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

标签:
杂谈魂断蓝桥费雯丽凄美爱情 |
分类: 影视片花 |
战争阴云下的爱情悲歌
《魂断蓝桥》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三大凄美爱情电影之一,它上映于1940年,距今已经八十五年了,但,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依然吸引着无数观众趋之若鹜,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男主角罗伯特-泰勒的英俊潇洒和女主角费-雯丽的楚楚动人;再如,本片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其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长叹,具有极强的催泪效果;还有,本片中根据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主题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被奉为电影歌曲的经典。
其实,本片在美国上映之初,并未掀起波澜,原因是其中所演绎的故事非常老套,尤其是表达的“以死殉情”的主题被开放、浪漫的西方所鄙夷,而这正恰恰吻合了东方人的情爱理念——以生命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这也是本片在我国备受热捧且长盛不衰的原因。
本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紧扣“蓝桥”,演绎了一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蓝桥”指的是英国伦敦的滑铁卢大桥,它既是本片的标识,也是本片的题眼,因为本片的传奇故事与“蓝桥”紧密相关——男女主人公相逢于“蓝桥”,相爱于“蓝桥”,相别于“蓝桥”,随后,女主沦落于“蓝桥”,最后女主“魂断”于“蓝桥”。
纵观本片其之所以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是,编导们在其中“制造”的连续不断的意外和翻转。若以男主匆匆离开奔赴战场为节点,可将本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表现的是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的经过,充满着温馨和甜蜜,其中连缀的是一系列的“意外”——男女主人公在“蓝桥”意外偶遇;分别时女主意外的将“吉祥符”赠给男主;男主辞去晚宴意外的来到剧院观看女主的芭蕾舞演出;男主意外的邀请女主到烛光俱乐部共进晚餐;来到教堂,本来想结婚的男女主人公,却意外的因法律的规定,下午牧师不能为他们举行婚礼;本来约定第二天上午十一点举行婚礼的男女主人公,意外的因男主要提前上前线而泡汤;女主因去火车站送别男主而未按时参加演出意外被剧院开除。后半部分主要展现的是男女公重逢后的情绪和心态变化,有尴尬,有矛盾,有喜悦,但更多的是令人扼腕长叹的悲伤,其中的翻转起着强劲而有力的推动作用——女主从报纸上获悉男主阵亡的消息,是女主沦落的起点,也是全片最为关键的翻转,正是这一消息决定了女主的命运,也决定本片后半部分的走向;接着,男主突然的意外归来,更是本片提升的一次翻转;结尾,最令人意外的是女主来到“蓝桥”,沉着冷静,默默的走向迎面而来的军车,这一以命殉情的翻转,把本片推向了高潮,也是本片最为精彩的点睛之笔。
本片最让我叹服的是女主角的饰演者费-雯丽,她的颜值无与伦比,她的举止优雅得体,她的演技炉火纯青,可以说,在本片中费-雯丽一直是在用她那双灵动而清澈的眼睛在演戏,尤其突出的是女在蓝桥车站流落时,突然看到男主生还归来的那一幕,费-雯丽的眼神细致入微,层层递进——由讨好的微笑,到平静的等待,再到吃惊的望见,最后是横溢四射的喜悦,可谓精彩绝伦。还有,女主最后在蓝桥上走向疾驰而过的军车的那一幕,费-雯丽的眼神是坚定的,且随着向前迈进的脚步,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决绝,大有视死如归的意味,把女主对爱的忠贞的表达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我想说的是自本片上映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造成女主凄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
,是战争,是哪场在欧洲大陆燃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觉得,的确是战争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分开,的确是战争迫使女主落入风尘,但,从本片的开篇可以看到,若不是战争,若不是那呼啸的警报声,男女主角就没有在蓝桥上偶遇的机会,就没有在防空洞近距离的交谈,就没有男女主角一见钟情的相爱,所以说,战争既为男女主角提供了相识的机遇,也是女主最后沦落和自杀的背景,我觉得,女主悲惨的命运还是有她的性格造成的,首先在男主离开女主上前线后,若女主能在信中向男主说明自己的窘迫,那么她一定能得到男主的帮助,最起码是经济上的援助,不会使女主落入风尘,而自尊心极强的女主没有将自己的落魄境况告诉男主,这就为她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其次,女主在与男主的母亲相见时,也许是虚荣心作祟,也未能实情相告——告诉其男主阵亡的消息,告诉其自己的境况,这就错过了借一臂之力改变自身处境的机会;最后,当男主归来后,若她能敞开心扉,诉说衷肠,或许就能得到男主的理解和原谅,但女主选择了逃离,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殉情,正是这刚正不阿的性格,让她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令人唏嘘长叹!
前一篇:《超级女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