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工作起来不生气
(2014-07-03 08:19:30)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文/飞舞
很久以前买过一本书,书名现在还记得,叫做,不生气要争气。
很久以后,手里又有了一本书,名字叫,不生气地工作。
记得刚上班没几年,总有很多的事情让自己生气,也总是很情绪化的工作,更是因为情绪化,导致自己的心情经常患得患失。后来经历的挫折多了,看过的书多了,遇到的高人多了,才惊觉,这样的一个自己多么的愚蠢,这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是多么的不明智不智慧。至少,是负了自己的,是委屈了自己的,是虐待了自己的。
记得看素黑的书时,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说,身体其实是对我们最好的,无论我们好与不好,身体都是没有怨言的跟随着我们,荣辱兴衰,身体跟着我们一起承担和分享。也是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其实,我们人,只有一个灵魂。身体是上苍赋予我们,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在世间安身的一种有形的东西,抑或说是状态。因了身体的存在,才得以让我们的灵魂安生,才可以让我们享受世间种种的精彩,才可以让我们自由的在世间穿梭来回。这样的感觉,在和学生一起看电影《哈里伯特》时尤甚。
所以,素黑教导人们,要学会感恩自己,感恩身体的任劳任怨。所以,我们要不生气地工作,甚至是快乐地工作,进而感恩的工作。感恩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的生活。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突然有个很强烈的感觉,其实,不生气地工作,就是让我们养成一个好心态。诚然,这个需要智慧。
我记得那个无限美丽无限妖艳也无比魅力的女子杨丽萍,美得不得了。在她28岁的时候,因为觉得教学大纲上面的教法不好又不愿违心的教学而坚持自己自创的教学方式遭到了冷落。很难想象当时年轻气盛的她,是如何度过这段被单位冷落的日子的,又是如何去面对这一切的。很久以后,记者采访她,问及是如何度过或者看待这段曾经的日子。结果她很轻轻的回答,坦然也毫无做作的说,你跳得好,他们还是会用你的。一句话囊括了所有过往的辛酸和心酸。也是,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历练,是锻炼一个人承受挫折的勇气和担当。
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气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生气了,那就和对方一般见识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正义勇士,面对别人义正词严的痛诉别人是多么的错误,言下之意自己是多么的正确。跳出这个圈子,用圈外人的眼光来审视一下,其实,这个画面是多么的可笑。
这种跳出圈子的做法只能感觉却并不能看见,于无形中存在。只有有一定定力和善于感恩的人才能强烈的感受得到,或者会有意识的去这样做。在许多宗教的修炼中,都特别强调一个人从思考当中自我抽离的能力。其实就是这种跳出自身圈子的做法。
但诡异的是,产生思考的大脑如何能自立于思考之外呢?我在书上找到一个方法,可以用来借鉴或者分享一下:尝试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闭上双眼,想象你正在电影院中观赏一部影片,影片的内容就是你脑海中浮现的许多想法,工作上碰到的问题、某人刚刚跟你说的一句话、该做还没做的事情……不必想当导演去抑制或强化你的这些想法,试着当个观众就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让这些想法自由地来来去去。十分钟后张开眼睛,这时才思考,刚刚这些想法从何而来?为什么某些想法会重复出现?这些强烈的想法是否有共通点?这样的练习至少每天一次,持续一个礼拜后,大多数人会学会不再对杂乱思想做反应,而是重新控制思考的内容。
人需要学会自我探索,这个只是其中一点,学会观察自己的思想。还有几点分别是:沉静你的思考、找到内在的平衡、疏解你的身体紧张、孵化你的正面情绪、开发你的内在智慧。
自我探索,其实就是取得身心的平衡。
身心平衡的另一个方面,要学会创造快乐。创造快乐里有几点很有意思:减少自我批评、开放你的心胸、培养同情心、感恩的心。
全书看到最后的时候,习惯性的从心里涌起感恩的情怀。是的,上天宠我,有很多我正在做,或者潜意识里试行了好几年的知道但是没说出来的说法但是一直在实践着的,跟书上很多的观点不期而遇的相吻合。这,简直是上天对我的恩赐!让我在遇到这本书之前,已经在冥冥中,在我不知道的时候,给了我灵感,给了我自己改变的勇气和决心。
无限感恩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