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吉绯
王吉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9,787
  • 关注人气:1,0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革命:子币不是当年票证(需求的解放之二)

(2009-02-10 12:35:33)
标签:

消费券

利率

货现率

子币

票证

经济学

财经

分类: 市觉茶座:竞争力专栏

    相关阅读:

        序章:2008消费需求新纪元

        认知革命:中国内需不能仿美(需求的解放之一)

        理论革命:子币不是当年票证(需求的解放之二)

        方法革命:蒙代尔只猜想一半(需求的解放之三)

        信用革命:三不敢的信用消费(需求的解放之四)

        货币革命:消费券不只拉内需(需求的解放之五)

 

    货币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支付和储藏。前者对应消费,后者对应储蓄。传统经济理论建立的时候,商品非常短缺,所以消费的愿望是过剩的,储蓄则是稀缺的。于是经济理论奖励那些愿意抑制个人消费冲动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储蓄会有利息的原因。正像萨伊说的,所谓利息就是延迟消费的一种补偿。时至今日,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现行的经济理论和体制,自然被要求进行相应的变革。

从利率到货现率

    为什么延迟消费要被补偿呢?因为多年以前,每个人都不愿意储蓄,只愿意消费,所以要用利息奖励储蓄的人。这里有一个前提假定,就是消费偏好大于储蓄偏好。如果用一个等式表达就是

    消费偏好=储蓄偏好(1 + r)

    r是利率(实际r是一组利率体系,这里指存款利率),我们通过利率的调节,使得消费偏好和储蓄偏好达成均衡状态,同时使得宏观上的货币供求达成均衡。

    问题是,r通常是非负的数值,(1 + r)将是一个大于1的数值。只有假定消费偏好永远大于储蓄偏好,这个等式才永远成立。如果消费偏好小于储蓄偏好了,利率必须为负,才能使这个等式成立。抛开银行保管费用、通货膨胀、流动性偏好等因素,更严谨的提法是,活期存款的名义利率可否为负?货币已经发明了几千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实际经济生活中,消费偏好当然完全可能小于储蓄偏好。

供求

关系

收入(元)

消费倾向

(元)

消费收益

(元)

储蓄收益

(元)

理性

选择

供小

于求

100

50-70

50

50(1+r)

OK!

70

30(1+r)

 

供大

于求

1000

200-300

200

800(1+r)

OK!

300

700(1+r)

 

    一个家庭在收入100元的时候,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在50元到70元之间。最少要花50元,满足日常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比如衣食住行,这是底线。最多可以花70元,满足一些更高层面的需求,比如美容、进修、休闲娱乐等,这是上限。

    在利息的鼓励下,理性的消费者会做出什么选择呢?一个是50(1+r),一个是30(1+r),当然会选择消费50元,满足需求底线就可以了。因为储蓄有奖励,而消费没有奖励。在供小于求的时代,这正是政府、企业、经济学家和社会希望的。

    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供大于求的时代来临。此时家庭的收入可能已经增加到1000元,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呢?从“50元~70元”提升到了“200元~300元”的水平,不会是“500元~700元”,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供求

关系

收入(元)

消费倾向

(元)

消费收益

(元)

储蓄收益

(元)

理性

选择

供小

于求

100

50-70

50(1+c)

50(1+r)

 

70(1+c)

30(1+r)

OK!

供大

于求

1000

200-300

200(1+c)

800(1+r)

 

300(1+c)

700(1+r)

OK!

    还是两个选择:消费200,储蓄800,收益800(1+r);消费300,储蓄700,收益700(1+r)。那么,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哪个呢?还是选择消费下限。

    我们一直在讲拉动内需,拉动内需的意思是政府和企业都希望你消费300块,而不是200块。可是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还在用利息奖励储蓄,结果内需自然难以拉动。

    在利率非负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消费上限?很简单,补偿消费,让消费也可以像储蓄一样获得收益,而且其收益程度比储蓄还要高,就可以了:在消费这边乘上一个(1+c),并且让c大于r。我把c定义为货现率,就是对放弃储蓄行为或选择特定消费的一种补偿。

    如果存款利率是1%,消费的贴现率是2%,那么消费100元能获得2元奖励(100元当102元使用),储蓄100元只能获得1元的利息,人们当然愿意选择消费倾向的上限去消费。

    这样公式将变成:消费偏好(1+c)=储蓄偏好(1+r)

