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妄论 |
文化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我们真的清楚它的内涵吗?
文化是一个人群概念,离开一定的人群,不能说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是指中国人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人群的文化,茶文化是喝茶的人保有的文化。
有时候,我们也以地域来做为文化的范围限制,这个意义就更深刻一些,它含盖这个地域中的人群,同时也包括一定时间里在这个地域里生活的人们。例如,中国文化就不仅仅含盖我们目前活着的中国人,还包括我们无穷的祖先在内。
这么范围文化的时候,同时隐含了一个比照的前提,一定意义上也包括范围以外的文化。比如,当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承认非中国文化,这两者是相互作为对方存在的基础,两者间有同一的部分内容,还有不相同的部分。同一是交流的基础,不同是交流的动力,同一就没有必要分“是”“非”了,说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有什么意义呢?有不同,才需要交流,你要说中国文化,你一定先说非中国文化,然后说中国文化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就说清楚了。你看,这么说的时候,尽管文字上分了个中国文化与非中国文化,实际上,你把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都说了,你说的文化包括了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
当对比的文化区别比较大的时候,人们容易亡失我们说到的这个意义,比如,在我们经常说道东西方文化的时候,总有两者是对立的、水火不容的东西的感觉,这是我们经常性的误区。
当对比的文化区别不大的时候,这个误区也障碍我们认识的深度和宽度。比如,我们说武当文化的时候,比对的是中国文化,我们一般也会有武当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多么大区别的心理划分,实际上,武当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致的,我在十堰电视台的采访中说:武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浓缩、体现。这么说正是照顾了人们的这个情结,真正要说的话,武当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两者内涵是一致的,不同的提法仅仅是说话的方便。就像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队员与中国队的关系,正比赛的队员就是中国队,中国队在那个时空里就是那个正比赛的队员,你注意到没有,电视解说里一会是“中国队”,一会是“XXX”。
文化还有一个内涵也经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文化的传承的时间性,文化不是一时就成就的东西,是一个过程。文化的字义中就有这个内容,我们烹调中经常用到“文火”这个概念,文就有慢慢来的意义;我们知道“化学”这个概念,化是变化,变化是不能离开时间说话的。综合来说,文化有慢慢变化的意义,它的时间意义绝对不能被我们忽视。如果,我们注意到文化的传承的内涵,我们就不会犯很多错误,比如,“传统文化”的概念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提法。因为,“传统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言的,这么提的意思就是想区别我们从前人那里继承过来的东西和我们现代形成的东西,错误之处是把文化看成了一个“死物”,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活的、发展的东西,我们所谓的“现代文化”难道不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吗?“引进、吸收要结合中国国情”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你不可能不结合中国国情,你能把中国文化抛开吗?你抛开的了吗?
但是,老人也用“传统文化”这个词汇,这也是为了照顾人们的习惯情结,但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这里边的真义。因为这个,我们才有这篇文章,因为有错误我们才知道正确,这就是辨证法,不是吗?
文化是一个人群概念,离开一定的人群,不能说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是指中国人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人群的文化,茶文化是喝茶的人保有的文化。
有时候,我们也以地域来做为文化的范围限制,这个意义就更深刻一些,它含盖这个地域中的人群,同时也包括一定时间里在这个地域里生活的人们。例如,中国文化就不仅仅含盖我们目前活着的中国人,还包括我们无穷的祖先在内。
这么范围文化的时候,同时隐含了一个比照的前提,一定意义上也包括范围以外的文化。比如,当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承认非中国文化,这两者是相互作为对方存在的基础,两者间有同一的部分内容,还有不相同的部分。同一是交流的基础,不同是交流的动力,同一就没有必要分“是”“非”了,说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有什么意义呢?有不同,才需要交流,你要说中国文化,你一定先说非中国文化,然后说中国文化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就说清楚了。你看,这么说的时候,尽管文字上分了个中国文化与非中国文化,实际上,你把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都说了,你说的文化包括了中国文化和非中国文化。
当对比的文化区别比较大的时候,人们容易亡失我们说到的这个意义,比如,在我们经常说道东西方文化的时候,总有两者是对立的、水火不容的东西的感觉,这是我们经常性的误区。
当对比的文化区别不大的时候,这个误区也障碍我们认识的深度和宽度。比如,我们说武当文化的时候,比对的是中国文化,我们一般也会有武当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多么大区别的心理划分,实际上,武当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致的,我在十堰电视台的采访中说:武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浓缩、体现。这么说正是照顾了人们的这个情结,真正要说的话,武当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两者内涵是一致的,不同的提法仅仅是说话的方便。就像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队员与中国队的关系,正比赛的队员就是中国队,中国队在那个时空里就是那个正比赛的队员,你注意到没有,电视解说里一会是“中国队”,一会是“XXX”。
文化还有一个内涵也经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文化的传承的时间性,文化不是一时就成就的东西,是一个过程。文化的字义中就有这个内容,我们烹调中经常用到“文火”这个概念,文就有慢慢来的意义;我们知道“化学”这个概念,化是变化,变化是不能离开时间说话的。综合来说,文化有慢慢变化的意义,它的时间意义绝对不能被我们忽视。如果,我们注意到文化的传承的内涵,我们就不会犯很多错误,比如,“传统文化”的概念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提法。因为,“传统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言的,这么提的意思就是想区别我们从前人那里继承过来的东西和我们现代形成的东西,错误之处是把文化看成了一个“死物”,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活的、发展的东西,我们所谓的“现代文化”难道不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吗?“引进、吸收要结合中国国情”就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你不可能不结合中国国情,你能把中国文化抛开吗?你抛开的了吗?
但是,老人也用“传统文化”这个词汇,这也是为了照顾人们的习惯情结,但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这里边的真义。因为这个,我们才有这篇文章,因为有错误我们才知道正确,这就是辨证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