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需要不一般的智慧
(2014-07-10 08:19:30)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做最好的班主任》阅读心得
文/飞舞
先来举个例子:
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的提炼镭,人们赞美她富有牺牲精神,有顽强的毅力,但却不知道如此废寝忘食,恰恰是居里夫人最幸福的时候。不让她享受这种幸福,才需要坚强的毅力呢!
同理,李镇西老师喜欢做班主任,要求做班主任,因为他对孩子们充满极大的热情,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和道德无关,和境界无关,和精神无关,只是和兴趣有关。所以,在做班主任的时候的李老师,才是有着莫大幸福的,因为符合他心里所想。倒是不让他做班主任,那才需要更大的勇气去面对自己失去兴趣如同自己失去信心一样。李老师的幸福在于,虽然每天的生活平凡 、琐碎、忙碌却又充实,更因为他藉此每天都得以 思考、实践、感动并幸福着,所以乐此不疲。
当教师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当下社会节奏如此快速的今天,谁都不想当班主任,因为要负太大的责任。但,痛并快乐着。苦中有乐,乐中有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着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冷暖自知,也许这四个字最能体现做班主任的心情了。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还需要智慧。
李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来自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令人侧目。譬如:教师节向学生所要“礼物”——编写班级史册。
还来自李老师的教育实践,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知识,所以,做班主任是一项富于实践性、理论性和开拓性的科学事业。
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其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热爱事业,坚持实践,坚持和学生站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快乐,享受幸福,因为班主任能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增长才干,有充实感、成就感。当然,各个优秀的班主任的教育境界有各自的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爱学生、爱事业、都有一种执着精神,都希望永远做班主任。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老师做着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他的内在积极性便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的心里潜能便被激发出来,他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教育的理念远比任何都重要,因为思维决定行动。学习李老师,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学习他具体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一种理念,学习他教育的境界、教育的精神:热爱、民主、责任。
我做班主任也有一年了,都是在摸滚打爬中成长起来。也有快乐幸福,也有狼狈不堪,也有伤心流泪,更有愉悦喜庆的时候,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明前进道路的方向,感谢李老师!感恩生活,感恩岁月厚待!
2014-07-03 0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