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2008-03-21 14:16:23)
标签:

艾舍尔

数学画

形变轮廓

连续性

型变内容

blog

qucy

时尚

分类: 另类遐想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艾舍尔的数学画

倍受数学家们推崇的荷兰著名艺术家艾舍尔(M. C. Escher, 1898~1972)的生平可参阅阅读材料8-1。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他的平面镶嵌画。

8-4-1  平面图案镶嵌

平面的规则分割称作“镶嵌”,即将封闭平面图形互不重叠排列起来,完全覆盖平面而不留空隙。如铺在地板上的正方形地转。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发现:正多边形中只有三种能够镶嵌整个平面。如下图所示。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平面的正三角形镶嵌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平面的正方形镶嵌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平面的正六边形镶嵌

但艾舍尔对各种镶嵌都十分着迷,不管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他还特别钟爱所谓的“变形”(metamorphoses):图形变化,且相互作用。

前已提及,他对于镶嵌的兴趣始于1936年旅行西班牙的时候。他花三天时间描这些镶嵌画,后来他自己声称,这是他“曾经发掘过的最丰富的灵感的源泉”。1957年,他写了一篇关于填充画的文章,文中评论说:

在数学方面,人们已经从理论上考虑过平面的规则划分……这是否意味着它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呢?在我看来,不是的。数学已经打开了通往一片广阔领域的大门,但它还没有进入这一领域。它对于如何打开大门的方式,比门后面的花园更感兴趣。

艾舍尔在他的平面镶嵌画中开拓性地使用了一些基本的图案,并应用了反射、滑动反射、平移、旋转等数学方法,获得了更多的图案。他还将基本的图形进行变形,成为动物、鸟和别的图形。变化后的图形服从三重、四重、或六重对称。效果既惊人又美观。一位俄国数学家对他说:“你比我们任何一位都懂得更多。”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艾舍尔镶嵌图案的构造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爬虫的平面镶嵌(1939)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鸟的规则平面镶嵌(木刻, 1949)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天鹅的规则平面镶嵌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骑马的人:平面的规则镶嵌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昼与夜(木刻, 1938)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天与水之一(1938)

在《爬虫》(Reptiles)中,状似蜥蜴的爬虫,爬出平面拼图,登上精装书,行过三角尺,跃上十二面体,胜利地朝天喷气,转上钢杯,“疲倦但满足地回到对称的平面世界里”(艾舍尔语)。艾舍尔在许多六边形镶嵌中使用这爬虫图案。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爬 虫(版画, 1943)

 

  正多面体

艾舍尔对于正多面体特别着迷,他的许多作品都以此为主题。我们知道,世界上只有五种正多面体——柏拉图立体: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在木刻画《四种正多面体》中,艾舍尔将四种正多面体画在一起,他们的对称轴是同一条直线;四种图形是半透明的,每一个图形都可以从别的图形中看出来。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四个正多面体 (木刻,黑、黄、红三色,1961)

将正多面体的每一面代以一个棱锥体,即可将正多面体可以变成许多有趣的星形体。一个很漂亮的例子是艾舍尔的《秩序与混乱》(Order and Chaos)中的十二面星体。星体居于一个透明的球体之中,其冷峻的美与四周乱糟糟的零碎杂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看出,观察者左上方明亮的窗户映在球体中。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秩序与混乱 (版画, 1950)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引 力(1952)

相交立体也见于艾舍尔的许多作品中,最有趣者之一是木雕版画《星星》(Stars)。画中有相交立体有正八面体、四面体和正方体等。艾舍尔在多面体中画了变色龙,打破了我们通常的舒适的感性习惯,促使人们以新的眼光来看他作品中的事物。这当然是数学家之所以推崇艾舍尔作品的又一原因——因为所有数学发现的背后正有着这样一种感性的新颖性。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星星(木版画, 1948)

