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华大学工字厅周自齐清华百年演义李子迟 |
分类: 杂文言论 |
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而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那座历史悠久的巍巍工字厅。彼得大帝从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则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游美肄业馆的馆址确定为清华园后,原计划宣统二年(1910)秋竣工,因此游美学务处才于宣统二年正月(1910年3月)呈文外务部,要求各省提学使于四月二十日(5月底6月初)举行选拔考试,于五月十五日(6月21日)以前,把考取送京复试的第二格学生名单报到游美学务处。可同时在外务部任职的总办周自齐,接下来又要忙着接见美国商务代表,谈判购买美国军舰事宜;而此时工人又罢工数月,肄业馆馆舍不能按期投入试用,第二格学生的招生和肄业馆开学只好推迟到宣统三年(1911)春。
【周自齐】
宣统二年七月初十(1910年8月25日),周自齐陪海军大臣载询出访美国,行程2个多月,于西历11月、12月间回国。12月21日,游美肄业馆根据范源濂的提议,向两部呈文申请延长学制和扩大办学规模,设立初等、高等两科。初等科招收300名,高等科招收200名,各为4年毕业,高等科毕业后才准许出国留学。高等科分科教授,参照美国大学办理,毕业学生不仅限于留美一途。
两周后,学部批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将初等科改称中等科,并规定清华学堂设正、副监督(相当于正、副校长)3人,由总办周自齐和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
翌年1月18日,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呈文报告拟定的学生考试期限。呈文通知1910年7月录取的143名高等科学生,于1911年2月28日前来京报到。各省咨送的184名第二格学生,于2月18日前来京复试。《大公报》刊登了游美学务处关于招生的广告。
【重华轩珍藏清华学人手迹之周自齐】
1911年,清华一院(学堂大楼)、二院、三院、北院、同方部、校医院等方陆续落成,其中清华学堂大楼成为早期清华的象征。随后,游美学务处和肄业馆迁入清华园,并正式将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1910年末的一场大雪,把北京城打扮得银装素裹、妖娆动人。由于全国普降大雪,原计划在京进行的复试,因交通问题各省学生不能按时到京而延期。当年旅途的劳苦,从陕西省咨送生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的日记中可知一二。(摘自李子迟等人著《清华百年演义》一书,济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