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线宝宝”为何PK掉迪斯尼?

(2007-09-20 17:03:35)
标签:

人文/历史

天线宝宝

铁头

国产动漫

文化

迪斯尼公司

米老鼠和唐老鸭

学龄前儿童

 

“天线宝宝”为何PK掉迪斯尼?

桂杰

 

 如果一个大男人守着《天线宝宝》(Teletubbies)在家里面看,你一定会觉得有几分滑稽,但是,如果家里面有了一个像铁头这样,正在牙牙学语的一岁多的婴儿,那情况就不同了。“爸爸,妈妈,天线宝宝出来玩儿了!”随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每天晚上看过天气预报,儿子的天线宝宝时间就到了,于是,一家四个大人陪着铁头宝贝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天线宝宝》,就会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铁头享受的是天线宝宝带来的快乐,而我们享受的却是铁头的欢欣和微笑,只见铁头一会儿对着电视里面长着儿童笑脸的太阳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和电视里面的天线宝宝们热情的打着招呼,我们都觉得太有意思了,同时又会觉得十分惊奇!我们曾经试着给他播放过《米老鼠和唐老鸭》以及其他动漫,而这个年龄的铁头还不能解其中味儿,没有一会儿他就跑开了,嘴巴里面吵吵的依然是天线宝宝!

 一部《天线宝宝》,既没有情节,也不滑稽,只有简单的儿语,一遍遍重复的动作和语言,“这是泥!这是泥!”“天线宝宝要吃烤面包!天线宝宝要吃烤面包!”我想像不出为什么爱子铁头会对天线宝宝如此痴迷,甚至夜里醒来的时候还会念叨着天线宝宝的名字。

  实际上,没有孩子的时候,我根本对那几个长者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头顶上还有天线的天线宝宝没有兴趣。我对天线宝宝的刮目相看,完全是因为铁头。动画片中,红色的小波,紫色的丁丁,黄色的拉拉,还有绿色的迪西,虽然性格各异,但都对唱歌跳舞情有独钟。只要这四个宝宝一出现,立刻会让铁头欢笑连连,兴趣盎然。

  后来我在网上发现对“天线宝宝”意外的不只是我们一家人,就连以制作儿童动画著称的迪斯尼公司的专家们开始也大惑不解。他们不明白这么一个低成本制作的片子竟把他们的看家动画《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大片纷纷比下。

“天线宝宝”(Teletubbies)儿童电视系列片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旗下专业儿童节目制作公司Ragdoll精心制作的真人演出的电视影集,于1997年在英国开播至今,现在已经在113个国家地区的109家电视台播放,且已被翻译成44种语言,融入天线宝宝的世界已成为学龄前儿童的一种全球现象。20012月,天线宝宝来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引进播放,它深受婴幼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和喜爱,也因此,天线宝宝成为了许多中国孩子一生中第一个偶像。

  在我陪着儿子看天线宝宝的过程中,我突然领悟到了这样一个现实,实际上,低幼儿童的动漫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从《米老鼠唐老鸭》到《猫和老鼠》,到国内的《蓝猫淘气3000》问,实事上都没有一部片子是拍给低龄儿童看的。而几乎从一岁半开始,幼儿已经有了感受世界的能力,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个时期的幼儿其实也需要适合他们的动漫和各种娱乐产品。

  天线宝宝的成功在于,它开掘了一个被人忽略的市场同时又比较成功的抓住了这一年龄观众的主要心理特征。

  天线宝宝的成功首先就是情节的简单易懂。天线宝宝提供给孩子的是一个很简单的充满生活气味的故事,可能只是问今天谁打翻了奶昔,我们的头、脸、眉毛、眼睛在哪里等等。宝宝就是在这样简单的故事中,感觉到与自己生活的共通性,喜欢并爱上了天线宝宝。儿童语言的大量运用:没有冗长的说教,没有深奥的词语,只有简单明了,取自生活本源的儿童词汇,这一切都让孩子们觉着熟悉,觉着他们与自己没什么不同,也就乐得亲近他们,不知不觉把天线宝宝当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

  其次,最值得提及的就是这部动画片中不断重复的部分,这在大人看来会感觉有一些不耐烦或者无趣,但是幼儿恰恰相反,孩子的记忆就是在反反复复中得到加强的。比如在每集中间的实地拍摄部分以及电脑动画部分。一个幼儿喜欢听故事,但不一定是新故事。一个故事幼儿可以让大人讲50遍,依然兴趣不减。他喜欢跟大人说话,但只有你用夸张的儿语发音时,他才对你最信任和最快乐。天线宝宝体现出的风格与我们国产的许多动画片讲究知识性、新鲜变化的风格截然相反。

 此外,就是《天线宝宝》中的色彩和声音,我特别注意到儿子除了对片子中衣着鲜亮的天线宝宝们充满兴趣,同时也对那个叫做“诺诺”的吸尘器十分感兴趣,因为那个喏喏出来的时候总是会哧溜哧溜地弄出许多怪音,每每此时,铁头的眼睛就会目不转睛一动不动了。

    而且,这部剧中还总有好玩的舞蹈和音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而有时又有新的声音、对白和带升调的说话出现在看书或者玩耍中。音乐是无国界的,这种的音乐效果都会让孩子发出会意的微笑,或者忘情的投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毕竟是一部外国人和外国小演员主拍的动漫,其中有一些内容比如带着孩子去做基督徒的“洗礼”仪式,或者讲述国外的一些礼节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这部让儿子痴迷的片子也在无意当中传达着某种文化,这些东西是我们无法忽略甚至拒绝的。我只有期待,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上有人在低幼儿童领域能够一展身手,并在创意策划上摒弃说教的弊病独树一帜,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但愿铁头或者铁头之后的孩子们会有机会看到这类的国产优秀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