从货币到子币

    货现率让一个家庭从原来的200元消费底线,非常自然地上升到300元的消费上限。但即使消费了300元,还有700元不得不进入储蓄。当内需特别不足的时候,我们多想把这700元也拉动成消费呀。遗憾的是,消费有上限,而储蓄无上限。

    消费有上限:不能因为消费有奖励,消费者就一分钱也不存或者是只存很少的钱,剩下全去消费了。因为消费的商品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终有效用为零的时点。何况商品一般都有保质期,消费者不可能因为消费有奖励就买回多余的商品,等待它坏掉。

    储蓄无上限:存一万块钱和你理智地花掉一万块钱,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花掉一万块钱比存一万块钱难得多。存一万,存一百万,存一个亿都是一个动作,一下就做完了,但是消费则不然。

    凯恩斯对此的表达是,货币的替代弹性为零。任何人在满足了基本的消费情况下,都不愿意把手里的货币买成任何一种商品或者是服务,都喜欢把它以货币的形式留在手里,或者存到银行去。任何人都不愿意放弃货币的流动性,以保证随时可以换回想要的商品或服务。

    怎么办呢?

    笔者多次提醒理论界注意宋代纸币,对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现实经济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宋代纸币具有如下几个区别于货币的特征:

    1.是法定货币替代物

    2.有明确的流通期限

    3.有区域和行业限制

    4.只有支付功能,没有储藏功能

    5.以金属货币或实物商品为准备

    6.是一种可流通货权

    法定货币流动性极强,但指向性为零;具体商品货物指向性明确,但流动性为零。如果我们创造一种货币的替代物,在货币与货物之间达成一个折中方案,既有一定的指向性,又有充分的流动性,就能够突破消费上限。这种方案就是子币:只具有支付功能,有一定期限和使用区域或行业限制的,以货权为基础的系列准货币。

    货币和子币把我们的财富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可以马上消费也可以存银行,另一部分虽然现在不需要消费,但把它买成一个远期的货权。当然这里有个前提,要让消费者放弃流动性,必须有货现率贴现。而把一部分货币变成子币以后,规模需求就形成了。关于子币的原理和应用,本专栏曾经多次讨论过,不再赘述。

从粮票到消费券

    笔者在2005年首次提出子币的概念,一个惊人的巧合是,随后各类子币性质的准货币层出不穷。政府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财政部发行公务卡,民间产生各类美容卡、健身卡等,互联网上流行Q币、支付宝等,这些子币之所以能够充分满足和拉动消费需求,就是因为它具有预防腐败、专款专用、为消费者提供优惠(货现率)等功能。子币最直接的好处是,这些准货币100%转化为消费需求,拉动需求的链条最短,效果最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在台湾准备发行的消费券,它是第一次由地区行政机关正式发行的一种准货币。这种准货币的特征是指定消费的商家卖场、购买的范围与种类,设定使用期限(逾期失效),只具有支付功能、不具有储藏功能,其实就是一种子币。

    有人一听说消费券、子币等概念,马上想到了30年前,我们在计划经济年代使用的粮票、布票、肉票等各种票证。所以他们往往误以为子币思路是退回到了计划经济,其实恰恰相反。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如果猪肉有限,而想吃肉的人多,我们不得不发肉票,来限制买肉的人。这个方法不仅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使用,前苏联、二战时期的美国、欧洲诸国、日本,几乎所有曾经物资短缺的国家,都使用过。这是目前我们能够想到的、针对供给短缺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如今需求不足,供给相对旺盛,我们当然可以发行消费券(子币),来强迫消费者只能消费不能储蓄,从而冲抵产能过剩,使经济健康运行。子币将是未来唯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的方法。

    消费券(子币)的方法,与曾经的票证恰好相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票证强迫过剩的需求放弃消费,消费券则“强迫”稀缺的需求主动消费。

    读者可能注意到“强迫”字样,不仅在字面上让人感觉不舒服,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剥夺了消费者的自由,让人部分放弃了消费和储蓄的选择权,这也正是台湾消费券惹起争议的原因所在。消费券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只是发行子币,却没有配合货现率,还不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

    消费券与货现率应该怎样相互配合,才能够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去消费,让发行机构在不欠债的情况下普惠民众,让消费券持续有效地拉动内需?敬请关注“需求的解放”系列文章。

(本文原载于《三联竞争力》2008年12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