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处人多闲处少

(2010-11-24 10:24:20)
标签:

武当老人

摄影

武当山人

梁超

书法家

忙闲

寻找

道家智慧

问道武当山

杂谈

分类: 杂谈妄论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忙处人多闲处少

这是李白咏庐山瀑布,由武当山书法家梁超书写,赠送老人的一幅作品。

我不懂书法,字的好坏任人评说了,老人想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作者身处境外是一定。

忙处人多闲处少

这是书法家梁超赠送老人的另一幅作品,内容如下: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

          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

          独上高楼云杳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这首诗我曾在博客里引用(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多次引用出于喜欢,老人的解读如下:

  第一句是导入,是直叙,是世间公认的事实。而“昏晓相催”看似事实、是直叙,实际上,是高深的逻辑思维,总结提升人间自然,而得到结论“世事何时了”。世间事,确如此,像白天黑夜一样你隐我显,狗咬自尾,阴阳互抱,永远没有了期。

  玩够了的人,又有思想,当然不能任由我们的生命如此消耗,总是开动脑筋,寻找出路。可是,由于我们思想的天生局限,人总不知,所以任凭我们上天入地,总找不到这个世间的出离之道,因此而“万恨千愁”,并在“万恨千愁”中老去。然而,世界并不因我们的愚昧而受到影响,也并不怜悯我们的软弱和无力,“春来依旧生芳草”,嘲笑着我们的思想,让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无地自容。

  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不知,身处境外,总被我们遗忘。也许是人们不知道怎样地处境外,我们总是在寻找,实际上,我们一切的寻找都是境界。大德总言“黜聪明”、“不可思议”、“不了自了”,可我们聪明的人类总是不能忘记聪明,离不了聪明。也许是聪明能带来利益,我们时常靠之养身,所以就习惯了“为学日益”,就不能“为道日损”。也许总没有无路可走的苦,不曾感受到“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无地自容”,我们总不知道为了什么要“为道”。

  因此,顺理成章地“忙处人多闲处少”,我们竞相忙于世事。为了得到更多的名利,我们强化聪明,开发聪明,以聪明为荣,越来越“难得糊涂”。越来越聪明的人类却被嘲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

  我们不仅要问,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闲,身闲,心闲,久而久之,神仙。“独上小楼云杳杳”,“天涯一点青山小”,是闲的境界的诠释,是没有真正闲的人所不可能靠思想能思量而体会。“独上小楼云杳杳”诠释了人境一体,“坐忘”的境界,是静而净而闲而仙的必有境界。“天涯一点青山小”是“坐忘”境界的功用,“天涯一点”、“青山小”、看地球如掌中之果,才知道人生有如此的无量美妙。看世人,被名利紧紧锁住,不由得心生怜悯,因此作者才慈悲为怀,点化迷人。

忙处人多闲处少

书法家梁超先生欢喜书写,老人欢喜保存,悬挂在老人的一六居客厅正中。

 

看到“家在汤溪河畔”的“冷月无声”在“向佛靠近”文章中

寻“找一个安静的出口”,备受感动,特别奉献此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