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活着的名额
王文华
灾难没有逻辑
四川地震的那天,我在台北。听到恶耗之后,我一直想着近年来重大的灾难。
2005年10月8日早上8点50分,巴基斯坦的「喀什米亚」地区发生大地震,估计8万6千人罹难。
2003年2月1号早上9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时在德州上空解体。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2001年9月11日早上8点46分,一架美国航空的767撞上纽约的世贸中心北楼。9点02分,一架联合航空的767撞上世贸中心南楼。当天在世贸,2,872人罹难。事后的美伊战争,4,096名美国人和估计约上百万名伊拉克人死亡。
这些悲剧的共同点是:坏事,随时随地、毫无原因,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受害者和灾难,没有因果关系。
四川同胞勤奋善良,为什么遇到这样的天灾?
巴基斯坦地震时一所校舍倒塌,250名学生罹难。孩子了做错了什么?他们只是乖乖去上学而已。
哥伦比亚号,是设计最精密、最安全的飞行器,可以飞行100次,但在第28次的第16天,都已经经历过外太空的严格考验,却在返回地球的最后阶段爆炸。
世贸大楼是全球最雄伟的建筑,里面有2,872名美国金融界的精英,他们努力地念书、工作、早睡早起、扶养家庭。他们一大早就去上班,没想到这成了他们遇难的原因。
这些不幸让我想起大学时念的莎士比亚悲剧。同样是城邦崩坏、王子公主受难的故事。但在那些故事中,性格决定命运,主角的悲剧,是他个人某些性格特质造成的。看了那些悲剧我被洗涤、产生警惕、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怎样怎样,就不会怎样怎样。在古代的世界,不幸可以被控制和预防。
但在21世纪,悲剧是突发而随机的,你归纳不出道理,凑不出起承转合的戏剧。现代灾难的受害者的个性跟他们碰到的意外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有!只是命运在抽考,他们刚好被抽到。而命运出的题目,谁也回答不出来!
如过是这样,他们走得多无辜?
如过是这样,我们怎么活下去?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愿意分享,我去寻找答案时,所发现的事。
继续走下去
911后,我回到曾住过五年的纽约。
世贸中心的周围,架起了好几个观望台。两旁的街道,悬挂了来全世界寄来的纪念品。墙上贴着一张纽约地图,地图上世贸中心被一个红色的爱心圈起来,上面写着「妳会永远在这里」。旁边引述圣经的话:「我虽然行过死阴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除了表达对大楼的感情,很多信和照片是给受害者的,例如Michelle Henrique。Michelle是谁,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但对某个人来说,她曾是一切。照片上的Michelle是一名年轻的金发美女,原本可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怀念她的人写着:
「我抱歉 为了所有我曾说过 或来不及说的话
我抱歉 为了所有我曾做过 或来不及做的事
我抱歉 如果我曾忽视你
我抱歉 如果我曾轻视你
请给所有你爱的人一个拥抱
因为明天可能不会再来 」
没错,对罹难者来说,明天没有来。对活下的人,明天更辛苦。灾难总是来得太快,而抱歉和觉悟,总是来得太迟。
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时,我正在纽约。接下来几天,我都关注这则新闻。在NASA记者会上,发言人威廉瑞迪说:「我们会找出爆炸的原因、改正它,『and move on』。」
「and move on」这三个字触动了我。它可以勉强翻成:「我们会找出爆炸的原因、改正它,然后继续走下去,做我们原本该做的工作,过我们原本该过的人生。」
继续走下去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对罹难者的家属,他们能「改正」什么?「继续走下去」,又谈何容易?很多人可能人生就此暂停,一辈子都活在失去的阴影中。我若是罹难者的家属,也许就是这样。
但不管再怎么难,「继续走下去」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逝去的亲友不希望我们跟他们一起离开,他们希望我们替他们把没有活完的人生,淋漓尽致地活出来。
今天是坏日子,这是一手烂牌,我们输了,但明天是新的一天。我们哭过后必须站起来,维持常态。因为只有日出日落、早睡早起的常态,才有足够的柔软来包裹人生无常、瞬息万变的悲哀。
继续走下去,但要走得更好。因为受害者,某种程度上是为你我而牺牲的。
因为每一次有这样的悲剧,我们就突然警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他们牺牲,让我们能从醉生梦死中复活过来。
如果今天我碰到巴基斯坦和川震受难者的家人,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因为他们亲人遇难而惊醒,但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没有任何可以回报的东西。
也许只有一个回报的方法:「请给所有你爱的人一个拥抱」,然后好好活着!人生充满悲剧,他们顶替了不幸的角色。我们至少不要辜负了,这个活下来的名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