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01,331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2012-04-18 10:23:30)
标签:

吴幼坚

同志母亲

同性恋

吴幼坚工作室

长沙

讲座

三湘都市报

分类: 传媒学界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2012年3月27日晚,将满65岁的阿坚首次在长沙举办讲座:《一位母亲眼中的GAY》。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 吴幼坚

 

    小启:因4月20、22、28、30日都有活动须作准备(包括制作幻灯),24日还要接受澳洲学者采访录像,时间紧迫,4月18日晚热线暂停。敬请谅解!

 

    2012年3月下旬,我首次以同性恋者母亲身份,在曾因组稿、访友多次来过的长沙市,举办同志亲友座谈会、同志母亲讲座等彩虹活动。感谢长沙广大同志、同志父母与非同友人的参与,也感谢长沙媒体朋友的关注支持,使我此行收到良好效果,为今后继续在湖南、在其他省市开展公益活动,积累了新的经验。以下是相关微博和深度报道,为保存历史资料,也就不嫌篇幅长了。

 

一、微博选辑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http://t.cn/zOppuOs她是中国第一位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在湖南举行首个公开的“同志”话题讲座,“儿子说他是同性恋。这有什么好惊讶的!”90多名湖南“同志”和他们的父母来到现场听课,本报记者也通过这场讲座,走近了湖南“同志”这个独特的群体。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三色堇吴幼坚:感谢《三湘都市报》给予大篇幅的正面报道。今天下午我在广州组织海珠湖春游,60多位男女同志、同志母亲、非同友人进行体育游戏、防艾知识抢答、自由组合游览春色、AA制晚餐……十分痛快!到家已很晚且挺疲累,来不及阅读贵报长文,先转。

 

    @叶竹尖尖:长沙阅读量最大的报纸。给力!

 

    @陌小麒:@三色堇吴幼坚吴妈妈的长沙行我是全程参与了,也很有幸可以结识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总的来说吴妈妈的这次长沙行是非常成功的,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为我们这些活在黑暗中的人群争取到更多平等的权利。

 

    @淡蓝同志新闻【同志报道】4月15日的湖南《三湘都市报》以“特别关注”等第2、3、4连续三个整版,报道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三色堇吴幼坚近日在长沙的《一位母亲眼中的Gay》讲座以及同性恋相关话题,标题有“儿子说他是同性恋。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同性恋者不需要特殊权利,需要的只是平等相待”等。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讲座结束后阿坚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独家专访。
 

二、三湘都市报《都市周末》编者的话

 

    新的《都市周末》换上新装与大家见面了。新的《都市周末》,是我们给您的新奉献,也是我们的新姿态、新实践。它将坚持并发扬本报既定的价值理念,以“创新湖南,忧乐中国”为着力点,为您提供一份更有创新度、更具精神附加值的内容自助餐。

 

    我们要树立起新湖南人、新媒体的精神风骨,担更重的道义,放更多的光明;我们希望让公心与诚意代替嬉笑与怒骂,让常识与真理代替无知与荒谬。新湖南人的血管里,不能只流淌低浅简单的娱乐血液;新湖南人的精神家园,不能只播种艳俗与夸饰;新湖南人输出的精神产品,不能只有超女们的红袖歌喉;新湖南人的精神骨骼,不能没有血性和刚猛。

 

    我们坚持寻找万变之中那些不变的价值;我们希望发现有信仰的资本、有责任的公民、有意义的人生,希望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为了每一个人的自然、自在与自由;为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梦想贴得更近、更紧。创新湖南,忧乐中国,必须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你我有幸同在中国大崛起大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让我们一起创新,一起忧乐。

 

三、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三湘都市报2012-04-15)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327日晚,吴幼坚在讲座现场。记者  李丹

 

 (记者李婷婷见习记者曹文飞)“这就是我的儿子远涛和他的男朋友。”说到儿子,著名的同性恋者母亲吴幼坚满脸笑容,幸福溢于言表,“他是这么一个健康、快乐的男孩,我有什么好为他担心的呢?”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幻灯片上,郑远涛和他的男朋友靠在一起,笑得格外灿烂。

 

