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塞俄比亚】世间最原生态的大饼

(2012-03-18 20:23:47)
标签:

马拉松

埃塞皇帝塞拉西

苔麸

瘤牛

英吉拉大饼

打个回头弯儿,接着聊埃塞的大饼英吉拉。

 

去埃塞前,在网上跟当地车行号下辆车。清晨,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下了飞机,跟车行老板交割完车资,直接出城上道儿。车行乡间,瞅见什么,都觉得新鲜。很快,发现了个动静,让人好奇。草甸子上,老见有牛被用鞭子抽着,原地打转儿。

 

请教司机温多撒,他一脚闸,把车停在路边,让我自个儿去看个究竟。原来,草甸子是“庄稼”地;绕圈儿的牛,是在地头踩场。

 

早年间,本秃务农时,也干过人工脱谷的活儿。场院上,把镰刀刈下来的庄稼棵子奔上一铺,晒个几天,便牵着牲口来回踩踏,屁股后头再拽个辗子;众农夫再人手一副连枷,抡着一通拍打,跟朱元璋打廷臣的屁板儿一般狠。场院上,暴土扬尘,鸡飞狗跳,急着赶着把一年辛苦得来的收成归仓。而在埃塞地界上,绝无此打场的欢腾场面,脱粒,即无场院,也无连枷,细工慢活儿,不慌不忙,全指望牛爷爷的四只开花儿蹄子。

 

旅行,最大的乐子,即老能见到新鲜事儿,逼你长学问。我当晚一查,方知这“庄稼”的大号叫eragrostis tef简称teff国人取其音,译为“苔麸”。这作物另有个俗称,动听悦耳,直译即为“爱之草(lovegrass)”,国内大学问将其译为“画眉草”。叫人联想到欧阳修《画眉鸟》的美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不亲眼所见,有点难以置信。虽有人把苔麸称之为世间最小的谷物,但看上去,它分明就是草籽,一副庄子所言“尘垢粃糠”的卑微气象。百多粒苔麸籽拢一块堆儿,才有一颗麦粒大小,论其亩产,仅为麦田的一成上下。

 

其实,这事儿不新鲜。万把年前,咱家先辈老祖儿也是草民,吃草籽过来的。“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先辈老祖儿汰劣留良,由百草,而九谷;由九谷,而五谷;才有“黍稷稻梁,农夫之庆”,才有北麦南米,才有湘人袁隆平亩产以吨计的杂交稻。

 

这事儿奇的是,这草籽,在别地儿,当牲口饲料。而在埃塞,不管穷富高下,人人都好这口儿,不离不弃,从上古一直吃到现世。说埃塞每年谷物产量的四分之一,即此苔麸。

 

正因为苔麸出身朴野,它富含自然物质,高蛋白、高纤维、高钙、高铁、高锌、高铜、高铝……无数的高,净是金字边的。见天招呼,准能吃成金刚超人,比吾华喝三鹿奶吃瘦肉精长大的一代,强出不知凡几。这不是瞎侃,是骡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别看埃塞爷们儿衣食不继,个个瘦得跟秫秸杆一样,耐力却韧如牛筋,跑马拉松,奔逸绝尘,世上数一数二,除了隔壁的肯尼亚,天下无人与之匹敌。当今马拉松的十大纪录,被埃、肯两国的神行太保们悉数瓜分。塞万提斯说:“肚子带动双腿。”这话,在埃塞并不应验。我多次看埃塞爷们在荒野中奔跑,快如投枪,双腿虽皮包骨头,但极富力道,褴褛的袍襟飘在身后,如东非大草原上的驼鸟一般健美。再看欧人、亚人、拉丁人,见天儿割牛宰羊,喝奶吃酪,虽养得膘肥体壮,可一上赛道儿,呼哧带喘,望埃塞跑爷之尘而莫及。我猜,埃塞人的神奇脚力,八成来自这苔麸。当年,辽宁田径教头马俊仁若知道东非高原有这路神物,就犯不着给“马家军”天天灌王八汤了。

 

到埃塞,纵使你再忌口,两样东西必须一试。一是前文谈及的咖啡,二就是“英吉拉(injera)”,它是埃塞人的命根儿,正宗的国食。你若遇到背井离乡的埃塞人,问他最思念什么,不管贫富贵贱,估计多半会苦着脸告诉你,是老婆和英吉拉。搞不好,这英吉拉,还排在老婆头了。

 

英吉拉,即由苔麸做成的大饼。尺寸若山东煎饼,因是发面,比鲁地煎饼为软为厚。制作十分简单,取苔麸粉,加水调浆,放于容器内,搁置两、三天,令其发醇至酸。烙饼时,需饼铛一具,这饼铛,富户为铁,贫户为陶。炊者以柴草烧热饼铛,再以葫芦壳盛面浆,倾于铛上,不需翻个儿,A面受热,B面因面之发酵而泛出气泡,须臾即成,出铛上桌。

