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修复粘结技术

标签:
全瓷组织面牙体瓷块粘固健康 |
分类: 固定修复 |
http://www.dentalmag.org/viewnews-23
陶瓷材料色泽美观、性能稳定、耐磨损、生物相容性良好,是牙科修复的重要材料,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牙科医生及患者的青睐,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
http://www.dentalmag.org/files/2008/04/4_200804021541321572f.jpg
一、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
*具有近似牙体硬组织的机械强度,耐疲劳、耐磨损,能抵抗咀嚼力;但拉伸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冲击强度较低;*热传导低,不导电,重量比金属烤瓷轻;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长期在口腔环境条件下,对各种食物、饮料、唾液、体液、微生物及其酶作用下,不会产生变质、变性;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没有金属瓷的结合疏松粗糙处,减少菌斑聚集,减少龈缘红肿及萎缩;
*易成形,易修改,收缩小,操作简单;
*着色性好,表面光泽度高,透明和半透明性佳,具与天然牙相似的美观效果,没有金属烤瓷牙龈透青,黑线和变色的问题;
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晶体结构、晶相分布、晶粒尺寸和形状、气孔、杂质、缺陷以及晶界等都可成为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二、陶瓷材料的类型
根据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不同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援烤瓷材料(sintered ceram)
即常规粉浆瓷材料,是指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直接将各种瓷粉用蒸馏水调拌成粉浆,涂塑在特殊耐火代型上,经过烧结制作陶瓷修复体的一种工艺过程,又分长石质烤瓷和氧化铝质烤瓷。一般用于制作冠、嵌体、贴面等修复体。
2.援铸造陶瓷(castable ceram)
玻璃在高温熔化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浇铸成任意形状的铸件,再将铸件置于特定温度下进行结晶化处理,而后析出结晶相而瓷化,使材料获得足够的强度,这种能用铸造工艺成型的陶瓷称铸造陶瓷。由于这种陶瓷的透光性好并能混合来源于天然牙和周围软组织的颜色,产生变色龙作用(chameleon effect),因而,修复体的表面通过着色处理既可满足一般临床要求。
而热压铸陶瓷(pressed ceram)是将预成瓷块在高温下加压注入铸模腔内,形成修复体的陶瓷。热压铸陶瓷色泽调配可通过在失蜡法热压铸而成的底层瓷层上上表面饰瓷,或用与基体材料成分相似的表面釉瓷进行着色处理而成。此类陶瓷有 Dicor(Corning和 Dentsply公司)、Empress、EmpressⅡ、e.Max(Ivoclar公司)、Fenesse All-ceramic(Dentsply公司)。常用的铸造陶瓷还有Cera Pearl和Olympus等。Empress陶瓷材料,在长石瓷中加入白榴石晶体来增加强度,具有良好的抗折断性能;其表面上釉着色,具有美观、良好的半透明性,与牙釉质近似的折光性;此外,也具有良好的边缘密合性及与牙釉质相似的耐磨性能,但其强度不高,主要用于制作冠、嵌体、贴面。IPS-Empress Ⅱ是新一代热压陶瓷,其优点是材料抗弯强度较高,能酸蚀,可用于制作前后牙单冠、前牙及双尖牙桥体。E.Max则是强度更高的铸造陶瓷。此类陶瓷色泽优良,常用于前牙修复。
3.援渗透陶瓷(infiltrated ceram)
熔融的玻璃基质通过毛细管作用逐渐渗入到多孔的氧化铝、氧化锆或MgAl2O4核的网状孔隙中,从而形成一个氧化铝和玻璃相连续交织互渗的复合材料(CIPC,continuous infiltrated penetrating composite),称为渗透陶瓷。其中玻璃基质的颜色和折射率对复合体的颜色和透光率起决定作用。玻璃基质封闭了氧化铝、氧化锆或MgAl2O4核的所有空隙,能有效限制裂纹的扩展,极大的提高了其挠曲强度,为其他普通陶瓷材料的 2~4倍,达到320~ 600Mpa,甚至更高(1993年Anderson等报道利用干压技术制得的铝瓷强度可达687Mpa)。
常用的有In-Ceram Alumina、In-Ceram Spinell、In-Ceram Zirconia(Vita公司)等。全瓷系统以高强度铝瓷或锆瓷材料作为底层材料,用玻璃渗透增韧,增加了强度,并采用与天然牙颜色接近的低膨低熔饰面瓷,其边缘密合性和美观效果更为理想,磨耗性也与天然牙近似。而新型材料在透光性上又有所提高。此类材料强度比较高,但透明度不够好,常用于后牙的修复。
使用CAD/CAM技术,通过“光学印模”获取口腔或模型的有关信息并重建在计算机内,通过计算机进行修复体的设计且应用计算机控制下的微型机床对预成瓷块进行加工。可切削陶瓷是专用于CAD/CAM技术切削加工的陶瓷,不同系统根据牙位不同具有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预成瓷块,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常用的切削瓷有:长石瓷(Vita Mark Ⅰ、Vita Mark Ⅱ),玻璃陶瓷(Dicor MGC、Dicor MGC-F),渗透陶瓷(Vita In-Ceram alumina block、Vita In-Ceram spinell block、Vita In-Ceram Zirconia block)、氧化锆切削陶瓷等,可用于制作贴面、嵌体、高嵌体、全冠和固定桥等。CAD/CAM技术是固定修复,尤其是全瓷修复中非常有前景的一门技术。
1.硅酸盐类陶瓷(Silicate ceramics):富含玻璃的硅酸盐基质的多相结构(晶相和玻璃相),烧结温度比较低,小于1000℃。包括长石质陶瓷(Feldspathic ceramics)和玻璃陶瓷(Glass ceramics)。前者常用于烤瓷技术,后者常用于铸瓷技术,如Empress、IPS-Empress Ⅱ、e.maxPress、e.maxCAD等。 IPS-Empress Ⅱ有锂分散,强度较高, e.max则强度更高些。该类材料色泽美观,但强度较低,常用于前牙修复。