  这是长沙西站附近交通科技驾校里一间小小的教室。3月27日晚,即将过65岁生日的吴幼坚,在这里举行一场名为《一位母亲眼中的Gay》专题讲座。这是湖南首次对外公开的关于“同志”话题的讲座。90多名湖南“同志”和他们的父母来到现场听课,看看这位一直在网络上和他们交流沟通的吴妈妈。

 

  《都市周末》记者通过这场讲座,走近了湖南“同志”这个独特的群体。

 

  现场

 

  儿子“出柜”时,她问了三个问题,然后倒头就睡

 

  讲台上,吴幼坚侃侃而谈,始终微笑,语气平缓,用词幽默,喜欢使用反问句,“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难道我还非得摇醒老公说儿子是同性恋怎么办啊?”她以这样轻松俏皮的描述,来回忆儿子“出柜”时的情景。

 

  1999年4月一个普通的夜晚,郑远涛正在写作业,吴幼坚走进他的房间说:“不要老写个不停,妈妈编了一天的稿子也累了,咱们娘俩聊聊天吧。”

 

  台灯下,天南地北的畅谈,让这对母子感觉非常放松。这时,远涛对吴幼坚说:“妈妈,你这么信任我,那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有没有觉得,其实我是喜欢男孩子的呢?”

 

   与一般的母亲截然不同,对儿子的突然“出柜”,吴幼坚甚至“并没有感到什么惊讶”。远涛坦白,进入初中后就发现自己似乎喜欢男生,青春期的那些梦境里出现的也都是男生。面对儿子的坦诚,吴幼坚淡定地提了三个问题:同性恋那么少,你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同性恋,你如何找朋友呢?同性恋是艾滋病高发人群,你如何预防艾滋病?你都没试过谈恋爱,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喜欢女孩?

 

  前两个问题,远涛自如地回复妈妈,请她放心。最后那个问题,吴幼坚想继续劝说儿子:“可能现在你没有碰到让你觉得很动心的女孩,但上大学后、工作后,你确定遇不到非常优秀的、能让你真正喜欢的女孩吗?”远涛说:“妈妈,你是做编辑的,你有很多很优秀的女作者,你会爱上她们吗?”吴幼坚摇摇头。“这就是了,你是异性恋,自然不会对她们有好感,我是同性恋,所以也不会对她们有好感呀!”(坚注:儿子说此话原词是“爱上”而不是“好感”。同性恋对异性可以有好感,但不是爱情。)

 

  儿子坦然的话语,让吴幼坚忍不住反省了一下自己,并尝试着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问完三个问题,吴幼坚拍拍儿子的肩膀:“那没事了。”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倒头就睡。那天晚上,反倒是郑远涛没睡好,虽然“出柜”没有预想的那样遇到巨大阻碍,但毕竟是把心里积压了几年的秘密告诉妈妈了,他很激动。

 

  那年,郑远涛19岁。

 

  中国第一位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

 

  “儿子能够比较顺利地‘出柜’,或许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方刚和李银河的东西,让我了解到同性恋这个群体的存在。在此之前我的身边没有一个同性恋者。”吴幼坚说。当天晚上她没有摇醒丈夫商量对策,她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直到第三天,正好远涛不在家,她才告诉了丈夫。“我先生之前在海外,没有很强的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他也很快就接受了。所以我儿子‘出柜’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郑远涛有过几段同性恋情,最后无疾而终,直到2005年,从广州去北京的他认识了男孩“小周”,开始了持续至今的稳定恋情。2005年11月,吴幼坚以同性恋者母亲的身份接受南方电视台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者的母亲。2008年6月28日,广州成立中国首个同性恋亲友会,吴幼坚任会长。同年12月,在2008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吴幼坚因其致力于建立多元、宽容的社会认知,以一个知心母亲的形象,成为20名参加终评的候选人,并获得最高票数。2012年1月1日,成立“吴幼坚工作室”。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327日晚,讲座结束后,吴幼坚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记者  李丹

 

  “我骨子里不是一个很守规矩的人”

 

