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端木珈铭
端木珈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1,506
  • 关注人气:6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的《风筝》到底该不该删除?

(2013-09-06 09:56:34)
标签:

批判精神

应试教育

宫崎骏

老人

语文教材

杂谈

分类: 生活感悟

  鲁迅的《风筝》到底该不该删除?

 

    据报道: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被无情地拿掉。这一举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专家称被删除的原因是鲁迅的文章太过深刻了,孩子不宜过早接触过于深刻的阅读领域。要让他们逐渐积累见识,不如先接触宫崎骏。

 

  于是,更引起网友的热议。什么叫“孩子不宜太深刻呢?”深刻不好吗?深刻要有个边界限制吗?反对的,好像也很尖锐, 《风筝》该不该删?这要看《风筝》本身。

 

  《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时年鲁迅先生44岁。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 这应是这篇作品的精髓所在。鲁迅说的仍是救救孩子的主题。

 

  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天性是否真的“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面对《风筝》能否进行一番自我反省?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带领下,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比比皆是。孩子除了上学以外,还要参加各种特长班。小小的身体背着的却是大自己几倍的书包,小小的年纪却已经带上了厚厚的眼镜。

 

  和孩子的未来比较起来,什么都不重要,理论上讲孩子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面子不重要,难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明的未来。教育要培养朝气篷勃的青春,而不是像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暮气沉沉的“小老头子”每当看到那些日夜运算的孩子,都忍不住要放眼天空,看看有没有一二只风筝。我心疼那些孩子,因为我看到放风筝的都是锻炼身体的老人。

 

  有人说删除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篇文章艰涩不好读。这就又是胡说了,《风筝》说到底是一篇散文,而不是政论。它思想是深刻的情感是沉重的,但行文平实,有人物形象,有大量的画面和故事情节,还带有童趣,是深入浅出的手法。

 

  《风筝》没有过时,它正当其时,它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所以说,鲁迅先生也并没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让中学生接触一点先生的批判精神没什么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