后,我们可以品味出生活最真实的味道,没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天水围的日与夜,也是丧偶的中年妇女和儿子的平淡生活。这种平淡让我们放下喧嚣与浮躁,在每一个细节里去感受生活的真实与简单,在看似简单的生活片段里感悟亲情与友情,去体味人与人之间质朴的情感。
《天水围的日与夜》还原了市井的原生态生活,带领我们从琐碎的生活小事里,去找寻那些我们正在遗忘或忽视的温情与感动!特别是片尾的那一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就像一壶沁入心脾的暖酒,温暖了每一个寂寞与喧嚣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