2.玻璃渗透陶瓷 (Glass infiltrated ceramics):该类陶瓷将玻璃渗透到强度比较高的瓷核(铝、镁、锆)网孔中,形成强度更高的全瓷材料。常用的有In-Ceram系统。
3.氧化物陶瓷:单相和单组分金属氧化物大于90﹪,多晶陶瓷烧结温度高,大于 1400℃。其中包括致密烧结用于制作支架的直接成型瓷块(Densely sintered ceramics),如 Procera.用于CAD/CAM切削的高强度瓷快(HIP),如DentoCAD、 Everest、PrecidentDCS及用于 CAD/ CAM切削的预烧结瓷块(Presin tered blanks)(用于切削成型后二次烧结),如 Cercon、Lava、in-Lab等。
通常强度小于350Mpa称之为低强度陶瓷,主要有长石瓷和硅酸盐类陶瓷。如Empress、CEREC Bloc、CEREC Vitabloc、ProCAD、EmpressCAD、 Everest G-blank、Finesse、Procera Veneer、Cergo等。强度大于350Mpa称之为高强度陶瓷,主要有玻璃渗透陶瓷、多晶氧化物陶瓷和二硅酸锂陶瓷等。如 EmpressⅡ、e.max Press、e.max CAD、In-Ceram Alumina、In-Ceram Spinell、In-Ceram Zirconia、In-Ceram Z、e.max.ZirCAD、Procera Alumina、 Procera Zirconia、Procera Fixed partial denture Zirconia、Cercon、In-Ceram AL、Everest ZS und ZH、Lava crowns and fixed dentures等。
http://www.dentalmag.org/files/2008/04/4_200804021549551q8Qf.jpg
三、临床应用
全瓷材料可用于嵌体(inlay)、贴面(veneer)、全瓷(all-ceramic crown)和固定桥(fixed bridge)等修复体。
http://www.dentalmag.org/files/2008/04/4_200804021550031PJGv.jpg
四、全瓷修复体的粘固
由于不同系统陶瓷材料性质的不同,应使用配套的粘固剂,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酸蚀、喷沙等相应的的粘固前处理。另外,陶瓷具半透明性,故除了修复体的配色外,也要根据患者自然牙体色泽选择色彩不同的粘固剂。如果因牙冠缺损过大而做 “核桩”的,要先涂遮色层后粘固。在粘固时要注意严密隔湿,特别是2类嵌体,推荐使用橡皮障。
粘结剂作为修复体结合到牙釉质上的媒介,具有稳定剩余牙体组织的作用,而粘结操作过程则直接影响到牙体硬组织与陶瓷之间粘结区域的使用寿命。高强度陶瓷可以采用传统的粘结剂(玻璃离子水门汀、树脂改良玻璃离子水门汀、氧化锌磷酸水门汀)或复合树脂水门汀,也可采用复合树脂粘结剂粘固。而具较好美学性能的低强度陶瓷必须用复合树脂粘结剂粘固。
http://www.dentalmag.org/files/2008/04/4_2008040215554515vQr.jpg
全瓷修复体粘结剂选择和操作基本步骤:
*长石质/硅酸盐类陶瓷,如Vitabloc/Empress/ CEREC Bloc等,用于嵌体、高嵌体、贴面、单冠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下列材料和方法粘固:
(1)复合树脂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粘结:临床常用Variolink偶联剂和粘结剂。准备过程如下:修复体组织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粘结剂涂布;牙釉质或牙本质预备面氢氟酸酸蚀→牙釉质或牙本质粘结剂涂布;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化。操作需要使用橡皮障隔湿。
(2)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的自粘结复合树脂(贴面不可用)粘结: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操作如下:修复体组织
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牙体预备面清洁;树脂粘结。
*二硅酸锂陶瓷,如e.max press/CAD,用于单冠到第二前磨牙的三单位固定桥。
该类材料粘固剂可采用:
(1)常用粘结剂,如玻璃离子粘结剂,常用Ketac-Cem,树脂强化玻璃离子粘结剂等。修复体和牙体清洁后即可粘结。
(2)复合树脂粘结剂,常用Multilink Automix、Panavia。过程如下: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偶联→牙本质粘结剂粘结。操作中需要隔湿。
(3)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操作如下: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处理,牙体组织清洁。
*玻璃渗透氧化陶瓷,In-Ceram Spinell/ Alumina/ Zirconia,用于修复单冠、三个单位固定桥。
粘结剂可采用:
(1)常用粘结剂,如玻璃离子粘结剂,树脂强化玻璃离子粘结剂,磷酸锌水门汀等。修复体组织面清洁或作喷砂处理(50μmAl2O3颗粒,2.5bar压力),牙体预备面清洁。
(2)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操作如下:修复体组织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牙体组织面清洁→粘结剂。
(3)自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如Multilink Automix、Panavia。修复体表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和涂瓷处理剂,牙体预备面涂牙本质粘结剂,操作需隔湿。
*多晶相氧化物陶瓷,In-Ceram YZ、In-Ceram AL、ProceraZirCAD、Lava、Sirona inCoris AL、Sirona inCoris ZI等。用于单冠、固定桥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
(1)常用粘结剂,如玻璃离子粘结剂,树脂强化玻璃离子粘结剂,磷酸锌水门汀等。修复体组织面喷砂处理,牙体预备面清
洁。
(2)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 Unicem、Multilink
Sprint。修复体组织面喷砂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