  这或许源于她“绑不住”的个性。小时候,吴幼坚是学校的宣传委员,是公认的“才女+美女”。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自行策划、自费出版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成为中国第一个出版并公开发行个人写真集的普通人。她现在坚持每天到公园去跳舞。“我骨子里不是一个很守规矩的人,不愿意在一个老师带出来的统一的节奏和步伐里学。只要听到好的音乐我就想跳,有人说让我教她,我说没法教,因为我自己都没法重复刚才是怎么跳的。”后来的情景就变成,一批人在那里规规矩矩地跳,她一个人在旁边拿把扇子旁若无人地乱跳。

 

  吴幼坚说,她最爱的三种颜色是:热烈的红,深沉的黑,纯洁的白。说到自己和儿子的时候,她总是那么开心,满面春风;但当讲座进行到中途,谈起这几年她接触到的一些案例:曾经因为家人无法接受他的性倾向而出家做和尚的河青,年仅19岁、爱写古体诗、被家人逼婚后选择自杀的小雨……吴幼坚的脸上渐渐失去了笑容。当河青、小雨的画面出现在幻灯片里,她几番哽咽,难以抑制自己的哀伤:“我现在身上戴着的这朵彩虹玫瑰(注:见链接),就是河青亲手做给我的。”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观点

 

  多元包容的社会最和谐

 

  你问我怎么看当代年轻人性别模糊的问题,我确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我相信在没有外界压力、主观诱导的情况下,一个人内心向往的生存状态,更符合自身天性。

 

  很多人不满我,说我唱高调,说父母都是爱子女的,难道不该为子女从小操心过细安排吗?但怎样才是子女最需要的呢?父母往往不问不想。我去各地讲课,很多大学生不是同性恋,课后也来诉苦,说父母对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初恋到婚育,从报大学到就业统统包办。子女不敢违抗,内心压抑反叛,与父母日益疏离。

 

  我认为合格的父母,是充分尊重子女,教育孩子正直善良,掌握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其余由子女自行决定。这样,无论男孩女孩,性格气质爱好穿着打扮都顺其自然。

 

  世俗观念规定男人女人该如何如何,但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老祖宗男女都穿裙子梳辫子,还不是过了一个个朝代?再如擅长形象设计的男性美容美发师格外阴柔,掷铁饼举重踢足球的女运动员特别阳刚,这没什么不妥啊。多元包容的社会最和谐。

 

    相关链接

 

  关于“出柜”:出柜(Come Out)指同性恋者向他人表明其性倾向。由于社会压力,同性恋者常常隐瞒自己的性倾向,如同藏身于衣柜中。当他们向外界表明其性取向身份时,即被称为“走出衣柜”。

 

  关于“彩虹旗”:由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组成的多彩旗帜,分别代表“生命”、“康复”、“太阳”、“自然”、“和谐”、“精神”。是一个全球LGBT(指称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的一个集合用语)社区公认的标志,代表LGBT人群的多元。

 

  允许同性恋婚姻,至少证明

 

  在这个国家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是平等的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同性恋者不需要特殊权利,需要的只是平等相待

 

  3月27日晚,讲座结束后,吴幼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三个小时的讲座,她看起来丝毫没有倦意,目光炯炯,思路清晰,并在摄影记者的要求下,再一次即兴舞了一曲。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2011年4月下旬阿坚在北京开讲座,儿子郑远涛及其男友在妈妈64岁生日当天,请她去鼓楼附近吃晚餐,阿坚系着两个儿子送的蚕丝围巾与远涛合影。

 

  我不喜欢讲大道理,我和儿子就像朋友

 

  都市周末:这次因何来到湖南?你了解到的湖南的同性恋情况如何?

 

  吴幼坚:我从2005年至今公开支持同性恋群体7年,公益活动大部分在广州开展,也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举办同志父母恳谈会、亲友座谈会。而湖南与广东相邻,长沙是省会,我却没以同志母亲身份进行过宣传,这次想填补空白。

 

  湖南同性恋情况应该与全国内地差不多,比如媒体甚少宣传同性恋科学知识,公众对同性恋存在误解、偏见、歧视。不过我首次来长沙开座谈会,几十人通过网络报名,聚餐交谈的时候个个大方开朗,很多人愿意与我合影发博客微博;讲座地点不在市中心,近百人晚上赶去听课,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渴望,这是长沙同志给我留下的好印象。

 

  都市周末:看得出来,儿子远涛对你非常坦诚和信任,这种信任感是如何建立的?是否跟他小时候,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关系呢?

