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2012-03-23 09:33:34)
标签:

摩梭人

走婚

女儿国

母系氏族

泸沽湖

原始村落

旅游

分类: 去远方,寻故乡

今年想选择一些乡村走走,这篇文章就是我“去远方·寻故乡”系列的开端。若你也有怀念的故乡,如果你的故乡纯美自然,富有传统的村庄意韵,请推荐给我。我的围脖:李双喜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从泸沽湖旁掠过,绕过格姆女神山,一路往北。
    远离了湖光山色,没有水的渲染,干涸的世界,荒芜寂寥。我们就这样,前行在寂寥的泥土路上。
    有时候,猪儿、马儿也会穿行在道路上,扎着堆儿,不急不忙。当然,还有那些人儿,那些脸颊泛着高原红的老老少少,他们或微笑,或害羞,或警惕……远远地,总会遇到上学的孩童,每当车子缓缓而过时,车窗之外,他们站定,而后就是齐刷刷地向我们敬着礼。阳光下,他们的微笑憨实动人,但我们的心,却已低落如尘。
    一路颠簸,走了许久。猛然抬头间,在云朵的影子里,隐匿着一座村庄。那里云朵摇曳,亭舍悠然,恍若斑斓的画卷。寂静的村头小道,全由木片围隔。小道上,卓玛的舅舅骑着摩托车,早已在前头候着。
    舅舅看上去似乎已近中年,但其实,年纪并不大。他的话语很少,见到我们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往村里的路上,他偶尔会回头看看我们,再叮嘱一下,前方的道路很窄。村子里,除了我们一队人马之外,并未见到太多行人。紧靠着润黄的土墙前行,时光静静地,在这里缓慢流动。那些洋溢在心间的暖,那一份对于村庄桃源的眷恋,静默无声……
    卓玛家是一个典型的摩梭四合院,中央是经房,右侧是祖母屋,左侧是二层的花楼。卓玛和很多年轻的摩梭女孩一样,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所以,家里就只有妈妈,两个舅舅,以及一个舅公在家,而祖母(也就是外婆,摩梭人称阿日)已经去逝,理所当然地,妈妈就是这个家族的女主人。
    这里依然保持着走婚的传统,父亲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被舅舅取代,这里有古老的血缘伦理,家庭财产按母系血缘继承。不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摩梭青年人的观念正慢慢发生改变。是结婚,还是走婚,取决于他们对于婚姻的理解。但无论是结婚还是走婚,他们的寻觅,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梦中人。
    祖母屋是摩梭房屋的中心点,是整个家庭饮食、款客、议事、祭祀、敬神的核心部分。而屋内那一方火塘,就好似一块象形文字,无论晨昏,也无论聚散,镌刻的都是家族的祥和与温暖。火塘不需要奢华,一支烟一口酒,就足以陶醉摩梭儿女。火塘里那熊熊燃烧的火,泛出绒绒暖意,一直烘烤着我的梦境……那些朴素的木墙柱廊,早已被烟火熏得黑黑的,用久了的橱柜、瓢盆锅碗,无一例外地都落上了黑灰。火塘边的壁墙上方,挂着一把年老的宝剑,宝剑右侧,便是一道黑漆漆的生死门。一切都是漆黑的,清冷的,唯独那一方黄灿灿的火塘,就像是一首抑扬顿挫的曲调,黑暗被点燃,整个房间被诗意的光辉照耀着,照耀着摩梭人生生息息、明明灭灭。
    幽黑的祖母屋内,天窗投射下来的光线形成一条烟雾柱子,打在女主人的身上,她来回忙碌的身影,穿透在光柱的尘埃中,像一幅久远的油画。屋外云卷云舒,屋内时明时暗,那些轻飘浮动的世界,恍若就是佛说的世界。女主人炖着鸡汤,不停地往火塘里添着木柴。摩梭女人勤劳朴实,不光要操持家务,春种秋收也是她们的工作。有首摩梭民谣这样唱道:“太阳歇歇呢歇得嘞,月亮歇歇呢歇得嘞,女人歇歇呢歇不得,女人歇下来嘛火塘的火就要熄灭。”摩梭女人就这样永不停歇地,围着火塘,围着她们心中的“女儿国”,围着世世代代不变的信仰。
    火塘里的木块,已烧得通红发亮。盘腿而坐的我们,享受着最自然的下午茶。在开饭之前,女主人向锅庄上洒了一团米饭,这是“初夺”(祭锅庄),祖先用膳要比后人优先。经受了大半天的颠簸,我们也饿了,双手一起操动起来。女主人不停地向我们的碗里打着汤,送着饭,舅舅在一旁不停地倒着酒,敬着茶。我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但在这里,在这黑黑的祖母屋内,我将这粗糙的饭菜,奉为最洁净的美味。一直到锅底显露。女主人依然站在火塘前方,不停地用摩梭语问着我们,舅舅向我们翻译着,她的意思是:“吃饱了么?不够的话就继续支锅做些饭菜?”我们赶忙表明我们的饭量,完全够了。吃完饭,我们依然围着火塘闲聊,却不见女主人端碗吃饭。问原由,似乎是因为我们还在席上,女主人必须要等到我们下了席,才能上来,我们赶忙撤离。女主人这才坐定,喝上了一口我们剩下的鸡汤……
    与幽暗的祖母屋不同,屋外的世界灿烂绚目。阳光照在檐前的树叶上,树木仿若镀上了金片,而天空,蓝得如同宝石,璀璨无边。邻居家的祖母,正轻声呼唤着十几头小黑猪;路旁的孩童,正呆呆地,凝望着我,我向他们打着招呼,他们却依然呆呆地,没有言语。岁月静好,泥土路上奔跑的脚步声,从岁月的尘埃里漫上来。回忆里满是土香,那些纯真的味道,就如同陈年的酒,滋润了干涸的嘴角,滋润了荒芜的心田。一串细微的咳嗽声,隔着低矮的木门,在祖母屋里闪亮。蔓生的杂草,早已绕满了木廊,草长鸢飞的三月天,粉绿的虫子在草尖上跳跃、鸣唱抑或沉思,一动也不动,仿佛忱于一个季节的相思。在这静谧的摩梭家园里,女性的安祥、宽容和绵绵无尽的爱,给了这方水土平和的气息。摩梭人尽情享受着各种人生乐事,生命无常,今生今世如此美丽。
