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多吱
多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28
  • 关注人气:3,5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2010-09-21 00:05:18)
标签:

原创

摄影

皇家加勒比邮轮

日本

鹿儿岛

仙岩园

旅游

分类: 周游世界·邮轮旅行

(接上篇:长崎,边走边拍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经过一夜航行,海洋神话号邮轮第二天一早靠岸日本的鹿儿岛。

    鹿儿岛位于日本九州的最南部,在这个南北横跨600公里的温暖大地上,连绵的青山,四季的百花,和绵延的蓝色海岸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江户时代的建筑、蜿蜒起伏的砂石路、丰富的火山资源和遍布山野森林温泉旅店,更让鹿儿岛显得愈发古朴与宁静。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鹿儿岛邮轮码头,成排的旅游大巴早已在码头上恭候,远处是樱岛火山)

 

    鹿儿岛地区历史上是首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岛津藩主的领地。因此被称为萨摩,至今萨摩的地名仍被人们所接受。鹿儿岛北部的“矶”地区,保留了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仙岩园位于锦江湾边上,就是岛津家族世代藩主的别墅,也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点。

    仙岩园又称“矶庭院”,它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万治元年(1658年),当时萨摩藩的藩主,19代岛津光久选定了这个风水宝地,建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庭园式住宅。后来,历代藩主相继继承,历经过园内翻修,庭地扩张,到了28代岛津齐彬继位时,正是幕府末期到明治维新的时期,岛津齐彬以“矶”地区为中心推进以富国强兵、振兴产业为目的的集成馆事业,涉及造船、造炮、纺织、玻璃制造、印刷、电信、医疗、福利等众多产业领域。据资料介绍,当时集成馆雇用了很多工人,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都是日本最先进的,因此仙岩园一带又被称为“近代日本的发源地”。集成馆与仙岩园相邻,使此地成为岛津家族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场所。29代岛津忠义和30代岛津忠重也曾在此生活,更是仙岩园成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庭院。

    仙岩园的视野十分开阔,它背倚苍翠的矶山,前面是波光闪闪的锦江湾,水之一方则是高高耸立的火山樱岛。据说仙岩园名字起源于中国江西龙虎山的仙岩。公元7世纪日本开始学习中国的园林艺术,并把它发扬光大,更加强调大自然的烘托作用,尽量地把人工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仙岩园在建造风格和艺术上也借鉴了中国的园林建筑技巧,设计师大胆地运用了借景的手法,把樱岛火山成为她的依靠,而锦江湾仿佛是其池泉的一个延伸,令这座传统庭园豪气十足,人工和自然的调和让人叹为观止。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以樱岛火山和锦江湾为背景的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鹤岭神社,供奉着岛津家族历代户主及家人)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仙岩园的门神)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藩主的火炮,日本第一代大炮 )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正门,明治28年,29代岛津忠义建造,门上刻有岛津家的家纹——圆十字纹和桐叶花纹)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锡门,铺有锡制瓦片的朱漆大门,相传当时只有户主和世子才可由此门进出)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因主人担心被刺杀,园里的路都用砂石铺成,只要有人或动物进入就会发出响声预警)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鹤灯笼,因造型似仙鹤展翅而得名,岛津齐彬曾由宫殿到此铺设一条煤气管道,进行煤气实验)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矶宫殿)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庭园中的名字,如“望岳楼”,“千寻岩”、“江南竹林”等均来源于中国)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翻拍“曲水庭”,让人想起古代拿酒杯吟诗作对的诗人墨客

 

    仙岩园内也有很多的商店,主要是售卖食品纪念品的小店,鹿儿岛盛产红薯,也就是红地瓜。由红薯酿制的红薯烧酒非常有名。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未完待续,下一篇:樱岛火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