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名宝典文萃之五:张扬个性的别号

(2007-08-31 06:18:50)
标签:

知识/探索

取名宝典

张扬个性

别号

分类: 人名文化

取名宝典文萃之五

 

张扬个性的别号

谭汝为

 




古代的文人雅士除了取名命字之外,还有自己取的别号。例如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自号为鸱夷子。战国时秦惠王之弟嬴疾,号樗里子。东晋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等。

    “名”“字”“号”三者的区别是——一“名”昭示了父母长辈的意愿,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字”是“名”的派生物,体现“字以表德”的特点;只有“号”是本人自取,是名主的个性和自由意志的体现。

    自古以来,取号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别号不仅限于男子,少数女性文人也有别号,如宋代两位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朱淑贞号幽栖居士。

    别号不仅一般人有,有些文采风流的帝王也自取别号,以示风雅。例如南朝梁元帝萧绎号金楼子,南唐后主李煜号莲峰居士,宋徽宗李佶号宣和主人,明武宗朱厚照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号天池钓叟,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号十全老人、长春居士,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号且乐道人等。

    历代知识分子兴之所至自取的别号,体现出自号人的志向、意趣、才调、寄托、业绩、癖好、居室、收藏等,往往含义精妙,别具一格,各抒胸臆,异彩纷呈。例如:

    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中年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就是“六个一”即:一万卷图书、一千卷古代金石文献、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以吾一老翁老于此五物之中,是岂不谓‘六一’乎?”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放翁,所谓“放”,就是不拘礼法,放荡不羁的意思。陆游在一首词作中自解其号曰:“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宋末诗人郑思肖号“大宋不忠不孝人”。明代画家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自号板桥,以致“号”比“名”叫得响。“板桥”之号出自唐人刘禹锡《杨柳枝》诗句“二十年前旧板桥”,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慨叹。

    郑板桥另有一个别号——“青藤门下走狗”,昭示出对明代著名文学艺术家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的由衷崇拜。

    郑板桥还有一个12字的别号——“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标明自己攻取功名的艰难历程。

    清末辜鸿铭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英、法、德等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自号为“东南西北人”。所谓“东南西北”,是对其人半生特殊经历的浓缩——辜鸿铭娶妻于中国之的日本,生于方的福建厦门,长年留学西洋,学成后长期在京供职,先为张之洞幕僚,后任外务部左丞。

    别号最长的是清代的成果和尚,自取别号云:“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这个别号由五个称谓组成,达29字。

   可见文人在别号拟制上,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享有广阔的自由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