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诺威市政厅出来,立刻乘地铁8路前往火车站。到达汉诺威火车站已是15时差3分,错过了原计划要乘坐的14:26开往卡塞尔的那趟列车,好在15:26还有一班车开往卡塞尔。但是到达卡塞尔的时候雨越下越大,我们连车站都没出就改变了主意,决定马上回海德堡,改日再来!
回到海德堡的第三天,我们起了个大早,10:24就到卡塞尔了。这次专程到卡塞尔,就是因为她是格林童话的诞生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谁不知道格林童话!《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使我们童年的生活充满色彩,又教给了我们智慧、善良和勇敢。下火车之后,按照惯例,首先到旅游咨询处咨询,然后到公交站自动售票机上买了一张两人的一日票,卡塞尔之游就开始了。

卡塞尔市政厅

市政厅广场一角悬挂的欧盟旗帜和德国国旗

市政厅前姿态妖娆的金狮

市政厅正面
11:05,我们来到由格林兄弟故居改建成的格林兄弟博物馆(据说这栋楼房过去是王宫的一部分),最初是黑森伯爵卡尔的天文台,是1714年法国建筑家Paul
du Ry设计的。

格林兄弟博物馆

博物馆正面
这栋楼房最初的样子,看起来和现在的楼房没有什么不同。

博物馆门口的大标牌上有七国文字(除德文外,还有英、法、西、俄、日、中文)的说明
格林兄弟出生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小城哈瑙,大学毕业后在卡塞尔生活了30年,长期任职于卡塞尔王家图书馆。哥哥雅科布·格林在1860年的回忆中这样写道:“卡塞尔的生活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兄弟俩在卡塞尔认识了一位经常给周围的大人孩子讲古代传说和童话故事的妇女,叫德罗特亚·菲曼。她记忆力非常好,喜欢讲故事。格林兄弟用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听她讲,并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编写了《儿童和家庭童话》一书,汇集了大约200个童话故事。这本书出版后逐渐成为畅销书,他们在世时就已经再版17次,并流传到全世界。至今已先后被译成160多种文字,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据说这位可敬的妇女生前居住的木结构房屋至今还在格林兄弟街46号“童话屋”。

矗立在格林兄弟出生地哈瑙市政厅附近的青铜像(站立的是哥哥雅各布,坐着的是弟弟威廉)

格林兄弟画像
进入博物馆,就立刻进入了这两位伟大兄弟的世界,博物馆用多种方式展示着他们的生活、工作和作品。

格林兄弟头像

哥哥雅可布·格林(1785—1863)

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

右图为《儿童和家庭童话》初版时的封面。如今已传遍全世界,译成160多种文字。其中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最著名的是迪斯尼的动画片)、歌剧、话剧、舞剧、音乐作品、通俗歌曲、连环画、油画,甚至成为广告和时装的主题。
博物馆里展出了格林兄弟童话的各种版本、各个国家各种文字的译本、电影、话剧以及格林兄弟珍贵手
迹,还展出了兄弟俩成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料和实物。
这一幅幅生动的插图使我们想起一个个熟悉的故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博物馆还按照年代顺序展出格林兄弟生活和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反映出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影响。
在博物馆二楼,各个房间装饰配置了当时的家具或其他物品使人们真实地回顾兄弟俩当时的情况。

格林兄弟手迹

当年的学习场景图1

学习场景图2(老照片)

学习场景图3

家庭器物

家庭器物

家庭器物

家庭器物

家庭器物

家庭器物

灰姑娘的舞鞋

青蛙国王
看着展览,儿时记忆不断在眼前浮现,我们有时因同感而相顾会心一笑。细想起来,这些故事不仅给我们的少儿时代带来阳光,还伴随我们渡过青年,进入中年,直到步入老年。的确,我们心中对善恶的分界,对忠奸的辨识,对勇敢和怯懦的取舍,对聪敏和愚钝的好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格林童话主角们的启发和润泽。谁能断言,格林“童话”仅仅是为儿童的呢!

格林兄弟博物馆留影
除去固定的展出之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一些特别展。比如近期内为丹麦作家举办展览和为当年与格林兄弟合作过的作家举办展览等。
两位可敬的格林兄弟去世后安葬在柏林。他们的坟墓至今仍静静地躺在柏林马太教堂墓园内。

格林兄弟的墓地
从格林兄弟博物馆出来,乘上1路有轨电车来到威廉山脚下,换乘23路公共汽车去下一个目标——威廉山上的狮堡(Löwenburg)。
2009-04-10 猫堡日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