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司马相如卓文君数字诗写给孩子的成长故事书济南出版社 |
分类: 杂文言论 |
司马相如(约前179—?),字长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为《子虚赋》、《上林赋》等。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将其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汉武帝欣赏其赋而封他为侍从郎,后出使西南,晚年任孝文园令。他在家乡四川临邛与卓文君(生卒年不详,应比司马相如略小几岁)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汉朝初年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曾为武骑常侍。因未受到天子赏识,郁郁不得志,故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
有一次,司马相如受临邛县令王吉邀请,赴当地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新婚不久便离婚的漂亮、聪颖女儿,名叫卓文君。她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内窥视对方,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仪表堂堂,不免芳心暗许。相如却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传爱慕之情。因相如亦早闻文君芳名,此次偶窥其花容月貌,更是心向往之,情不自禁。司马相如、卓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成其好事。
当时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了所有东西以后,回到临邛开了一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且好面子,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
司马相如有泰山大人支助,且酒店经营得也不错,作品亦越写传得越远,于是财名兼得;后来又受到汉武帝宠幸,便开始宿娼狎妓、寻花问柳,竟不理会文君了。后人为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一说是文君自己所作。)将相如刻画成了一个典型的好色之徒、负心汉子。并表达了文君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他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以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仕途、文坛得意,竟产生了弃妻另娶之意(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他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据说,文君还写了一首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似有轻生自尽之意。
终于在某天,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只有13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在看完妻子的信后,不禁惊叹妻子的才华横溢、心思聪慧。遥想昔日夫妻的恩爱之情,他顿时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按语: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本文收入本人主编著作《榜样是最好的老师》“诚信卷”,济南出版社出版。]
- (2014-05-18 08:33:39)
- (2014-05-17 08:12:33)
- (2014-05-14 18:30:56)
- (2014-05-14 06:36:51)
- (2014-05-13 22:24:32)
- (2012-10-14 18:18:19)
- (2012-08-09 00:13:34)
- (2012-08-07 01:08:01)
- (2012-08-05 18: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