《双小行星》是由两座结构繁复的四面体相互交叉而组成。其中一座像个四角岩石山巅,上面怪莽野卉、猛兽异禽,象征着自然的造化。另一座则是人工的建筑,尖塔奇楼、玄梁妙壁,代表人类的工艺,整座双小行星的结构,杂乱与对称、蛮荒与文明交错鼎立,岩石的四面体尖顶又恰自工事四面体的城门突出,直堪称鬼斧神工。艾舍尔此画的设计,令人想起科幻小说中所谓的天体工程(astroengineering);天体工程学幻想有朝一日,人类的科学技术能进步到可以改造太空中的星体,或建立配合星体的巨大工事,比如说:在太空轨道上建造环绕地球的环形城市,将小行星中心挖空再装上喷射推进引擎而成的太空船,朝黑洞倾倒垃圾藉以带动发电机的能源工厂,将数颗行星融合后重制成更硕大的人工球壳星等等。

艾舍尔完成《双小行星》时是1949年,当时他是否接触到正方兴未艾的科幻风潮,已不可考。但许多天体工程学的概念,如黑洞能源厂、小行星太空船等,都是1949年后的事。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双小行星(木刻, 1949)

若将《双小行星》视为天体工程的设计,那艾舍尔可就是先驱者了!

《四面体小行星》《双小行星》类似,但却是机关布景更复杂的精密建构。如果说《双小行星》是天体工程的设计,那么《四面体小行星》就是太空工程的产物。电影《星际大战》中,一再被绝地武士炸毁的帝国“死星”,就是颗硕大无朋的金属人工星球。太空工程与天体工程不同之处,在于太空工程并不涉及大规模改造自然星体,而是试图建立完全人造的工事,例如:月球基地、太空站、星舰、人造星球等。

《双小行星》相同,《四面体小行星》也有个重力中心,四个面、六个边和四个尖角上的人与物都受向心的重力场牵引,不至受力方向错乱或飘浮太空。球形的大气层包著这颗小行星,四个尖角穿出大气层——依艾舍尔的解释,尖角上的空气仍足够上面的人呼吸。再细看其精细结构,可以发现每个面上建筑物所包围的环状岛附近,都有可供小舟划行的水道,水道四通八达,可通往小行星其他的面上。水道的设计犹若威尼斯,屋宇房舍也是传统意大利式,人们自在地泛舟于水道里,徜徉在城楼上,穿梭于拱桥间,享受著美丽小世界里的阳光、空气和水。这样的设计实在是最浪漫的古典式太空工艺。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四面体小行星(木刻, 1954)

 《扁虫》里的大眼睛扁虫,悠游于一处由四面体及八面体块构筑的空间里。这样的建筑并非常见的方形砖块所砌成,亦无水平的地板或垂直的墙,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却恰恰能让扁虫睁著水汪汪的大眼,自自在在地漫游其间。而这样的建构,若不视为扁虫的水族箱,纯就空间设计而言,也极具现代化的风味。整个由多面体作为单元的构造,亦像是科幻电影里太空站的内舱。艾舍尔的其他几幅关于多面体的画作,则是更具科幻意味的设计。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扁虫(版画, 1959)

 

   莫比乌斯带、结、螺线

艾舍尔对于拓扑学很感兴趣。拓扑学研究的是图形在变化的时候(不撕开)的不变性质,在艾舍尔生活的时代,正是拓扑学方兴未艾的时候。莫比乌斯带或许是最早的例子。对此艾舍尔创作了许多作品。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侧。

如果你沿着艾舍尔的《莫比乌斯带》(之二)(Möbius Strip II)上的蚂蚁所走的路线去走,你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在带的相反的两侧走——它们都走在相同的一侧。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莫比乌斯带(之一)(木刻、木版, 1961)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骑马的人(木版, 1946)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莫比乌斯带(之二)(木刻, 1963)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天鹅(木刻, 1956)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结(木版,1965)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结(1966)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螺线(木版, 1953)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有鱼的球面(木刻, 1958)

艾舍尔的数学画--形变轮廓的连续性与型变内容的连续性 

球面螺线(木刻, 19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系列建筑(六)
后一篇:找点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