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三步走:
第一阶段:10月-次年2、3月
第二阶段:3月-4月
第三阶段:4月中旬-5月中下旬
第一阶段重点:是最重要的,时间也最长。要把高中三年的基础知识全部复习一遍,打好基础,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复习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高考中的基础题和基本综合题。
首轮复习有六忌
一忌:简单重复 掌握不深
有同学觉得第一轮复习的内容都是自己学过的旧知识,只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学起来没有新鲜感,从而对一轮复习的兴趣不高,认为必要性不大。
名师点评:考生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对原有的知识更加熟悉、并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进行更深的掌握。 ———
西安市二十六中特级教师杨筱冰
二忌:不跟老师步骤走
有些同学自认为学习成绩不错,觉得上课时跟着老师复习太慢、浪费时间,自做主张,制订了不切实际的计划,想尽早拉开与其他同学的距离。
名师点评:一轮复习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不是某科成绩特别厉害,必须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复习步骤走。要相信老师,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经验,对考纲、题型、知识网络都熟悉,有老师的帮助,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会更省时省力。———
西安市一中高三一班班主任任维维
三忌:复习漫无目的
有的同学复习时漫无目的,课下没有自己的个人计划或个人计划不清晰,不知这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目的。
名师点评:考生除上课时跟着老师复习外,还一定要有自己的课下复习计划,并且个人复习计划与老师的复习步骤要同步,才不会与学校的考试等冲突,还有利于加强自己的复习结果。学生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后,在剩下的时间要加强自己的薄弱科目或某一科的弱项。
——— 特级教师杨筱冰
四忌:钻研难题 好高骛远
发生这种问题较多的还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的基础复习,想方设法通过钻研那些刁钻偏仄的怪题来拉开与其他同学的距离。
名师点评:最简单的题目是最牢固的根基,任何深奥的学问都是由无数个基础知识组成的。因此,作为学生切忌好高骛远,只对难题怪题情有独钟,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
西工大附中高级教师王兴卫
五忌:辅导资料太难
有的同学在一轮复习期间选用的辅导资料太难,复习完一章节,一做题,发现难度很大,屡屡受挫,这就容易打击自己的信心。
名师点评:在首轮复习时,有一本好的辅导资料就够了,不要选用太多,也不要太难,因为这时还不是进行做题训练的时候,而是打好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高考复习期间最怕受挫,没有信心。如果这时选用的辅导资料太难,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
高级教师王兴卫
六忌:钻牛角尖
有的同学问问题时,揪着一个小问题不放,尤其在英语科目中,有些约定俗成的用法,是没有原因的,但他非要问,在这个地方为什么非要用这个冠词而不能用另一个?
名师点评:学习的目的是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要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而不是陷入一个小缝隙中不能自拔,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和结果。语言要多听、多读、多写、多说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
——— 特级教师杨筱冰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曹运静采写过来人语
首轮复习要全面撒网
今年考入北大后,很多学弟学妹问到高三一年如何复习最为有效。在这里总结一下我个人高三复习的小经验。
复习的计划应该总体上跟着老师的步骤走,在此同时自己制定计划。如果自己有特殊情况再加以调整。我是文科,基本上最后的复习是分成三轮。
第一轮是全面撒网式的复习。把高中课本按顺序过一遍(语文除外)。该背的东西在这一轮复习要基本搞定,数学要把不同的章节中的基础知识巩固一遍,能把内容跨度较小的题目基本解决(如果你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英语要把高一到高三的知识点重过一遍,这个过程应该有一套比较好的题量比较大的资料。语文要多注意积累,字音、字形等方面需要注意,该背的古文等要背熟。这一时期大概从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结束(不同的地方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可能不同)。
第二阶段是属于专题性质的复习。这一阶段在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之外,最好自己再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专题性质的资料。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主要是做综合试卷和模拟题。虽然不一定在高考中能碰到,但做一些综合试卷是对高考的一种模拟,无论从内容还是心理上。记住做完卷子之后要注意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在做卷子之余可以把以前背过的文综基础知识翻一翻,熟悉熟悉。
当然最后在高考前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到那个阶段可以采取以看历年高考真题为主的复习方式,多思考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