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了三部世界巨著的切利尼自传
(2014-05-09 20:19:3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切利尼自传》阅读心得
文/飞舞
切利尼,意大利雕塑家、金银工艺师、作家,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风格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其自传而闻名。
世界三大巨著: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和卢梭的《忏悔录》。这三部巨著对于世界的影响非凡,却没能互相超越,但是,《切利尼自传》超越了它们。
概括并引用一些书上的内容:圣奥古斯丁写《忏悔录》的目的是宗教和说教兴致的;佩皮斯则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下了人生中最令自己满意的事。他们只是让读者读懂记录他们生平的文字符号。但是,切利尼却在他的著作里写道,也许在他死后,世界会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曾经为弄那些重要的事情做过尝试,以及他反对过哪些争端并把这些争端平息下去。他说:“任何人,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只要他们做了好事,或者是类似好事的事情,那么他们就是真诚的人、声誉好的人,他们就应该用他们的手将自己人生的传奇故事写下来。”
他从不质疑做好事的价值,他的声誉在当时很高,也许这种声誉就是他所谓的善良。
传记记录的是从1500年切利尼出生到1562年所发生的故事,场景主要是在法国和意大利。在这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教皇、皇帝、国王之间的冲突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似乎只有在与英雄任务发生联系时才会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他们不仅仅作为政治家或是战士出现,而且还是艺术的鉴赏家和赞助者。这样的历史事件很多,如罗马大劫掠,它被描绘得很详细,就是因为切利尼亲自参与了战斗。
但凡真实的记录,就尤为可贵,我一直这么认为。法国也是我所喜欢的一个国家。在米开朗琪罗时代,意大利是一个艺术家璀璨的城市,切利尼是其中一员。
他的记录手法栩栩如生,可见对于文字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以及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力非凡。
16世纪的法国,社会生活是如何的呢?看看切利尼的自传就会一清二楚。
在这里,他自己就是一个缩影。这个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人,是一个杀人凶手、一个好自夸者、一个傲慢者、一个性放纵者、一个极度自傲和充满激情的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追求艺术的巧匠、一个可以从自己精致的雕镂术中得到快乐的人,当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叙述作家。
码字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林清玄那些经典的文字,就是说文字的。他从化妆师的语言里得到了启示,好的文字,是让人们通过文字看到了生活。是的,真正的好文字,体现的就是生活。切利尼的文字,就是让我们看到了16世纪意大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