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得以完整须得从接受人生之遗憾开始

(2014-04-15 16:30:3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一切都是心理学觉醒力》阅读心得

文/飞舞

 

倾尽财富的研究、丰富的人生阅历,它们都没有使我找到人生的意义;但当我开始失去的时候,我却感受到生命的完整。原来这世上最可贵、最稀罕的事物,从来不是拥有,而是失去。

 

一位长辈说:失去比得到更珍贵。在以“得到”为追求的社会里,这是很难领会的人生箴言,也是当我们往目标前进时,往往会被抛之脑后的宝藏。

 

一位意大利的诗人和作家帕韦泽说,每一种奢侈品都必须付出代价,而就从活在这个世界算起,无一不是奢侈品。是的,一个富翁富到连星星都可以买下来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后来他读到一本书,是谈一个男人和一条狗狗走遍世界的故事,他受到了启发,也去养了一条小狗。他也有时间,于是就和小狗一起开始了旅程,期间吃了很多的苦,当狗狗去世的时候,他才明白一个最可贵的真理,就是本文开头的第一段。

 

这个世界好像愈来愈不平等了,从教育、工作、买房到成家,收入高的和收入低的人,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虽然社会渐趋多元,但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依然少有改变,总是许多人倡议简单朴素,但是社会仍然向功利的一方倾斜。

 

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财富,无论人一生能制造多少,都不应如此被重视;重要的是,人做了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尊严。

 

我们是否都该深思或者细细的参考一下抑或挖掘这句话背后包含的深层意思?

 

想外看的人,心怀梦想;向内看的人,保持清醒。若连审视自我内在的洞见都不具备,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呢?如果为自己的心愿尽些力量,那么在生命将止之时,我们或许就能了无遗憾。

 

当麻烦来临时,我们往往是拒绝,就像排斥不喜欢的事物一样。但是,凡事都是相对的。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我一向喜欢站在偏离自己远一点的位置或者是跳出自己的圈子看问题。古话云:福兮祸依,祸兮福依。还有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喜剧后面跟着的是悲剧,悲剧后面跟着的是喜剧。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高兴的时候,不能忘乎所以;当我们悲伤的时候,也不能悲观绝望。殊途同归,其实都是一个原理都在讲清楚一个事实。

 

我们的一切言行都根源于内在,如果内在先拒绝了一半的世界,我们能够做的事自然受限。如果把麻烦看做机会,那么人生中所有的经历,都会帮助我们完善自我。不是吗?

 

想法决定一切,想法也决定了行动。觉醒力,其实,就是思维力的崛起。这是我的看法,也是我看了这本书以后的心得。我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为人父母者,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和孩子的时候,我更应该注重的是思维力的培养。给人理念,远比给钱给关怀给其他任何形式上的帮助要先进得多,也受益得多。于我们自己,培养自己,其实也一样的。

思维决定一切,这句话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有什么样的理念,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2014-04-09 17:18: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