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老礼儿特别多。
一般来说,不论到谁的家里去作客,主人都会沏茶来招待客人的。对于北京人来说,这是个常礼儿。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师父家,师父是用茶壶来沏茶的。我当时手脚勤快,抢着为师父家的老人到茶。不过第二次去师父家的时候,师父就改用大把儿缸子来沏茶了。我对细微之处的观察,还是很有基本功的,马上发现了这点,就悄悄地问师兄。师兄说:我到茶的时候不懂得规矩,用茶壶的嘴子对着人了。可是我还是搞不懂,为什么到茶的时候,不能用茶壶的嘴子对着人。
直到很多年以后,才明白了这是什么缘故。原来在老礼儿中,把这茶壶的嘴子当成了炮口。谁愿意别人用炮口对着自己啊!不过这种老礼儿,现在茶馆中的茶艺员都不懂,在操作过程中,常常是让茶壶的嘴子对着客人。
现在的人,没吃过大食堂的,恐怕不多。到大食堂去打饭的时候,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大师傅用勺子舀起了饭或菜,反手就扣在你的饭盆儿里。这要是遇到了北京的老人儿,不大耳刮子扇过去,也要破口大骂一顿(有位哥们儿就挨过骂。一般挨打的,都是老人的后辈)。原来这里面也是有着典故的。
现在对死刑犯行刑,基本都是执行枪决。文明点儿的,也是上电椅或者是注射毒剂什么的。在过去,行刑可是有着名目繁多的程序的。对城市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大事,会有很多的人去围观。在鲁迅的小说中,也有这方面的描写。行刑的名目有斩首、腰斩等等不一而足。在上法场的时候,一般都是徒步押送的。也有用木笼囚车的,但那就不是一般的犯人了。在去法场的途中,犯人无论想吃哪家饭馆的饭食,或者是想喝哪家酒馆的酒,老板都会立马送上来。按老观念来说,这是在积阴德,老板们也都愿意送犯人一顿酒饭。也算是行里的一种规矩吧。
在为犯人盛酒饭时,都是反手把酒饭盛进碗里的。这也是一种行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大家都知道这码子事。你如果用反手给人盛饭,等同于咒人去死。谁愿意啊?
北京人说话,爱讨个吉利。过年见面时,一般不会问:“你吃了吗?”而是说:“过年好!”
我这人比较马虎,常常忘了这码子事。当别人对我说“过年好”的时候,只好打马虎眼:“您瞧,又过年了。这日子过得真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