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小波雕塑势来信 |
冷弦,你好!
我的“大本营”是我自己的博客http://www.zmarts.cn/blog/,新浪博客我最近常去,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我这个博客。
我很喜欢你的”势”的观点,音乐的势和美术的势势一样的,这都是为了得到某种力度和节奏。你对艺术的理解是很多人无法达到的。我的雕塑,身体两边是无力下垂的,但从岔开的双腿到躯干的中轴,形成一股向上的趋势,直冲头顶,这是雕塑的主要趋势。下垂和上冲——两股力形成了矛盾,这种力量用于塑造王小波,是适合的。我原没有解释这个构图的意思,是因为在艺术界看来,现在做一个雕塑,还去考虑这些是过于原始,这是罗丹时代的主旋律,当代艺术概论已经不强调这些了。
郑敏
发件人: HenBing Li [mailto:HenBing.Li@UGent.be]
发送时间: 2007年4月12日 5:42
收件人: 'zm'
主题: 还有一点感受
我会常去你的博客造访的,你的文字我也爱看。我起先用google查到你好几个博客地址,但不知哪一个是你的“大本营”?
我现在在做艺术理论研究,尽管是音乐方面的而不是美术,我仍然能感到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之处。我目前做的课题与音乐的表现力(expressiveness)有关, 我在试图揭示运动与情感(motion and emotion)之间的联系, 这个运动来自发出音乐的人——演奏(乐器)者的演奏运动,这个运动过程产生一个运动的“势”(gesture or posture),它以声音的形式出现,这个“势”是联系演奏者和欣赏着之间的表现力(表达与理解)所在。从你的这个雕塑作品,我也看到了“势”:压得变形的脚后跟,垂着的手臂,耷拉着的阴茎和下巴,额头上的皱纹,半抬起的眼皮,倔强的头发(应该再不老实些)等等,这些都很能给人感觉。这些你是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的,而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是铜塑,而且头部以下以写意来表现,效果可能更好。当然,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这个想法而已,作品是你自己的,它已经相当出色了。
其实我不太了解雕塑,我说的“势”和写意就是象卡蜜叶.克罗黛尔(Camille Claudel)的《华尔兹》和《成熟年代》等那样的,我不久前看到,它们真的让人感动。这里有我当时随便拍的一些照片,感兴趣的话来看看:http://hateice.blog.sohu.com/40700179.html
冷弦
From: zm [mailto:zmarts@126.com]
Sent: Wednesday, April 11, 2007 5:29 PM
To: HenBing.Li@UGent.be
Subject: 答复:
非常喜欢你的“王小波”雕塑,写了些我的感受
恩谢谢!很高兴你喜欢。我已经看了,多到我得博客看看。
发件人: HenBing Li [mailto:HenBing.Li@UGent.be]
发送时间: 2007年4月11日 22:58
收件人: zmarts@126.com
主题: 非常喜欢你的“王小波”雕塑,写了些我的感受
郑敏你好!非常喜欢你的“王小波”雕塑,写了些我的感受(不多),在我博客里,如果感兴趣阅读,这是链接和地址:
http://hateice.blog.sohu.com/41627397.html
冷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