 

  吴幼坚:我父母都是1936年入党的老干部,幸运的是父母注重民主尊重个性。我与先生儿子陪伴父母度过人生最后15年,正直而自由的家风,为远涛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他从小与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同桌吃饭,听大人谈论时事政治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独立思考,渐渐学会明辨是非。我不喜欢讲大道理,而注重言传身教,和儿子逛街、买菜、去公园,都边走边聊就像朋友。

 

阿坚长沙行座谈会讲座皆获成功 

阿坚3月26日晚上与长沙同志拉拉、非同友人聚会,49人济济一堂亲情融融。  

 

   他们不需要特殊的权利,需要的只是平等相待

 

  都市周末:在中国大陆,同性恋一直是受主流社会所排斥的,是什么让您下了这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公开支持儿子,并开始坚持不懈为这个弱势群体发声?如何面对一些诋毁、谩骂甚至人身攻击?

 

  吴幼坚:我不觉得要什么很大的勇气,因为我不觉得这是错事、坏事。至于网上的一些谩骂,我只是觉得奇怪,但我先生告诉我,“有人骂你,但也有很多人肯定你、需要你,这就可以了。”比如这次我到湖南,原来一点基础都没有,有些人可能只是知道我,或者跟我通过邮件,但我一来讲座,他们就都到现场支持我。正因为这种需要,让我感觉到我做的事情有意义。

 

  都市周末:同性恋者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在中国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吴幼坚:他们需要社会大众对他们正确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不需要特殊的权利,需要的只是平等相待。

 

  对于他们来说,最艰难的还是向父母“出柜”。你可以不向单位的人“出柜”,不向社会“出柜”,但如果连父母都不敢“出柜”,你未来的恋爱、婚姻乃至整个人生、命运,就无法有你的自由了。对于一些父母来说,他们可能能接受亲戚、朋友的孩子是同性恋,但对于自己的孩子,始终很难接受,担忧孩子的未来,因为这在中国毕竟还是主流社会所排斥的。

 

  都市周末:你觉得今天和前几年相比,社会、舆论的大环境有变化吗?同性恋人群在中国的境况有改善吗?

 

  吴幼坚:一般来说,在大城市的人,自我认同程度会比小地方的人要高,他们的交友方式和机会更多,不会觉得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他们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道路,比如在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之后,就会开始做“出柜”计划,可以找到自己相爱的人互相鼓舞。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也证明社会的确更加开放和宽容了。

 

  但是在小地方,甚至很多中等城市都还做不到。这个群体似乎很难出现在阳光下,也不会有类似这样的讲座,媒体不会有正面的报道,他们的生存就会很艰难。

 

  都市周末:我和身边的朋友都感觉,近几年同性恋的比例在攀升,这种感觉是因为舆论更加开放、包容了,很多人敢于承认了,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呢?比如社会压力大,求学环境封闭等等。

 

  吴幼坚:是因为能见度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包容,对人的个性越来越尊重,自我认同越来越强。后天环境的影响,目前为止在科学上没有很好的解释,只是大家会这样去分析。

 

   同为公民就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都市周末:中国的同性恋者大多数最终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跟异性结婚,媒体最近也比较关注同妻的处境和状态,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以泪洗面。您如何看这类婚姻?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状况?

 

  吴幼坚:我非常反对同性恋者去和异性恋者结婚,不要为了面子、家庭压力去和一个异性结婚。要让一个同性恋强迫自己压抑天性,他会做不到,会非常辛苦,也会把这种不愉快传染给妻子。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让那些找到了真爱的人光明正大地在一起生活,他们走进同性婚姻,就不会产生诸如一个拉拉嫁给一个异性恋男人的状况。

 

  都市周末:但婚姻本身社会属性比较强,同性恋既然没有传宗接代的责任,两个人相爱在一起就行,为什么一定想要选择婚姻呢?好像你的儿子远涛也说过,不想结婚?

 

  吴幼坚:他个人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搞一个形式,但对于国家来说,他还是希望有这个立法。婚姻可以保证双方的权利,为什么异性恋可以通过结婚来稳定,诸如财产的保障、配偶遗产的继承、保险受益、医疗的签字等等,还有一些国家规定婚后可以减免税收……如果能允许同性恋婚姻,至少证明在这个国家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是平等的公民,同为公民就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而我用不用这个权利那是我个人的事。

 

  都市周末:你有什么愿景?

