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文化哲学超越解脱烦恼寓言生活休闲武当山旅行乐趣 |
分类: 网友交流 |
网友您心中的太阳在“魔障中的我们凭什么教孩子?”一文后留言:
我还没看到有多少个大人真的懂得选择自己该走的路,自己都不懂如何育人呢?其实……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是无目标的,只有设法为其定制出一个可在未来某个时期能被人类公用的标准,每个人才有望真正的找到自己的路。
事实上,“第三者创造美:没有第三者生活象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不知道这位朋友看到了没有?
也有朋友说“多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李丹菊说“老人,我读不懂你。试着去理解你的意思,可是我感觉绝对没有那么的简单。我总是会想到和你意思相反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
第一,老人没意思,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是对立面;
第二,如果读出了老人的意思,那一定是你自己的意思;
第三,如果还能读出相反意思来,那是你心里有两个你。
下面分享一个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父母、老板、上司、社会?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名誉、地位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社会的风气和名誉地位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快乐和痛苦的源头”,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道家把修炼有成就的人叫真人,相对来说,一般人就是假人——木偶而已。左边的老人照片是我师傅,是一个道家人物,是一个真人。多年前,师傅给老人就交代两个字:清净——多大程度上“为自己快乐而玩”不被“为得到美分而玩”打扰。
如果有了“第三者”——“为自己快乐而玩”,思想、感情(是操控木偶的线头)在“第三者”改造以后,肉体(木偶)就有了真正的灵魂,人才成为人……道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你需要做的,你唯一需要的就只是穿透、进入自己存在的内在深处。
老人推荐一篇女作家韩金英的文章“第一感觉是真理,是智慧”:(文章里作者把“第三者”说成“灵”也很好。我们在《武当山说什么》之“榔梅祠”一章也这样比喻。)
第一眼爱了就爱了,爱是不能培养的。第一眼见他你没有感觉,可是他的条件符合你的要求,你用理性,如“生存第一”、“年龄大了”等等过滤掉你的感觉,你只拥有了物质生活,却错过了生命。那个第一眼让你晕眩的男生,你会用这种人不可靠等理性的判断,把他推走。那晕眩、震撼得迷失,才是你灵魂的东西,是上天送来的唤醒你的灵魂的伴侣,你前世有渊源的故乡人。你和条件好的人结了婚,时间久了培养出了感情,但是,你永远别想被你选择的这个人震撼,你的灵就一直沉睡到老,你到死都不知道你是谁。
凡事都要服从第一感觉,那是你的灵在说话。人由肉身、智力、灵3部分组成,肉身冷了、热了麻烦得很,智力,你上多少学,有多少见识,也有限得很。但是,你的灵是自由的,不受时空限制。过去、现在、未来只是线性思维的物质世界的方便说法,对灵来说,过去、现在、未来是垂直的同时的存在,所以,灵可以提前感应未来的事情。关掉你的大脑,停止你的判断,自然宁静地听你灵的声音,你果然不打折扣地服从灵的召唤,你就是“神”。
易经的卦,就是可以具体操作的灵。我有一个老朋友,某地人大主任。他凡事都给我发个短信,问我未来的事如何。我起卦后,他绝对地认真执行,回回都准了。越准他就越信,越信,事情就越神奇地应验。他的感觉不太灵,但是他靠易经,遵从易经的“灵”,他百战百胜。他有一个诚恳的心,真实的信。另外的朋友,听说我的卦准,让我算。我说不一定准,因为他是要考考我,不是真实的信,是怀疑。这样,他的场是混乱的,信息传递受影响,所以就真的不准。而真信、死信的人,他的场是纯净的,信息传递非常准确,所以卦也是百发百中。
女人是感性的,相对来说,男人是理性的。女人遵从感觉,男人服从大脑。一个家,母亲是主导,事情往往顺顺利利,因为女人跟着感觉走,往往灵得很。灵不灵,并不是迷信,说白了,就是未来发生的事,是不是提前感应到了,感应对了就是灵,这时灵就是事实,一点也不神秘。往往服从感觉后,都被事实验证了是对的,所以感觉是最聪明的。感觉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对你是最好的。如果你过一种绝不遵从感觉的生活,处处要把感觉用心智的机械作用过滤掉,那你别想在这样的机械作用中得到快乐。感觉是灵魂的语言,灵魂懂得心智想象不到的事,回到你的感觉,脱出你的心智,你就会变活。
所以,天然就笨的男人应该听女人的话。
我往往无意识地说一个事,比如一次和老公在市场上转,我尝了一种甜枣,想买,他说回来再买,我随口说回来人家就走了,他说不会的。我们到另一个摊买了西瓜,几分钟的时间,再回来,卖枣的已经走了,想开车追,影子都没有。我们都陷入一种为刚才说过的话神奇的应验的震惊里。另一次,我说到画廊看画去。老公不愿意,我求了半天才给面子动身。结果,在一个画家的工作室。意外地遇到了可以买地盖别墅的好事。老公连连说,听你的话对了,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无数次地发生。老公学聪明了,从此对我言听计从。我事先也不知道什么,也说不出道理,但事后都应验了。
后一篇: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