    舅舅一直念叨着:“我们这儿太穷了,房子又脏又乱,你们肯定不习惯了。”我们摇摇头,回以最温纯的微笑。城里的房子高大耸立,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这里的房屋低矮昏暗,却像是前世的家园。不知何时,我变成了离家的客人,那是谁家的一方火塘,那又是谁朝思暮想的故乡……
    绕过格姆女神山,从泸沽湖旁掠过,走过,路过,写下一些诗章……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泸沽湖日出,光影悠然。。。。。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流云飞逝。。。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生活在画卷里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一杯酒,一本书,一汪湖泊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玛尼堆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天堂般的色彩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格姆女神山前的村庄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老祖母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玛尼堆旁的老祖母,她走向我的瞬间,时光也凝滞了。。。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路过一个卫生所,病人坐地上,晒太阳,打吊瓶。。。。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向来往车辆敬礼的孩子。。。。。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车窗之外,他们站定,而后就是齐刷刷地向我们敬着礼。阳光下,他们的微笑憨实动人……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草堆旁的小女孩,黝黑的脸庞,孤独的心灵。。。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是春种秋收也是摩梭女人的工作,土地上,没见到几个劳作的男人。。。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古老的壁画。。。应该和藏传佛教有关。。。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猪膘肉,又称“琵琶肉”。将宰杀后的生猪去内脏、剔除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腹腔内,将猪缝合,风腌成完整的腊猪,外形颇似琵琶,故又称“琵琶肉”。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老舅公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天窗投射下来的光线形成一条烟雾柱子,打在女主人的身上,她来回忙碌的身影,穿透在光柱的尘埃中,像一幅久远的油画。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那些朴素的木墙柱廊,早已被烟火熏得黑黑的,用久了的橱柜、瓢盆锅碗,无一例外地都落上了黑灰。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在这黑黑的祖母屋内,我将这粗糙的饭菜,奉为最洁净的美味。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路旁的孩童,正呆呆地,凝望着我。。。。。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图腾。。。。。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天空,蓝得如同宝石,璀璨无边。。。。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岁月静好,泥土路上奔跑的脚步声,从岁月的尘埃里漫上来。回忆里满是土香,那些纯真的味道,就如同陈年的酒,滋润了干涸的嘴角,滋润了荒芜的心田。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沿途美景如画。。。。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有时候,猪儿、马儿也会穿行在道路上,扎着堆儿,不急不忙;有时候,道路变成了溪流,车辆需要涉水而过。。。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终于,终于。。。两个后胎都爆,我们原地等救援。。。。一直等到晚上!

 

祖母屋里的那一方火塘

感谢几位大侠的同行,从左至右(围脖):丽江乐岩云上华子丽江阿磋赛黑在丽江茼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