 

  吴幼坚:我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八个“一”工程,在五年之内实现这八个“一”:一座花园,一个信箱,一条热线,一席倾谈,一堂讲座,一套资料,一组独舞,一场欢聚。

 

  但是我有愿望还得需要有人给我机会,特别是走进大学。虽然我去了一些大学讲课,但大都是他们联系我去宣传防艾内容。(坚注:这点写得不准确。只有一所院校为避开同性恋敏感词而对外宣传是防艾)一般的场地条件有限,我很渴望能够走进大学校园,正正式式地开讲座。

 

阿坚长沙行座谈会讲座皆获成功 

3月26日晚座谈会上每个人都轮流作自我介绍,这对同志情侣与吴妈妈合影并同意上传网络。  


    长沙“同志”:我们的感情跟男女之情没什么区别

 

  据统计,同性恋的发生率为3%-5%,按照这个比例估算,长沙的700余万常住人口中,大约有28万同性恋者。

 

  浩子、小杨、小唐和严森,就是他们当中的普通人。在我们采访的这4个人里,只有浩子已成功“出柜”,其他三位,迫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顾虑,至今没有“出柜”。

 

  浩子:我是个同性恋,不想害她一辈子

 

  浩子是在同性恋者母亲吴幼坚长沙讲座的中途匆匆赶来现场的。

 

  吴幼坚来长沙几天,浩子一直陪伴着她,开车接送,并特意在车前挂了一面小小的彩虹旗。讲座结束后,人群散去,吴幼坚接受本报《都市周末》记者独家专访,他依然陪伴左右。“我很感激吴妈妈,如果不是她,可能现在我还没有出柜,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

 

  10岁左右,浩子就朦朦胧胧感觉到自己喜欢男孩,看到隔壁班一个高高帅帅的男孩,浩子觉得很心动。家人得知后反应很激烈,离家出走、断绝关系甚至以死相逼,坚持要他“改”。 18岁那年,妈妈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我的确尽力而为了,但丝毫没效果,非常痛苦。那个女生很优秀,但我不想害她一辈子。”女孩得知真相后表示理解,并祝福他:“一定要爱自己爱的人。”

 

  2008年年底,浩子在网上看到李银河关于同性话题的视频,通过吴幼坚博客上公布的“妈妈热线”联系上了她,向她倾诉心声。吴幼坚鼓励他好好和父母沟通。浩子以一封长篇家书打动了母亲,终于跨过了“出柜”这一关。“现在,我有了不错的工作,和男朋友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准备今后去加拿大领取结婚证。”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浩子是吴幼坚讲座现场唯一勇于面对我们镜头的“同志”。记者  李丹

 

  小杨:“我没有跟别人发生过关系。我很怕。”

 

  今年23岁、读大四的小杨是陕西人,目前在长沙一所高校就读医学专业。大一某天,他上网时偶然发现一个“同志交友”的网站,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自己都喜欢跟长得帅的男生交朋友,为什么看到帅哥会像小女生一样害羞,原来他喜欢的是男生。

 

  “我也尝试着找过男友,也见过一些网友,但我从来不敢在外面过夜,我更害怕同学知道我的事情。我还是处男,没有跟别人发生过关系。”小杨坦言,自己也想做“那事”,其实是在看了“那种片子”后,“我不敢尝试,害怕得病。”说这话时,小杨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学医的,对这方面比较敏感。任何致病菌都能通过身体接触进入破损的伤口。如果是强致病菌,会引起菌血症……所以,我很怕。”

 

  小唐:“我们的感情跟男女之间的感情没什么区别”

 

