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传承

(2007-01-14 01:52:55)
分类: 杂谈妄论
  文化的传承首先是人,文化人,简称文人是主要力量。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他们也被载入史册,成为不朽的人物,例如白居易、王维、王勃、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等。按儒家的说法,人生在世,真正要人追求的是所谓的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而立言就是在文化传承中承上启下,开创一个时代的文化新局面。
  我们现今的时代正是处于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这是世界大局势;而当前的中国正好处于一个文化继承、融会、发展的历史时期,老人在“‘水煮’四代领导人”一文里向各位朋友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10年左右的阶段走向,有心的网友不能不结合自己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方向,如果肯花10年的时间作“承上”的潜心学习,一定会在10年后的“春天”里开出“启下”的奇葩。“一等人抢占先机,二等人紧跟潮流,三等人抱怨历史。”这是历史的机遇,专门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提供。
  优生学上说:凡是混血儿,都比普通的孩子聪明优秀。这种理论,用在文化上也是可通的。另一方面,大抵一个民族的文化,它的容纳性愈大,其增长力也愈强,这也是一定的道理。中国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具有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容纳性。有心人正可以在充分汲取我们的文化的基础上(参见“根深蒂固”一文),再抓住这历史机遇,吸收、融会西方文化,在未来世界历史文化舞台上成就辉煌,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风俗习惯等方面作出不朽功德,成就不朽的人生价值。
  文化传承的形式或说应用正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风俗习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学上有体裁、意境、名词;艺术上有建筑、雕塑、图书、音乐、戏剧;科学上有天文学、数学、物理学、论理学、(卫生)养生学;哲学上有老庄、佛学、理学;风俗习惯上更有很多的内容。这些方面东西方文化有融合、互补、创造、发明的巨大潜力,都是真正继承了中国文化而又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学有专长的青年一代建功立业的舞台。
  你继承自己的越多、越深厚,你学习他人的越宽泛、越精细,你成就才更巨大、更全面。朋友啊,自己掂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音建运
后一篇:九道轮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