 

无论饭馆制做,还是家中自烙,英吉拉模样一样,无非由于苔麸质量,有成色之分。而大不同之处,在于下饼之物。佐食英吉拉的专用酱料,曰“窝特(wot)”,辣而咸,饭馆档次的高低,家庭的贫富,决定窝特里肉碎、鸡蛋等荤腥内容的多少有无。高档点儿的店里,除窝特外,另可叫小炒肉、烤羊肋之类的配菜以佐饼下肚。而在知名馆子里吃英吉拉,场面颇为壮观,略有食前方丈的气象。只见梅香端上一只尺半之阔的巨大铁盘,有若古代武士的盾牌。我头一次见到这只铁盘,不禁想起鸿门宴上闯帐的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埃塞的铁盘上,满铺着英吉拉,饼上转圈儿码着窝特、炒羊、炖牛、烤肋、菜蔬等等。待梅香为你执水瓶净手完毕,你尽管拉开架式,以右手撕饼,蘸窝特,卷肉丝,劈开血口,勇猛吞食。那副豪气,不输屠狗师傅樊哙将军,活活气死尼罗鳄。

 

气势有了,味道如何?初试,谈不上喜欢。到了咱老家雀儿的年纪,嘴已变刁。对于我,英吉拉过酸过大,窝特过咸过辣。但行在埃塞,隔天便是一顿,几天功夫,便已适应。有天,在路边饭馆打尖,见急火火冲进三位东北同胞,驾轻就熟,不看菜牌,一落座,每人高声叫了份英吉拉,就着罐炖羊肉,一通狂塞。离座上前一问,是吾华中水集团在此地建电站的,来埃已有两个年头,如今打牙祭已是非英吉拉莫属,一旦嘴上淡出鸟来,便弃大灶上的家乡饭如敝屐,跑到镇上觅得英吉拉一慰馋吻。仨异口同声告我说,以后回东北,少了这口儿,日子还真缺点乐儿。

 

在埃塞,英吉拉的贵族吃法,是就着生牛肉下肚儿。

 

我这辈人大概都会记得,1971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塞末代皇帝海尔·赛拉稀访华。长安街上,政府聚众数以十万计,向这位传说中的所罗门王的后人(见前文《【埃塞俄比亚】令人神不守舍的女人》)欢呼复雀跃,警察摩托车以雁阵开道,皇帝本尊昂首立于敞篷红旗车上,君临天下般向万众挥手,恍恍然,醉乎乎,一时不知自己是凡胎还是神体。生活中,赛拉稀皇帝颇有生番气象,这位帝君有两大好儿,一是好养狮子,二是好待客生食带血牛肉。当着客人面,活劈开一头犍子瘤牛,屠夫趁着热气,血丝忽拉地割下西冷后腰,快刀斩成肉糜,交由梅香将这尚在喘息的肉糜端到客人面前,让惊骇百端的客人就着英吉拉喋血生咽。

 

我估摸,让我吞这带血肉糜英吉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吞下去,肠胃抵挡不住这等血荤的野蛮侵扰,紧接下来的动静,怕会令人十分狼狈仓皇,跟这生番皇帝的名字一样。

 

2012318


http://s6/middle/4bf51c0fgbb81857d5445&690

一帮憨娃在收割苔麸。见俺揑片子,齐声叫俺留下买路钱。 

http://s4/middle/4bf51c0fg7927c457e223&690

这爷儿仨在地头打场。收获季节,这种场面随处可见。 

http://s9/middle/4bf51c0fgbb8dace296c8&690

鞭着老犍子来回转圈儿。打场脱粒,就凭牛爷爷的四只开花儿蹄子。 

http://s2/middle/4bf51c0fgbb8da7d58541&690

这瘤牛据说肉质不错。这牛一边踩,一边吃。有些国家,这苔麸是饲料。

http://s3/middle/4bf51c0fgbb910ad164d2&690
当年,赛拉稀皇帝就好生吃这路大犍子。

http://s13/middle/4bf51c0fg79268c49a09c&690

这就是收获的苔麸,分明就是草籽儿。据说是世上产量最低的谷物,如果说它是粮食的话。

http://s9/middle/4bf51c0fgbb83a0043108&690

乡间的清晨,主妇在烙英吉拉大饼。将发醇好的苔麸粉浆装入葫芦里,淋于饼铛之上。

http://s6/middle/4bf51c0fgbb8e07fa9605&690
盖上盖子,略焖片刻。

http://s15/middle/4bf51c0fg792819b44b0e&690
烟熏火燎的。埃塞妇女的日子真不容易,到处可见她们吃苦受累。 

http://s1/middle/4bf51c0fgbb83951ce9a0&690

只烙一面,不用翻个儿,饼成出铛。
http://s7/middle/4bf51c0fgbb818dd2f256&690
英吉拉的雄姿。因是发醇饼,上有气泡无数。
http://s4/middle/4bf51c0fgbb838b1d4103&690