  知道自己喜欢男生,是在大二的一天晚上,小唐到学校一家奶茶店买到了最后一杯奶茶,来了一个男生也要买,但被服务员告知“被这个男生买掉了”。“他请我让给他,我说我已经喝过了。他一把抢了过去。”说到这,小唐笑了笑,“那一刹那,我看到了他那张非常帅气的脸。他说第二天买一杯还我,还要了我的电话。”就像偶像剧一般,小唐跟那个男生恋爱了,但最终没能逃脱“毕业就分手”的魔咒,男友去了北京发展,小唐则留在了长沙。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小唐一直封锁着自己的心,直到遇到第二任男友。“我跟他是在一次同志交友聚会上认识的,他似乎看得出我的忧伤,主动找我聊天,陪我谈心,慢慢地,我就接受了他。”小唐说,“我们在一起两年,租了房子,像很多男女情侣一样,一起做饭,一起散步,一起看烟花,那段日子我很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大自己三岁的男友最终拗不过家人,跟家里介绍的女朋友结婚了。“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抱着哭了一个晚上,尽管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但我还是很无助,很伤心。”说到这,小唐情绪有些低落,“他是去年结的婚,现在我们还会联系,就像兄弟一样,不过,我们都回不去了。”

 

  “其实我们的感情跟男女之间的感情没什么区别,但社会上还是有太多异样的眼光。”他无奈地说。一直到现在,小唐还没有“出柜”。“随着年龄增大,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成家了,我爸妈虽然不怎么催,但偶尔还是会问。而且,我一直没有女朋友,也许他们也会开始怀疑。”说到父母,小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已经对‘出柜’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被父母赶出家门。所以,我现在想尽可能地多陪父母一天。无论未来会怎样,他们永远是我最爱的人。”

 

  严森:“我的家庭就像是股份制公司”

 

  近四十岁的严森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年薪有几十万,妻子是长沙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也比较可观。家里有两部车子,在长沙有多处房产,两个女儿,一个7岁,一个不到半岁。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几乎没人想得到严森其实是个同性恋。

 

  “我的家庭就像是股份制公司。”严森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我跟妻子相处得很融洽,我经常在外面应酬,她把家里里外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两个孩子也很可爱。”严森坦言,“结婚大半年,她就知道我是同志了。”那是在大女儿出生一个月左右,严森在卧室上网,正在跟前男友聊天,妻子进来喊他吃饭,正好撞见了。“她看到一个男的喊我‘老公’,就什么都知道了。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消息对一个女人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那时候她很绝望,我直接跟她说‘趁你年轻,赶快走’。但我妻子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加上又有了孩子,她竟然不同意离婚,打断牙齿和血吞。”严森也承认,自己跟妻子之间有感情,但这种感情更像是亲情,对妻子他感到愧疚:“作为一个丈夫,我没办法在性生活上满足她,这让我很内疚,哪怕她出去找人我也好受些,但她从来不会。”

 

  对于其他同志,严森不建议他们结婚:“我这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可以说我也很幸运,我有个同志朋友学我,结果不到一年就离婚了。如果非要结婚的话,还是找个不那么爱你的人吧,这样可能伤害不会有那么大。”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阿坚播映完幻灯课件后即兴独舞,彩虹扇由同志河青手绘,音乐是钢琴王子理查德演奏的《柔如彩虹》。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采访结束,阿坚应记者要求,以彩虹扇为道具再拍摄几个镜头。(这幅是其他朋友在旁拍摄的)
 

  采访手记

 

  文明的标尺:“大多数”对“少数”的接纳和尊重

 

  他们只是长沙约28万同性恋人群中的4个人。在跟他们交谈时,我们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他们跟普通大学生、普通公司白领、普通企业老板没什么区别。唯一不一样的是,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大的压力和焦虑。

 

  困扰着同性恋者的三个问题,莫过于“出柜”、婚姻和防艾。“出柜”的艰难,让很多“同志”始终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即使“出柜”了,他们也常常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家人的支持;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让很多已经“出柜”的“同志”身背巨大的包袱,他们躲避着父母的逼迫,不敢回家过年,甚至选择了结生命。

 

  成为一个同性恋,绝大部分原因不受他们自己所控制。他们的爱、无奈和血泪,被淹没在大众群体之中。如果社会不能形成一种包容的氛围,他们的爱会破碎,他们的希望就容易炸裂,他们将更加艰难地生活在煎熬和受挤压的状态里。他们不求特殊权利,他们要的只是平等相待。而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大多数”对“少数”的接纳和尊重,正是判断社会宽容度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像吴幼坚说的:多元包容的社会最和谐。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三湘都市报:先锋妈妈笑谈同性恋儿子“出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