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可无不可 不受一切受

(2007-03-16 05:53:58)
分类: 网友交流
  凌晨3点多,阿坤把刚发表的文章“‘赤裸裸的爱’价值连城?”推荐给我,老人马上拜读了,非常好,全文引于下:
  小雨不紧不慢地从上苍的眼睛里被挤出来,很多天了,依旧如此。
  喜欢下雨天,但如此的雨天还是有些许不爽的感觉。
  在宿舍傻呆着,闲来无事,就上网玩玩博客,听听歌,很喜欢那种淡淡的老歌......
  隔壁宿舍同学相约打牌,才懒洋洋的晃出了宿舍,楼道了到处都充斥着歌曲声,原来大家都在听歌丫,嘿嘿,心情有些好转,仔细听听,发现都是关于“爱”的歌曲,有忧伤的爱,有疯狂的爱,千篇一律,总之都很赤裸裸,没有自己喜欢的那种淡淡的感觉。来到隔壁宿舍,“赤裸裸的爱”依旧在喧嚣......一遍遍听着这种“赤裸裸的爱”的歌曲,心情越来越糟,没了打牌的欲望,又不想扫同学的兴,就这样敷衍着玩了半天,头昏脑胀......躺床上努力的是自己静下来......
  开口就是“爱”的歌曲听多了,感觉挺浮躁,平庸,浅薄;失去了“真爱”那种甜蜜幸福的味道......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丫头木鱼程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古曲戏剧《望江亭》中年轻美貌的谭记儿于才华横溢的白士中真心想爱,但都没有放肆或者越轨一次,为了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白士中便写了一首藏头诗进行试探: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谭记儿聪明绝顶,一看便知此诗是借卓文君的故事来求爱的,况且还有“当不负卿”的藏头誓词,便依韵作答:
  愿把青春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能识得花底约,去妇当归卖酒家。
  谭记儿在诗中表明自己愿效仿卓文君去当卖酒女,其藏头字为“愿随君去”直表心怀。
  妙!总觉得这些故事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古人笔下的男男女女不仅活泼灵巧,而且颇懂含蓄,即便真爱的刻骨铭心,真爱的惊天动地,也绝不会开口就是“爱”,更不会忘了应有的庄重!
  可如今,天!怎么说呢?类似此种颇有诗情画意的表达爱情的方式早就古板沉闷得一如出土文物了!什么摩登?什么时髦?听听那些极火爆极扎眼的通俗歌吧:“我的爱赤裸裸——让你一次亲个够!让我一次爱个够!”“抱一抱,抱一抱——抱着妹妹上花轿!”怎么样?是不是极痛快?极利索?
  那么,究竟谁个美?是“谭记儿”们还是“赤裸裸”们?当然是前者。
  因此,即便真的如我一样笨头笨脑玩不了“藏头诗”之类的大雅大智,但把“爱”表达得含蓄点委婉点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既然如此,既然“含蓄委婉”比“明火执仗”更有诗意,那么——为什么非要“赤裸裸”呢!
  难道“赤裸裸的爱”价值连城?
  (本文仅限于本人心烦时的一点想法,不免偏激,网友们见谅!)
  无巧不成书,当阿坤推荐自己的博文给老人的时候,我正看博友“钟离丹的游戏人生”一篇文章,其中介绍“樗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游戏——是一种用作赌博的游戏玩具。文中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往儒家思想对于个人过多的束缚和责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反礼法之士的行为选择是:只要与儒家思想观念相悖,都要去尝试,所有儒家思想反对和禁止的东西都被他们视为新潮而大加提倡。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阮籍的“礼岂为我辈设也”,再到整个魏晋时期士族名士的种种放诞举止,都是对儒家思想观念的叛逆。
  《世说新语·任诞》里讲了晋代另一个权倾一时的重臣——桓温的故事:桓温年轻时玩樗蒲输了数百斗米,债主逼债很紧,桓温想自己扳回败局,可是没有能力了。桓温想向玩樗蒲很有名的表兄袁耽(袁彦道)求救,但是袁耽正在居丧守孝,怕他不肯答应来帮忙,就试着问了一下,没想到袁耽很爽快地答应了,对桓温说,你只要在旁边大声喊就行了,换掉孝服跟着桓温就去找债主赌樗蒲了。债主说,你总不会就是袁彦道吧?于是乎“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债主顷刻之间输掉数百万。袁耽一边取出布帽(孝服)一边问:难道你真的认识袁彦道吗? ——从中我们看到袁耽鲜明的张扬的个性,那种可以放下居丧守孝去显示自己才能的欲望,那种冒险竞争的精神,那种在赌博性起时大呼小叫旁若无人的狂放,实在是对儒家文化的极端嘲弄和彻底叛逆!
  博主在这篇文章里把游戏和文化联系起来,无意间诠释了阿坤说道的现象,老人很高兴。请看博主的另一篇短文:
  僵化古板、晦涩孤傲、因循守旧,这些词汇多是用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认为西方文化才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
  “土”和“洋”原本是因为源头的不同而作的地域性的划分——本土与西洋。可是现在,“土”和“洋”却更多的是代表非浪漫与浪漫、落后与先进,甚至反科学与科学的概念。以至于本土的一切文化遭到排斥,更多的年轻人在全面效法西洋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翻阅整理有关中国古代游戏文化的资料,感觉无论是充满激情的蹴鞠,还是高雅恬淡的曲水流觞,都在反复强调:我们的祖先何其浪漫.
  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2004年年初,国际足联已经确认,它起源于中国古代蹴鞠球戏;世界第一奢华运动高尔夫球,已经被世人认可,起源于中国的捶丸。除去这些,我在整理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类游戏活动,不少于120种。每个时代都有其风靡一时的游戏娱乐活动,也造就了很多明星,古代的人们追随明星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追星“粉丝”们。
  中国的教育以及传媒,很少向我们传授和传播这些内容,祖先的浪漫和激情涌动,没有机会让我们了解和用心体会。
  我一直以为,游戏和人生关系密切,正如“修行路上的攀登”里任汉生先生说:
  如果不执着于、刻意于任何人、事、物,则任何人、事、物都可以游娱而无妨于自由与解脱。王夫之所谓“可游而不可执”(《庄子解》)者,也是此意。如果有了精神、心胸的空灵、洒脱,真正的、完全的解脱就有可能达成。
  世界真奇妙!正当老人想把一位书法家送我的一副字:“无可无不可,不受一切受。”作为文章结束的时候,看到博友木子在老人“幸福的定义”之后的留言,就去他(她)博客看了,收获了两张照片——警惕和享受
  

无可无不可 不受一切受

无可无不可 不受一切受

 
  人啊,都希望“无可无不可”,可是能“不受一切受”吗?“不受一切受”是真享受!如果仅仅是“无可无不可”,难免要警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