憨娃对俺的相机更有兴趣。眼睛真够个儿的,快赶上英吉拉了。吾华谁家女娃要趁这么大眼睛,估计就没他范冰冰什么热闹了。
http://s5/middle/4bf51c0fgbb859fab3874&690

这户村民邀请我进家瞅了一眼,屋角一张床,床上有蚊帐。床下几只鸡,屋角放着一大撂烙好的英吉拉。估计做一次,管好几天,顿顿吃它。

http://s11/middle/4bf51c0fgbb90d0ecac2a&690
这是一处偏远山区修道院里一个老年修道士的灶间,生活条件简陋至极,但也趁个制作英吉拉的炉灶。可见英吉拉是埃塞人的命根儿,无论穷富都吃。后边,会介绍这家修道院,动静不小,差点没搭进去老僧我半条老命。
http://s6/middle/4bf51c0fg792814f24165&690
这算是一个富裕人家的灶间,男主人给我当了半日导游,特意带我看他家制作英吉拉的炉灶。那黑乎乎的饼铛,看上去像是铁制的,他告我是陶做的。 

http://s2/middle/4bf51c0fgbb8da9a71bb1&690

饭馆里的英吉拉,中间的酱料即是“窝特”,咸而辣,根据饭馆档次的高低,窝特的内容不同。这家馆子的窝特够花哨的。这是我头一次见到英吉拉。

http://s11/middle/4bf51c0fgbb8da87cab6a&690

英吉拉的吃法,用右手撕饼一块,沾着窝特,往嘴里填。当地人造一张进去,小菜一碟儿。 

http://s3/middle/4bf51c0fgbb8da90b0d52&690

英吉拉自助餐,英吉拉打成卷儿,放在一边伺候。头一次见,还以为这英吉拉是手巾板儿呢。
http://s2/middle/4bf51c0fgbb858e3e1e31&690

英吉拉要是不酸,挺合国人的口味。http://s3/middle/4bf51c0fgbb8db90c4df2&690
这家馆子专门伺候英吉拉,吃客似乎都是外国游客。是我吃到的最讲究的一家。

http://s5/middle/4bf51c0fgbb8dbbec1294&690

旁边那位女子便是在淋浆制饼。这家馆子是四姐妹开的,图上画的,是她姐儿四个。
http://s13/middle/4bf51c0fgbb8db9bcd13c&690
饭馆虽小,远近驰名,干净地一尘不染。仰在椅上的,便是俺雇的司机温多撒。

http://s12/middle/4bf51c0fgbb8dbb406afb&690

这里的英吉拉配菜更为讲究。
http://s16/middle/4bf51c0fgbb8dba7dd78f&690
而英吉拉跟乡下的出品没什么两样。
http://s16/middle/4bf51c0fgbb8dbcaf673f&690
若是单点,英吉拉的架式颇为壮观。俺敞开肚子,最多只能下去小半张。埃塞的规矩,英吉拉吃完了再上,不需额外加钱。
http://s4/middle/4bf51c0fgbb8dbd4737b3&690
温多撒满心欢喜。别人司机似乎在吃饭馆“免费”提供的份饭,我还是给温多撒单点了一份。路上,伺候好司机,是硬道理。
http://s6/middle/4bf51c0fgbb8dbdf7db55&690
他招呼一张,没有任何问题。他是我在埃塞见到的为数不多的“胖子”之一,
http://s1/middle/4bf51c0fgbb8dbe96f590&690
俺吞这张饼,还真费劲,捡着蔬菜吃了,看着这堆肉,直发愁。旁边那个小细颈玻璃瓶,是用来装埃塞特产蜜酒的,挺可口。若去埃塞,也属必尝之物。据说过去的王族,不喝水,成天就喝蜜酒,用池子装,有实物为证。
http://s13/middle/4bf51c0fgbb8dbf4282fc&690
这是在另一家好馆子里吃的英吉拉,没要窝特,配炖牛肉和嫩羊肋佐饼。啤酒是地产的“圣乔治”牌,口味正宗,俺每晚一瓶,爽的厉害。注意这家的椅子,都是羊皮蒙面,墙上挂满了牛皮画。对了,这家的梅香真是可人儿,把温多撒的眼睛都看直了。
http://s3/middle/4bf51c0fgbb8db80c44f2&690
这是某日在路上打尖时要的饭菜。温多撒点的还是英吉拉,我点的意大利面。因意大利人占过埃塞,当地意餐相当普遍。因有温多撒带路,门儿清,知道哪儿有好馆子。否则,在埃塞吃饭,是个天大的难事儿。

http://s13/middle/4bf51c0fgbb8dd9b92a6c&690
邻桌,冲进来仨吾华中水集团的工程师,东北人,每人叫了一道英吉拉加罐炖羊肉,号称已离不开这一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